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心心覺得是兒子可能是想要吃就會摸一摸,就把孩子摸的幾樣水果都買一點回家給寶寶吃。可是回家後喂寶寶吃,卻發現他並不領情。
最近,心心再帶兒子去超市,看到兒子摸東西就立即制止他。可沒想到兒子就像故意要氣媽媽一樣,只要心心視線離開一下下,兒子就會趁機摸東西。心心用眼神警告孩子,孩子卻好像以為媽媽在跟自己玩耍,反而越玩越起勁兒。
趁媽媽不注意,兒子偷偷地揪下一顆貨架上的葡萄,正準備往嘴裡塞,就被超市的工作人員制止了。
這名工作人員臉色十分嚴肅,特別大聲地指責心心母子:“這孩子怎麼沒有家教的啊,才這麼小就偷東西吃!”
心心聽了這話,氣不打一處來,但還是出於素養,沒有和這名工作人員吵起來,她回擊道:“我沒有看管好我的兒子,可能是我的問題,但是一顆葡萄而已,我兒子想吃,我又不是買不起,我會為這顆葡萄買單。至於你,我兒子吃個葡萄,你就說他偷來的?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給我兒子道歉!”
工作人員囂張的氣焰一下弱了下來,但還是不依不饒:“沒聽過小時候偷針,長大了偷金啊?偷了就是偷了,還我給你兒子道歉?笑話!”
心心又惱又氣:“才1歲多的孩子,這怎麼能叫偷?我要投訴你!”兩人的爭執,引來了很多圍觀者,大家的輿論也都站在心心這邊,覺得超市的工作人員太過分了,跟一個1歲的孩子較真兒。
後來,還是超市的領匯出面,要求這名員工向心心母子道歉後,這件事才算結束。
為什麼一些孩子一出門就愛亂闖禍?1.孩子在外感覺更自由自在
再大的家也總是有侷限性的,而且家人都會看管小孩,所以小孩子在家受到都約束比在外面多得多。所以孩子們一旦外出,就跟“放風”一樣地撒歡兒。
父母帶孩子出門,可能還有很多其他的事需要完成,比如挑選商品、跟他人交談等等,讓父母對孩子的看管精力也會分散,孩子們就會趁機根據自己的意願“幹壞事兒”,比如踩水塘裡的髒水、打翻東西等等,都再正常不過地“闖禍”了。
2.孩子的好奇心強
孩子對外面的事物都會感到新奇,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探索很多未知的領域,就像心心的兒子一樣,喜歡在超市東摸西摸的,其實他是在體驗這個世界,看到很多花花綠綠的東西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腳了,也就自然會闖一些禍出來。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呢?1.用溝通的方式而不是打罵
如果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選擇溝通的方式而不是打罵孩子來解決問題,特別是不要在眾人面前打罵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教育孩子,能讓他們更能聽進去教育,而不是產生自卑或叛逆的情緒。
2.引導孩子勇於承擔錯誤
孩子犯錯,父母要耐心地引導他,告訴他犯錯誤不可怕,誰都會犯錯誤,讓他知道自己做錯的原因,並教會孩子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這樣下次孩子們才會長個記性,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3.避免在孩子面前與他人發生衝突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父母在孩子面前和他人產生衝突都是不可取的,這樣會讓孩子誤以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和他人吵架、打架。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錯誤的引導,父母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歪媽結語:
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先以身作則,規範孩子的言行舉止。當孩子犯錯誤時,記得換位思考,多理解孩子。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犯錯了應該怎麼教育呢?來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