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王彬武:他的當下

最近反覆給麥子糾正一個發音,但幾乎沒有什麼收效。

兩歲以後,麥子很愛表達,遇到點事,就能給你喋喋不休地說半天。但是,有些發音不準,不常見面的人聽他說話還需要父母翻譯。

開始我聽到他把“動畫片”說成“動畫天”,後來發現與“片”類似的發音全是錯誤的。

我說“照片兒”,他說“照天兒”;

我說“奶瓶兒”,他說“奶亭兒”;

我說“涼皮兒”,他說“涼提兒”;

我說“漂亮”,他說“跳亮”……

糾正了一兩週,沒有效果,反倒覺得他說的“天兒”“亭兒”“提兒”有幾分可愛,每次說完都讓人哈哈大笑。

父母總會以自己的“正確”引導和改變孩子,這種比較普遍的觀念是以完美兒童的標準看待他的當下。這一觀念中的孩子是不成熟的,未定型、待改造、待加工的階段,成長就是走向成年之前的準備,而成年人掌握著改造加工孩子的權威。如果真正理解孩子的成長,其實他當下的種種表現都是發展能力和環境相互關係的結果。他知道“照片”“奶瓶”“涼皮”,但是他的發展階段和成熟程度決定了他只能說“照天”“奶亭”“涼提”,不會影響他他對事物的理解,也不會影響和大人之間的交流。他在成熟過程中不斷靠近和接受了成人所謂的“正確”。

現代兒童觀念的進步,就在於認識到兒童和童年是一個有其自身價值的生命形態。杜威說“生活就是生長,所以一個人在一個階段的生活,和另一個階段的生活是同樣真實、同樣積極的,兩個階段的生活,內容同樣豐富,地位同樣重要。因此,教育就是無論年齡大小提供保證其充分生活條件的事業……教育者要尊重未成年狀態。”這種觀念提醒我們,不能從孩子未來生活的角度審視現在的生活。

孩子出生以後,生活在成人的世界,必然受到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語言習慣控制。但是,孩子依然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和節奏適應成人的世界,不斷接受為他準備好的一切。成長是兩個世界的對沖,這應該是一個自然開啟的過程,而不是強制改造的過程。

孩子頭髮長了,首先是大人覺得不舒服,感覺上不衛生、不好看,要定期理髮。男孩子對髮式的美觀沒有要求,理髮的體驗都不是很好,特別是理髮這件事它不能像洗澡一樣能夠玩水,而是要求他保持安靜,還要忍受碎頭髮帶來的不適。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理髮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麥子出生以來,媽媽專門購買了理髮的工具,一直是在家裡理髮。但是,麥子開始比較排斥,有一段時間頭髮長的像個小野人,帶出去讓人看著,自己心裡不舒服。頭髮長了,我們就對他說“麥子該理髮了”,他說“麥子不理髮”。等他心情好的時候,就說“媽媽理髮不扎。”他就想體驗“不扎”的感覺,答應理髮。抓緊時間給他脖子圍上圍布,快速理完。改變他的體驗,對孩子排斥的事情,需要等待他心理上的接受,而不是強力執行,避免和孩子的衝突。現在,他幾乎每次理髮都很好說話了。

三歲之前,孩子活在一個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裡,心理學上成為“全能自戀期”,這種心理下整個世界都在圍著他轉,他就是中心。他沒有那麼多“應該如何”的是非觀念,所以你給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避免衝突是父母與孩子相處最基本的原則。很多問題都是當下的,都看到孩子一時一刻的內心感受,而不能按照我們以為的“正確”強制他、控制他。

麥子兩歲之前非常喜歡洗澡,說是洗澡,對他而言就是玩水。專門給他買了澡盆,放上熱水,水裡漂滿了各種小玩具,五顏六色的小鴨子、小雞、小貓、小皮球,還有能舀水的小瓢杯子。他不厭其煩的把水舀起又倒出來。他喜歡讓水一直流著,澡盆的水已經往外溢,他還不讓關水。你關心的浪費水,洗時間長了會受涼,他需要的是玩水帶來的樂趣,大人想的問題,他才不去理會。孩子天生喜歡水,有時他會讓你把洗臉盆的龍頭開口,不斷地接水、撩水,即使水盆放滿水往外溢,還是不願停下。

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一個時期,麥子不願意洗澡,甚至對澡盆裡的水有一種恐懼,腳一挨水就大叫。一定是他在玩水中受到過驚嚇或傷害,但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讓他對水產生恐懼,也許是他做過被水傷害的夢。為了讓他消除對水的懼怕,我們一點點引導他用小手試探龍頭裡的水,站到澡盆裡,慢慢適應,再次建立起對水的喜愛。

學會尿尿是件大事,這是他嬰兒時期心理體驗的一部分。有些孩子上小學前還在尿床,孩子的內心也會產生揮之不去的陰影。孩子不尿床是讓父母慶幸的事情,很多孩子半夜尿床,會把睡夢中的父母折騰得心情敗壞。半夜起來,又是換床單,又是換褥子,讓人疲憊不堪。麥子幾乎沒有怎麼尿過床,兩歲半之前每天要穿著紙尿褲睡覺。有人認為孩子一直使用紙尿褲會形成依賴,影響他養成自己掌握尿尿的習慣。但是,我們是為了自己方便,幾乎一直讓他穿著紙尿褲睡覺。兩歲半以後,嘗試讓他不再穿紙尿褲,他也沒怎麼尿床,夜裡有時他會叫“麥子要尿尿”,我們起來端他。有時我開燈,他居然自己跑下床去小便盆尿尿,你還擔心迷迷糊糊中他把自己碰了摔了。

控制小便,既是一個訓練的結果,也是孩子的生理成熟所決定的。兩歲半之前穿開襠褲,就是為了方便他小便,儘管反覆告訴他尿尿要去衛生間或者去小便盆上,但他還是想尿時就地蹲下,大人經常跟在後面拿拖布清理。讓他有意識控制小便可能還是在公共場所練習的,在遊樂場告訴他不能隨便尿尿,否則人家會說他的。他想小便就跳著告訴你“麥子要尿尿”,他也能忍住讓你帶他去公共衛生間。這些行為都是透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才達到了父母的要求,但都不是強制所能見效的。

麥子快兩歲的時候發生過誤吞硬幣經歷,雖然有驚無險地排出來,但讓人對家裡的各種小東西都多了幾分提防。有一天,他突然發現了以前的一個存錢罐,一罐子硬幣讓人如臨大敵。另外,不想讓他玩存錢罐裡的硬幣,也是因為硬幣一旦倒出來一堆收拾起來太麻煩。麥子喊著喊著要存錢罐,又不能強硬制止,就拿下來告訴他,這個東西不能放到嘴裡,記牢。他也答應了。

這一罐硬幣真是給他帶來很多的樂趣。坐在床上,反覆地把硬幣從罐子裡倒出來又裝進去,又抱著挺沉的罐子使勁搖晃,發出嘩嘩的聲音。或許是清脆的、嘩嘩的聲音讓他著迷,也許是沉沉的硬幣讓他產生力量感。我們也陪他玩。他安排“爸爸用手接著”,端起罐子嘩啦啦的把硬幣倒到我的手上。我也安排麥子,我們來把金黃顏色的硬幣找出來,他就把銅質的5角硬幣一粒一粒地找出來放在一起。只要引導,硬幣的顏色、大小、新舊都會讓他形成一種辨別力。

這也許就是把他的當下變得有意義。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具體的,具體的家庭、具體的環境、具體的時間、具體的文化,以及具體的關係。此時此刻,孩子的心智發展水平、認知能力和內在需要決定了他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當下的問題,感受他此刻的內心需要,避免用孩子未來的目標對待現在的孩子。如果父母總是用他“未來應該的樣子”對待孩子,就會導致與孩子的關係陷入緊張之中,甚至忽視了孩子“現在應該的樣子”。

教育到底是為孩子的未來成年生活做準備,還是以當下的生活為中心,這是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

盧梭最早以哲學的方法思考教育,他在《愛彌兒》中批判了《百科全書》派主張的“教育的目的應當著眼於培養將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能”,也反對洛克“用理性教育孩子”那種過早給孩子講道理的做法。盧梭提出他的鮮明觀點,教育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則是:人的力量與他的需要和慾望之間,必須保持平衡。也就是在什麼階段幹什麼事。孩子在心智成熟前根本沒必要接受書本教育,而應該接受自然教育,他強烈批判宗教和文化對教育的影響,反對學校教育。盧梭認為只有家庭裡才能創設他所要的理想環境,實施理想的教育,所以他塑造的愛彌兒由家庭教師按照一種理想的方式教育。盧梭教育觀念的矛盾之處就在於,愛彌兒成長在一種理想的應然的環境之中,這是任何社會都希望存在的教育環境,但是社會又是一個充滿矛盾和問題的實然的環境,理想教育培養出的孩子又如何能夠察覺應然與使然之間的差距,如何走入現實的社會。

盧梭之後,隨著心理學的發展,人們還是找到應然與實然之間妥協的路徑,形成了現代的兒童觀念,即把兒童看做有獨立人格的“人”;把兒童看做“兒童”而非“成人的預備”;關注孩子當下的獨特價值,在兒童成長期提供與之身心適應的生活。心理學家們形成了應對孩子成長問題的一系列理念和具體方法,從阿德勒《自卑與超越》,到德雷克斯《孩子:挑戰》,以及現在盛行的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從心理需求方面認同孩子當下的需要,避免衝突,在解決問題中堅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人的性格是多面的,孩子的性格是在各種關係中習得的。為什麼孩子在爺爺奶奶面前容易任性,在媽媽面前比較收斂,這是不同的關係決定的。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密切程度最深,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會將孩子性格中的傾向固化下來。和諧關係讓孩子善解人意,不執拗,不無理取鬧。如果孩子始終與父母處於對抗之中,他會學習與父母爭奪掌控一切的權力,會找到控制父母、逼迫父母就範辦法,也會讓自己變得任性,受制於自己的慾望。所以,面對孩子的問題,父母要關注當下,理解孩子,不要為了自己的意願,為了所謂的將來,為了自以為是的“正確”約束孩子。

麥子現在快三歲了,經常產生我們需要制止和引導的行為,到商店裡就要買糖,在遊樂場玩得不願回家,看動畫片時間太長,晚上睡覺時間到了還不願意上床,這些問題都不是強硬態度所能解決的,需要肯定、認同他的需要的合理,但是用溫和而堅決的態度引導他,讓他接受父母的想法。這種態度下,麥子也能很痛快地接受父母的要求。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老人們醒醒吧!別偏心,寒了孩子心,最終自己也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