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有個概念很火,叫“雲xx”,比如雲監工,雲婚禮...在親子教育中,也有一種“雲伴侶”。

他們比較常見的一些特徵就是溝通基本不同步,求助基本不線上,他們出bug的時候最常見的彈窗提示就是:在忙,勿cue。

調侃歸調侃,真的在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卻讓人氣不打一處來。

01,青青的故事。

青青的爸爸是個重度手機愛好者,平時除了工作,就是手機,絕對不肯分心在其他的事情上,對女兒青青也是經常視而不見。

青青的媽媽也因為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情緒長時間處在暴躁中。

青青的爸爸在沙發上玩手機,6歲的青青偷偷拿了媽媽化妝臺上的口紅,給自己塗了個大花臉。這一塗不要緊,要緊的是,青青過敏了。

面對臉過敏的女兒,看著沙發上無動於衷的丈夫,青青媽媽的情緒爆發了。

她怒吼著:“不是讓你不要亂動大人東西嘛,你怎麼說不聽!”邊說邊抄起巴掌就打在了女兒的屁股上,青青含著眼淚咬著牙一言不發,彷彿早已習慣。

而經歷了這一切的青青爸爸,連頭也沒有抬一下。

很明顯,這是一個符合“缺位的父親+憤怒的母親+“失控”的孩子”模式的家庭。

02,生病的家庭。

在家庭裡,夫妻想要攜手並進,是需要得到對方的情感支援與反饋的,在一次次求而不得,一次次冷漠忽視之後,就會對伴侶失望。

而這種失望的情緒,極易轉移到孩子身上。

所以,丈夫忽視妻子,妻子憤恨丈夫,當妻子的情緒無處釋放,而年幼的孩子,這個家庭最脆弱的部分,被迫承受了媽媽發洩的怒火。

這樣的家庭,說是“修羅場”也不過分。

而這場亂鬥裡,其實是孩子一個人在“單打獨鬥”。

她無處可逃,小小年紀,眼睛裡就已失去了光芒。

03,受傷的是誰?

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踢貓效應”。也就是說,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

而最終的受害者,就是無處發洩的金字塔低端的那個人。

責商家庭教育理論也是這樣認為的。

當一個家庭生病了,一定會有一個或者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呈現出來。

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最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個人。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孩子。

青青爸爸的冷漠難道是天生的嗎?

並不是,他對家庭的冷漠是在他的孩童時期,他的原生家庭教會他的。

青青爸爸的原生家庭,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思維,所以青青爸爸覺得自己已經努力工作養家了,孩子的事情就教給妻子就可以了。

而隨著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又越來越高,又或者說女性自我意識的愈漸覺醒,她們已經不甘於只“主內”。

所以面對丈夫的冷漠與忽視,青青媽媽改變不了又無法坦然接受,所以脾氣越來越暴躁,心態越來越失衡。

由於父親的缺位,母親把怒氣轉嫁到了孩子身上,而孩子又無法反抗父母,那久而久之,這種負面情緒帶給孩子的,只有不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即使在成年後,也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寫在最後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沒有迴應,家也是絕境。”

我們這一生,真的很難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父親的勇敢與堅強,母親的細膩與溫柔,共同決定了孩子的成長方向。

一個笑語滿滿的家,才會讓孩子的心靈能量持續上升。

所以,婚姻或許不易,但不把氣撒在孩子身上,這是作為父母最起碼的擔當。

- END -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媽媽,你去看書吧。但是要記得早點回來,然後陪我睡3分鐘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