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樣的現象不是一個家庭出現,是目前很多家庭的現狀,舒服的家庭現狀,才能處出舒服的關係。

幸福的家庭中一定少不了這4個要素:

一:溝通

孩子拒絕溝通,但是我們又想傳遞我們觀點時,不妨換用一些方式,讓孩子容易接受,即使孩子不會遵照我們的意思辦,我們也能瞭解孩子的態度。

1:用輕鬆的形式讓孩子願意開口

拋棄“我們聊一聊”這樣正式的對話方式,改用“我們去散步吧”、“我們去吃美食吧”,從孩子喜歡的事情入手,輕鬆地引入話題。

當孩子消除了戒備之心,把我們的想法和盤托出。跟孩子對話,切忌嘮叨,切忌說教,簡單直接的點明主旨即可,讓孩子多說,我們多聽。

2:用含蓄的紙條給孩子傳遞資訊,避免正面衝突

當和孩子面對面溝通時,孩子一點就爆,這樣的溝通自然是無效的。為了減少正面衝突,可以用紙條的形式和孩子溝通。(當然,也可以給孩子發信息!)

紙條文字儘量簡短,內容根據情況靈活多變。

可以是表揚,讓孩子得到鼓勵;可以給孩子提建議,讓孩子有機會思考建議是否要接受;可以是幽默故事,讓孩子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得到放鬆,學會幽默感。紙條的內容根據情況隨時調整,不管結果如何,傳達到位即可。這種溫和的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說不定那個紙條的內容就可以影響孩子。

3:給孩子更多選擇權

隨著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我們不要再凌駕於孩子之上,而是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不是要父母幫他負責。

有的學校會要求父母監督做作業、檢查作業,但是孩子不喜歡被監視著做事,喜歡自己安靜地做事。那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吧,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學會了承擔。

孩子是否學得好,自然有平時的表現和成績去衡量。青春期的孩子極富自尊心,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要孩子有明確的目標,就不用擔心過多。

《有愛好好說》一書中提到了如果孩子小的時候遭遇到了父母的語言暴力,有將近80%的孩子會對父母記仇,而有不到40%的孩子會逐漸地變得低迷。

語言的暴力是非常恐怖的,往往要比身體上的攻擊還具有威力。父母與孩子交流,喜歡把一些帶有暴力性的語言說給孩子聽,孩子在被動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這些負面的情緒。久了,孩子不僅內心會變得恐懼和害怕起來,而且他會開始不敢去面對父母,不想與父母聊天,害怕父母會一再傷害他們。

二:信任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這樣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於相信孩子。

當孩子被外人冤枉時,如果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對孩子來說內心會非常溫暖,這會使孩子以後更加自信、更有安全感,也更有勇氣。

反過來,如果孩子被外人冤枉時,如果得不到父母的信任,甚至會揹負冤枉,會在孩子幼小的心裡留下難以修復的傷痛,甚至會造成孩子與父母永久的隔閡。

演員馬伊琍曾做客《朗讀者》,在和主持人對話期間,她說到了父母信任自己的案例。

馬伊琍高一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在思想品德那一欄卻寫的是“差”。爸爸當時很驚訝就問老師怎麼回事,老師說“你女兒和多個男生早戀”。爸爸聽後很平靜,然後讓老師寫出那些男生的名字,老師卻只寫出一個。爸爸說“還有呢?老師,不是多個嗎?我女兒我最瞭解,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老師很生氣,最後兩人不歡而散。馬伊琍在節目中說她特別感激爸爸當時信任她,而她也時刻提醒自己,要變得更自覺,讓父母更信任自己。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馬伊琍通透、智慧、成就滿滿,都離不開父母對她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才是最大的內驅力,所以家長們不要吝嗇對孩子的信任告訴孩子“你很棒”、“媽媽相信你”。然後再陪他補上不足的地方,找到教育的平衡點。孩子能得到你的信任,就會做更多的努力,變得越來越優秀。

三:換位

有這樣一個故事:

小羊請小狗吃飯,它準備了一桌鮮嫩的青草,結果小狗勉強吃了兩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過了幾天,小狗請小羊吃飯,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樣小氣,我一定要用最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它。於是小狗準備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結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無論是站在小羊的角度還是小狗的角度,其實都能感受到它們已經拿出了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去招待朋友。可是結果卻是一樣的,雙方都不滿意。

這樣的情況也常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父母經常會不顧孩子的想法,將孩子送去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歡,反而會適得其反。

其實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害怕自己家的寶貝被同齡孩子落下。畢竟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呢?

但是如果換位思考一下再做決定會不會更好呢。問一下孩子的想法,慢慢引導,結果也許更好喲~凡事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一想。許多事情,你會更加理解和包容。

四: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在自我意識出現後,家長就要開始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們在每個階段嘗試自己的能力,也成為了家長眼中的“叛逆期”,孩子的“不聽話”其實是一種成長,家長在意識到後更應該懂得和孩子對話,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和你的要求發生衝突時,可以做出中立的選擇,完成孩子要求也必須完成父母的要求。這比起命令式的結果更加容易讓孩子接受和遵守。

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灣。舒服的環境,良好的家庭關係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付出。用心呵護家庭,生活將更加明朗可愛。

2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什麼樣的孩子,我們才會真心讚一句智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