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成長,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家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便是對孩子最好的富養!

01

優秀的家庭,爸爸從來都不“缺席”

曾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位父親回家後問女兒,”我今天去學校門口接你,怎麼沒看到你?”

女兒說:”沒有啊,我放學後,在門口也沒找到你,你在哪個門口?”

父親接著說:”當然是有幼兒園門口”

女兒無奈地說:”爸爸,我早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許很多爸爸都經歷過,他們總是因為工作忙,忽視了家庭,忽視了孩子的教育中,一個又一個的瞬間。

但其實,在孩子心目中,沒有什麼比幸福的家庭更重要,比父母的陪伴更美好。

臉書CEO扎克伯格,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豪,不管工作多忙,始終把家庭擺在第一位,對孩子可謂是無微不至。

他曾在寫給女兒的一封信中說:“人一生只有一次童年,抓緊時間好好享受它,你長大後會很辛苦,但爸爸會陪你成長。”

有爸爸陪伴的孩子,童年是快樂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每天總要抽出時間,關閉手機、電腦,陪孩子一起過。不管事情大小,都不會影響對孩子的關愛和陪伴。

特朗普在孩子教育上,主張孩子要獨立,物質上要窮養,但精神上要富養。

他告訴孩子,”自己的人生是需要拼搏的,想要掙錢,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親的關愛和陪伴,不應成為孩子求而不得的”奢侈品”

一個好爸爸,不僅是家庭的經濟和精神支柱,更是孩子成長的人生楷模。

02

父親與母親帶出來的孩子截然不同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爸爸給予孩子的愛和培養方式,與媽媽有本質上的不同。

作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許同樣一句話,爸爸說出來產生的影響,可能是媽媽的n倍。

爸爸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朋友

在兒童心理學界,有一個著名的”父親角色”理論。該理論明確了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其重要的遊戲”玩伴”

以下這張表,便指出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父親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孩子年齡

父親的角色

2-3歲

孩子對父親的依戀偏好於與父親一起到戶外活動

4-5歲

孩子與父親很粘,發展孩子的社會化經驗

6-7歲

對周圍事物敏感開始喜歡模仿父親行為舉止

8-9歲

正式進入模仿階段。父親的語言和行為讓男孩子更加”男性化”,女孩子獨立,進取

10歲以上

孩子邏輯思維發展,與父親能平等交流,建立親密的朋友關係

而那些經常與媽媽親近的孩子,雖然他們生活上無憂,可他們的表現卻不盡人意:

男孩性格內向,不願與人說話,缺少進取與拼搏之心;

女孩無法與異性處理好關係,情感上有很大的缺陷。

爸爸培養出的孩子勇於承擔責任

德國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曾說過,”教育孩子,必須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是什麼,只有這樣,孩子未來才會變得有責任感。”

朋友新哥,這點很有經驗。

一次,新哥的兒子在小區的空地上玩,一不小心,把別人停在路邊的新車給劃出了一道刮痕。孩子忐忑不安,回家跟新哥說了這事。新哥很鎮定,沒有直接批評孩子,只是教孩子寫了一封誠摯的道歉信,放在車窗上,並留了自己的聯絡方式。

後來,新哥接到車主的電話,幸運的是,車主不僅沒有責怪新哥的孩子,也沒有要求賠償,反而是稱讚了新哥的孩子勇敢、很有責任心。

我們常說“父愛如山”,不僅是因為父親能給孩子沉甸甸的愛,更重要的是父親還承擔著如山般的責任。

父親帶大的孩子更自信、堅毅

有人說,孩子的智慧來自母親,而孩子的毅力源於父親。

父親教育的孩子自信、堅毅,不會輕易放棄。

好友安的孩子明明,剛滿7歲,五一假期,安帶他參加了一次攀巖比賽,孩子是所有參與者中年齡最小的。

當明明爬了一半時,開始有點撐不住了,他便向安說:”爸爸,我沒力氣了,快救救我!”

安回答道:”我也快沒力氣了,我也很想求救,但你看大家都在堅持,我們再堅持一下,好不好,馬上就到了,加油!”

最後,父子倆一起爬到了終點。

也許他給不了孩子優越的生活條件,但他卻給了孩子更有價值的財富。他鼓勵孩子的話,樸實而有力量,讓孩子充滿信心,在孩子即將放棄時幫助他度過難關,著實難容可貴。

03

媽媽再優秀,也替代不了父親的角色

作家魯伊基在《父性》中寫到:家庭中最不幸的,便是父親的缺失、妻子的憂愁和孩子的悲傷。

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由於從小缺少父愛,男孩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缺乏男子漢的氣概,而女孩則容易缺乏安全感,引發自卑。

所以,父親在孩子的性格、情感、學習、品質,甚至體質上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那麼做為父親,怎樣有高質量地陪伴孩子成長呢?

高質量的情感互動源於運動

父親和孩子運動,不僅能加深與孩子的情感互動,還可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近,瀋陽一名13歲的孩子在全國花樣跳繩中獲得冠軍,一分鐘跳了300下。據父親說,孩子以前老玩手機,久坐不動,於是便想著和孩子一起活動活動,無意間發現了花樣跳繩,便讓孩子試試,沒想到孩子特別有興趣,還拿了獎。

不少網友對這位爸爸做法很讚賞,說這種培養孩子的方式很棒,重要的是,孩子不再沉迷於手機。

當然,運動不是為了獲獎,是為了增強孩子體質,保證身體健康。

也許,不少父親會抱怨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不過,看看鄧超、看看奧巴馬,一切也就明白了。

即便再忙,也要抽點時間,回到家,好好陪陪孩子。

少玩手機、少點應酬、少點抱怨,帶孩子動起來。

與孩子多交流,分享生活樂趣

很多父親與孩子間的交流特別簡單,每天總是重複的幾句:

“去寫作業!”

“不要看電視了!”

“還不起床?”

這種無意義的交流,最好少點,因為時間一久,孩子最終會不再願意與你交流。

父親與孩子交流,一定要交心,而分享,就是一種很有效的親子交流與互動方式。

比如,當父親看到孩子不開心時,可以問問孩子:

“兒子,給我說說,你今天遇到了什麼麻煩事?”

“爸爸,我今天不小心把同學的書弄壞了,我該怎麼辦!”

“這很好辦,誠懇地向同學道歉,和他直接說清楚事情的經過,請求他的原諒,你們不還是好朋友嗎?

人與人之間貴在坦誠,實在,爸爸上次也是不小心把單位的印表機弄壞了,於是我主動和領導說明情況,居然還得到了領導的表揚呢”

“爸爸,這主意不錯,你真棒”

你看,這樣交流效果是不是不一樣?

記住,交流容易,交心不易,只有用心交流,才會讓父子間的愛更深。

不要缺席孩子重要的活動

爸爸是孩子強大的依靠,是孩子幼年時,心目中的超級英雄,所以,諸如運動會比賽,才藝表演,家長會,生日Party等重要節日或活動,不要隨意缺席。也許,在父親眼裡,這可能是再小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它卻是孩子成長中的大事。

孩子班上有個男孩,性格孤僻,不太愛說話,也不與其他孩子互動,每次都是媽媽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學校開家長會、組織班級開放日,親子娛樂活動,他父親也從未出現過。

據他媽媽說:爸爸是公司一把手,工作忙,應酬多,平時沒時間陪孩子,週末也排得滿滿的,根本抽不開身。

而自己長時間一個人帶孩子,壓力很大,時常焦慮、煩躁,而孩子受此氛圍影響, 變得孤僻而敏感。

媽媽不容易,孩子更值得同情。

作為父親,在孩子的一些”特殊的日子”,一定要準時出席,如果你怕忘記,最好的做法就是做好記錄,排上自己的工作日程,標註好重要程度,讓這個時刻只屬於你和孩子。

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爸爸不缺席,媽媽不焦慮,可現實卻是:家裡少了爸爸,媽媽才會變得焦慮。

有人說,孩子的一生,宛如一部連續劇,從第一集開始,孩子會慢慢地改變,而這部連續劇的觀眾就是父母。

連續劇看不了,還可以補回來,但,孩子人生的連續劇,你不看,也許以後都沒機會了。

父親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願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父愛。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才能讀懂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