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是天生的還是靠後天培養的?
我們不能否認智商的高低有遺傳還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但是智商也同樣離不開後天的培養。這個觀點應該大多父母都會認同,但是在這些認同這個觀點的父母中,應該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又會認為,即使是後天能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那也跟這個孩子所在家庭的經濟條件密不可分。正如有句話說:龍生龍,鳳生鳳。
舉個例子,李湘的女兒王詩齡,網上曾經曝光了一組王詩齡的課程表安排,從課程表上看,她除了上日常的文化課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諸如國際象棋、大提琴、油畫、鋼琴等等,我們也確實看到了王詩齡的優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且不談其他,單是上各種興趣班不菲的費用開支就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負擔得起的。
那是不是就是說普通的家庭就沒法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了呢?
父母的語言影響著孩子的大腦發育《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英語名稱叫Thirty Million Words,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寶寶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其中包括語言環境。書中指出,“在早期生長環境中,0-3歲的孩子在腦力勞動者家庭和接受福利救濟家庭中,累計分別聽到的詞彙量的差距有3200萬個單詞。”
“孩子4歲時,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肯定詞是664000個,禁忌詞是104000個,而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肯定詞是104000個,禁忌詞是228000個。”
以上可以看出,孩子接受到的詞彙量,以及聽到的肯定詞和禁忌詞數量,在不同的家庭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透過科學家們的進一步追蹤,這些在早期聽到較多詞彙量和肯定詞的孩子,長大以後無論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都高於早期聽到較少詞彙量和肯定詞的孩子。
我們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真正的起跑線不是孩子上什麼樣的幼兒園,上什麼樣的小學,而是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開始,父母願不願意去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願不願意用豐富的科學的肯定的語言跟孩子多說話,願不願意幫助孩子去建立更多更豐富的大腦神經元連線。
如何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沒有天生聰慧的孩子,他們的聰慧源自善於溝通的父母。”關於如何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作者在書中提出了“3T”原則的方法:
共情關注(Tune in):共情關注你的孩子在做什麼
輪流說話(Take turns):和孩子輪流參與談話
除此之外,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作者還提出的另外一個T(Turn it off),叫“關掉電子產品”。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大概可能有一天能取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但在這之前,手機、電視都沒辦法像父母瞭解孩子那樣去關注一個孩子,去跟孩子交流,電子產品跟孩子之間只有不關注不交流不說話。
所以,儘量在孩子小的時候關掉電子產品。
不要做“思想停滯”的父母什麼是思想停滯?
書中提到,美國的一位著名的醫生也是思想家阿圖·葛文德,他的一篇文章《思想停滯》。
“19世紀,醫學界有兩項重大發現:麻醉和消毒。麻醉是防止手術中產生劇烈疼痛,消毒是為了避免術後傷口遭受細菌感染。而在當時的人們普遍能更快地接受麻醉,而排斥消毒。因為消毒是不可見的,人們常常會忽略不可見的東西,形成思想的停滯,所以消毒在付出了更多的代價之後才慢慢被人們意識到。”
作者引用葛文德的觀點以此說明,3歲前孩子所在的語言環境,父母對孩子的高質量陪伴尤其重要。
或許很多人認為孩子在3歲之前不需要教育,在孩子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也看不出孩子之間的差距,可等到孩子上小學以後,上中學以後,甚至上大學以後,等父母發現孩子間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機。
在教養孩子方面,願我們都不要做那個“思想停滯”的父母,不要等孩子跟別人的學習成績出現差異以後,才去反思是不是自己該做一些改變。
有了孩子後,尤其是現在孩子已經2歲多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跟所有的父母一樣,在怎麼培養孩子方面會焦慮、恐慌,雖然非常排斥老一輩的育兒方式,但卻又感覺束手無策。抽空多讀書吧,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