今天繼續分享克勞德的案例,時間又過去了兩週,克勞德又有了點點滴滴的進步和改善。具體是在三個方面有了新的變化:
第一,執行命令順暢。
第二,認知能力有所提升。
第三,出現了人生第一次主動性語言。
展開來說,一是執行命令更順暢,從前給他一個口令,讓他把什麼東西給媽媽拿過去,他不會做,就會發脾氣,甚至會天翻地覆,情緒兩三個小時都平復不了。
我們當時判斷他可能是聽不懂口令,沒有語言理解。也可能是叛逆性格導致的,這兩個可能都會存在,但是我們更趨向於第一種,就是他根本就沒有理解語言的能力。
現在媽媽對他說:“你把這個瓶子給David老師,”話音剛結束,他就已經拿著瓶子走向我,並把瓶子放在我手上,再比如媽媽說:“你過來,”他就會很快的跑過去,在空地上跑的時候,媽媽說:“站住,”他馬上就能站住,並且回過頭來看媽媽。克勞德執行命令的語言越來越順暢。
二是認知的提升。克勞德的媽媽幾乎已經成為一個職業治療師了。所謂職業治療師就是每時每刻都想抓住她兒子進行語言、認知的訓練。
比如,在家裡教他哪個是蘋果、哪個是梨,當一對一認物的時候,讓他拿起蘋果他能拿起來。當二選一的時候讓他拿起蘋果,他又把梨拿起來了,來沃桑的時候也是這樣,比如讓他把衣服拿過來,他卻把帽子拿過來了,讓拿帽子的時候又拿了衣服。
訓練到40天的時候,桌子上有一包紙抽和媽媽平時拎的一個袋子,媽媽跟他說:“克勞德你把袋子給媽媽拿過來,”他雖然能很快的去執行,但是他拿的是紙抽。媽媽說:“不對。”
我之前也跟媽媽交流過,不需要再特意教他,因為他根本就不懂什麼是袋子,什麼是紙抽。當他有了認知能力,老話叫“開竅”的時候,那麼他對事物的觀察、理解,都會上一個臺階,剛才說他執行命令已經很順暢了,所以,相信他的認知能力也會隨之而上升的。
不出我所料,兩週後,他的認知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對他做了三次2選1的測試,檢驗他的辨別能力。
第一次測試,桌子上依然是一個袋子和一個紙抽,這個時候媽媽給他口令說:“克勞德把袋子拿給媽媽。”克勞德很快的執行命令,繞過桌子上的紙抽,轉過去伸手就把袋子拿起來,然後遞給媽媽,我們鼓勵他:“棒棒的。”
第二次測試,把帽子和口罩放在一起,給他口令:“克拉德把帽子給媽媽,”然後他拿起帽子,放在了媽媽的手裡。
所以,針對他的認知干預是正確的,他已經開始認知了,開始透過自我學習的方式來認知周邊的世界了,而不是用媽媽過去的方法去強化學習。
正常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沒有老師教,他也能慢慢認識身邊的物體,靠的都是耳濡目染。所以要恭喜克勞德的媽媽,他現在已經可以透過自然的方法開始學習了。
最後談一談克勞德的主動性語言,有一天他正在玩具,然後我阻斷了他,然後他就跑到媽媽身邊伸出雙手說:“抱,”我當時真的非常開心,我告訴媽媽:“這是克勞德人生當中第一次主動性的語言。”這種主動性的語言就是他把雙手伸開,做出抱的姿勢,並且發出“抱”的音。這樣一個單音,證明他的訴求跟他的聲音是相符合的,並且是主動性發出的。
又過了兩天,媽媽跟我說,他在家裡又說出了兩個語言,一個是“背”、一個是“開”,他想讓媽媽背的時候說:“背。”他想吃東西打不開包裝時,他就放到媽媽面前,媽媽問他:“你要做什麼”他說:“開。”
12個月到18個月之間的正常兒童大約能學會十個左右的單詞或者單音,也就是說克勞德的語言發育達到了正常兒童12~18個月之間的水平。那麼反推過來,他主動性語言的準確性和使用性已經開始,那麼我相信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其他能力都在不斷的提升,他不會再像之前那樣什麼都聽不懂。
語言是一個非常高階的智商活動,有的孩子會仿說,但沒有有主動性語言,證明智力沒有開啟。
主動性語言表達準確,並且能夠多樣表達的時候,無論是認知能力、執行能力、情緒能力、還是孩子的整體發育,就都往前推進了,真的很為克勞德感到高興,希望他在以後的干預過程當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