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媽媽們應該都還記得,不久前由老爸測評曝光的“大頭娃娃”事件。
一位家長給女兒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並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
沒想到在這件事剛過去不久,近日又曝出一起# #江西一款嬰兒抑菌霜被曝激素嚴重超標#事件。
而此前青島張女士稱寶寶使用該公司另一款七草兩葉抑菌霜後也出現了體重猛增、面部腫大、多毛等不良症狀。在孩子的醫院就診病歷本上醫生也給出了“不排除外部原因所致庫欣樣表現。”
目前這兩款嬰兒抑菌霜的處理結果暫時未出。但對於這類頻發的嬰兒產品安全事件,除了國家儘快完善相關產品的法律法規,還有相關監管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外,那就是我們作為父母在給寶寶購買相關產品時,應具備有基礎的判斷能力。
寶寶面霜,到底怎麼選?
看字號
“妝”字號、“消”字號和“械”字號、“國藥準字”號等這幾類都是我們常見的產品字號。
從字面上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這幾類的區別:
“妝”字號,用於化妝品,這類字號的產品主要作用為保溼、美白、護膚、美化等。
“械字號”產品則屬於醫療器械。
“國藥準字”是藥品生產單位在生產新藥前,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審批後,取得的藥品生產批准文號。
而“消”字號主要是用於外用消毒用品,比如消毒劑,衛生用品等。主要就是殺菌作用,沒有其他功能,在審批上也比其他字號的產品更寬鬆。
日常我們給寶寶選擇作為面板保溼的面霜都應該是“妝”字號的,媽媽們在選擇的時候,千萬要認準了。
看成分
很多媽媽會覺得,對於護膚品包裝上一連串照著念都念不通順的產品名稱,要區分適不適合給寶寶用,那可難倒人了。
雖然我們不是化學專家,面對包裝上晦澀難懂的成分表,還是有訣竅的。
比如給寶寶選的面霜,成分表當然是越短越好啦,還有類似酒精、香精、防腐劑這類對寶寶嬌嫩肌膚不怎麼友好的成分,當然也是儘量避開才好。
看功效
都2021年了,應該沒有人會相信那種“用一次就改頭換臉,告別蠟黃,白到發光”這種誇張的產品功效宣傳吧?
同樣的,對於寶寶護膚品也是一樣的。嬤嬤我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可以令人的面板迅速變好,如果有的話,那大概是魔法吧!
人體的面板都有一定的生長週期,對於那些吹得天花亂墜說什麼見效快的產品,那就要當心啦!
看包裝
正規出廠的產品,除了前面提到的產品字號,成分表,還會有生產時間、有效期、生產廠商、生產地址等等資訊。
如果連這些基本資訊都沒有的話,千萬別買!
網站查詢
對於所購買產品,可以自行登入國家藥監局網站或者手機APP“化妝品監管”來查詢所購買產品標籤資訊是否與備案資訊一致。
對於寶寶有面板問題,如溼疹、過敏等情況的,建議直接找醫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別自己隨便給寶寶用藥。
養孩子已經夠累了,別讓一時疏忽讓無良產品害了孩子,更讓當父母的對孩子感到愧疚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