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時候在教育孩子時,家長都表示焦頭爛額,有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的頭髮要豎起來了,孩子怎麼總是不聽話呢?有的話明明是溝通就很容易解決的問題,但孩子總是憋在心裡,直到事情變大,變得不好解決。

這時候往往急火攻心的父母又開始批評孩子了,有的父母罵的話實在是不好聽,罵完一頓冷靜了之後,又開始擔心這樣子的做法會不會給孩子留下什麼心理上的陰影,但是事情已經做出來了,有的東西不太好挽救,所以要注意下一次用比較合理的方法去解決,能阻礙孩子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但也有一部分的家長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只是一味的再繼續批評孩子,使得兩者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僵硬,甚至跟孩子之間玩起了冷戰,這樣子一味的持續下去只會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越走越遠,甚至造成孩子的暴力傾向,孩子長大後的親情淡漠等等。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家長與孩子之間變成了這樣的局面?

首先完全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說一個父母普遍會犯的錯誤,家長總覺得小孩就是小孩,他們啥都不懂,一定要做什麼事情都經過自己的同意,實際上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獨立的主觀意識了,這時候如果不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就會給孩子帶來決定性的改變。

許多孩子沒有主見也就是這個原因,就更不要說長大後的孩子了,所以給孩子足夠的尊重是起碼的,這是一種相對公平的溝通方式,在孩子提出意見想法的時候,父母同樣應該進行反思,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心中的想法。這種情況想想都知道了,大人都不樂意,小孩這種像“刺蝟”一樣的生物,又怎麼可能樂意呢?

當然還有一種,望子成龍的家長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考入好的學校,有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呢?報了很多很多補習班,家長也苦孩子也苦,雙輸的局面為什麼要一直持續,並且很多家長以為花了這麼多錢,孩子的成績就應該很好了,要不然就是白瞎了自己的辛苦,實際上孩子不這麼想啊,家長讓他去不喜歡的課,他不能拒絕但可以划水啊,就是對著幹唄。

實際上這也就是心理學中的——親子聯結

親子聯結並不是一直存在的,是有分開的時間,但最終的結果又是聯結在一起,而這中間的區別則是聯結的時間以及分開時間的區別,如果家長跟孩子的關係比較好,那麼就是連線的時間比較長,分開的時間也會比較短,這樣就比較好理解了,一些跟孩子關係很差的家長,就是分開的時間無限延長,使得家長感覺不到孩子與家長的聯結。

生活中很多小孩出現情緒、性格方面的問題,實際上都是聯結分開的時間過長導致的,從分開就開始發生問題了,對孩子會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的傷害。

比如說失去童真

因為無法跟家長建立起聯結關係,所以孩子沒有傾訴的物件,這個時候只能逼著自己成熟和長大,孩子這個年紀的童真便也就表現不出來了,雖然說心裡很無奈,但基本上也不會表現出來,努力的“裝”成一個讓所有人都誇獎的小孩。

一個小女孩,她的家庭不太和睦,父親在外賺錢,不常在家,而母親脾氣暴躁,在外面受得氣發洩在孩子身上,當孩子想跟媽媽分享今天的見聞時,媽媽又一直在玩手機,頭也不抬,慢慢的小女孩真的心寒了,失望莫過於心死,心死了之後變得非常懂事,經常被人誇獎,孩子媽媽覺得帶出去特別有面子,但是她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變成了一個機器一般,沒有感情的輸出,只是非常為別人著想,別的小孩子喜歡的玩具她一點都不喜歡,反而跟小大人一般,天天談論錢的問題,真的讓人心疼。

比如很難跟人建立親密關係

如果連父母都不能建立起聯結關係,那麼跟身邊的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就更困難了,孩子從小就沒有體驗過共情,長大後又如何跟別人共情,甚至有的小孩子連交朋友都成了問題,有的小孩子可能是需要看心理醫生的。父母應該多多觀察並照顧到孩子的情緒,慢慢的滲透與人相處的方式,慢慢的孩子也會學會,怎麼跟值得的人掏心掏肺。

其實身邊的朋友就有這樣的,就是那種脾氣超好的人,好像跟誰都能聊得來,都能玩得挺不錯的,但真正去找她身邊親密無間的朋友,好像也找不出來,實際上她一直都很為別人考慮,很多時候考慮不到自己的真正想法,其實她並不開心,也無法跟別人建立起非常親密的關係,因為她們從小就無法跟家長很好的建立聯結關係。

那正確的做法是怎麼樣的?怎麼從小就跟孩子建立起不錯的聯結關係?

勞倫斯.科恩曾經提出過“遊戲力”理論,這是一種通過遊戲來解決問題,加深與孩子的緊密關係的方法。那麼有什麼步驟可以學習的呢?

首先是鏡子游戲,因為在父母的身上,孩子可以學到東西,孩子的行為很可能是參照父母來的,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模仿孩子,就像是孩子之間搶玩具一樣,小明是四歲,而小海才三歲半,兩個小孩年紀差不多,但因為搶一個玩具,兩個人都很不開心,這個玩具是遊樂場中大家公用的,但小明非常非常喜歡,而小海也比較喜歡,而在自己手中的玩具被搶走之後,小海就哭了,小明似乎沒有做錯什麼似的,走開了,不管小明的媽媽怎麼教育他,他就是聽不進去,而回家之後,小明的媽媽把她們一家人公用的抱枕拿到了自己的房間,小明一下子就哭了,但這也給小明上了一課。

然後是“目光之愛”遊戲,其實這不算是遊戲,就是在跟孩子講話、聊天的時候,對孩子的眼神要非常真誠,並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要看手機的那種,實際上這樣也是跟孩子相互尊重,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也便會對父母敞開心扉,這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連線就更緊密了。

生活中家長跟孩子講話心不在焉的場景不少,手機確實是好看,但跟孩子的聯結更重要啊,當給了孩子一種“反正她也不認真聽我講話,我還是憋在心裡吧”的認知之後,孩子就很難在對父母講真心話了,這時候想要去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聯結關係是很難的,所以在事後挽救遠遠不如事前就做好,更何況這時候也已經傷害了孩子的心靈了。

說是遊戲,實際上也是一種小技巧,父母要把自己父母的身份定位去除,如果能夠跟孩子成為朋友就更好了,當然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完全變成小朋友的心態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在平時的相處中,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足夠的安全感,要更加真誠,可能在社會中習慣了偽裝,但孩子看不穿,孩子只會覺得家長不上心,那就憋著好了,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的話聯結分開的時間就越來越長,很難達到親密關係的程度。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爸爸姓趙 給女兒取了個名字 爺爺喊了幾聲後 媽媽狂揍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