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女人生一次孩子就好似在鬼門關走一遭,生孩子不僅是身體上的疼痛,大多數的女人還面臨著心理上的折磨。

吳娟第一次見婆婆的時候,婆婆看了看吳娟,就說“這姑娘以後好生養啊,肯定能給我生個白白胖胖的孫子。”吳娟看到婆婆這麼重男輕女,當時就打算和男朋友說拜拜,但是因為有了幾年的感情,最終兩人還是走向了婚姻。

婚後沒多久,婆婆就催著吳娟生孩子,當時老公工作不穩定,吳娟原本打算過一兩年再生孩子。耐不住婆婆的催促,吳娟便開始備孕,一兩個月,吳娟就懷上了寶寶。

孕期這些事,比生孩子的痛,還讓孕媽心煩

在懷孕的這段時間,吳娟每日在忐忑中度過,就連心情也是十分糟糕,婆婆做的飯吳娟在孕期更是吃不慣,但是卻要強制自己吃下去,不然就會惹婆婆不高興。有時候早上特別犯困,也是不敢多睡。更重要的是,吳娟知道婆婆最重男輕女了,如果自己生下女兒可怎麼辦?

老公事業處於上升期,吳娟心中所擔心的所有事情都沒有和老公說,每一次只是試探性地詢問老公,在自己生產那天,可不可以陪在自己身邊。

吳娟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躺在病床上,說:“總算解放了,生產簡直就是對我的解放,都說女人生產最痛苦,我看還是孕期最痛苦!”

很多女性朋友都說,人人都說生孩子時候是最痛苦的,其實真正痛苦的是那懷胎十月與在臨產之前。那麼為什麼大家都這樣說呢?

其實這都和孕期的三大事有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究竟是哪三件事!

1、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孕媽害怕自己要是生了女孩,會遭婆家嫌棄

中國人大多數都認為只有男孩子才適合傳宗接代,特別是老一輩的人,重男輕女的思想更是嚴重。在孕媽還在孕期的時候,公公婆婆就會一直追問醫生是男孩女孩,更有甚者,還會尋找一些偏方,或者是請算命先生來看一看。

生男生女的概率本身就是五五開,各有一半的可能性,看到公公婆婆這個架勢,孕媽自然會擔心如果自己生的是個閨女咋辦。這種擔心會一直維持,直到孕媽順利生下寶寶,孕媽才不會擔心這個問題。

孕媽在孕期一直擔心這個問題,孕期裡的每一天自然會感覺度日如年!

2、孕期口味“獨特”,孕媽怕婆家人不理解,嫌棄自己矯情

在孕期的時候,有很多孕媽就是突然想吃某樣東西,有時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的,便會讓老公或者婆婆準備。但是每次又總是擔心婆婆感覺自己事多,也只好儘量小心翼翼。

在飯桌上,孕期反應嚴重,孕媽有孕吐的感覺的時候也要儘量憋著,也是擔心婆婆和老公嫌棄自己。

各位寶媽應該也是知道的,孕期反應和想要吃什麼,並不是孕媽可以控制住的,所以在孕期這段時間,孕媽可真是身體和心理雙重摺磨啊!

3、孕期禁止夫妻生活,孕媽擔心老公會有不良行為,最終影響到婚姻和孩子

女人本來就是多疑的,在孕期就如同更年期一樣,再加上每日在家也沒有事情,很容易瞎想,也許老公的一個無心之舉,便可以讓孕媽糾結很多天。

在孕期是禁止夫妻生活的,如果這時候準寶爸不注意孕媽的情緒,孕媽很可能會瞎想準寶爸會背叛自己的行為,從而影響心情,致使整個孕期都是不愉快、鬱悶的。這樣不僅影響孕媽的身體,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

看了上面這三點,大家是不是深有體會,感覺似曾相識,是啊,這就是咱們在懷孕時的一些真實想法啊,也是咱們遭遇過的“痛苦”啊!

那麼孕媽怎麼做,可以儘量避免會有上面的這三種“痛苦”呢?只要做到下面這兩點:

1、和老公保持親密溝通。

一個女人在公婆家的地位完全取決於老公對自己的態度,所以孕媽平時可以多和老公聊聊天,並告訴老公,很多東西是寶寶要吃,想來撒撒嬌,老公都會順從孕媽的心意的!

2、在孕期可以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

很多事情都是“無中生有”的,孕媽每日沒有事情做,只能是憑空想象一些莫須有的事情,這時候,利用孕期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也是很重要的,這樣也可以不再胡思亂想。

相信孕媽們只要做到上面這兩點,孕期的“痛苦”都會蕩然無存了,也可以開開心心地生下健康的寶寶!

你在孕期是否遇到了上面說的這三種痛苦嗎?你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42293

懷孕

分娩

最新評論
  • 1 #

    孕晚期太累了,睡不好

  • 2 #

    我最怕產後減肥!其他的都沒關係!

  • 3 #

    在孕期可以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懷孕#

  • 4 #

    上面說的都對!還有怕檢查結果不過關!孕期的不適症狀,都害怕啊!

  • 5 #

    這些都不是我最怕的,因為怎麼開心怎麼活,絕不委屈自己。最怕的還是生產那天。只要寶寶健健康康的,都值了。

  • 6 #

    我都是給他們一家子做飯,我婆婆懶的吃完飯碗都不刷,下米米都不淘還美名其曰淘米把米油都淘沒了

  • 7 #

    只要腹中胎兒健健康康,什麼都不怕

  • 8 #

    你看看你這些顧慮!所以說長輩都願意要男孩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不喜歡和父母溝通怎麼辦?心理學:應重建親子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