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關於PUA的新聞,深感痛心。
同時也讀到武志紅老師的一篇文章《注意,對這一點越敏感,越容易被PUA》,看到PUA與批評的關係,也有些感觸。
然而我感觸的點不在PUA,而在於“批評”
所以在這裡我不說PUA,而想聊一聊“批評”。
記憶中有這麼一個情節:
我班上的一位女同學,學習積極性一直很一般,氣場也一直很弱,概括起來就是整天無精打采的,也不怎麼愛打扮。
有一次她的某門商科課程只打了60+,我看了一下她之前的高考成績,實屬不錯,為什麼會這樣?
公佈分數之後我找她聊了一會兒,說既然能考上我們學校,相信她的能力,所以想問她是哪方面的問題。
她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反正大家(身邊的同學等)都覺得她不OK,長得也一般,沒有男生緣,成績不好也就不奇怪。
我當時心裡一緊,這必定是個陳年老問題,解決起來定是需要一個過程。
這位同學的問題是大學顯現的,但不同的人學齡前後都可能遇到這類問題。
比如小朋友,我們之前家訪過的孩子中,有幾個會比較的自卑。
甚至有個別比較突出的例子,比如小朋友會直接說:“自己成績墊底,倒數第一”,然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其實小朋友成績差,可能是既定的事實,但是人隨著自主意識的增強,目標感也會增強,除非未給予正確的引導。
意思就是說,家長經常給孩子貼負面標籤會內化為事實。孩子因為某些行為挨批受罰,家長會給一個定義為“壞孩子”,這樣一來 “壞孩子”的批評反覆提及就會被他們認為自己真的不好,長此一來,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產生重大影響。
家長如果在成績上經常給孩子提一些較高的要求,那麼久而久之,若孩子達不到,他就會以一種逃避的心態反向思考:反正自己已經做不好,無所謂了。
上述兩個例子雖然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問題所形成的機理卻是一樣的。
武志紅老師提到一類人,叫“批評敏感者”,我理解為是一類受到批評便出現比較激烈反應的人,無論這種反應是對外還是對內。
我記得之前協助朋友做過一個興趣班的專案,是玩魔方的。
當時小班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小朋友(小學3年級),玩耍的過程中被同班小朋友吐槽了一兩句,一聽到他就開始罵對方,然後再多幾句就出現了一些更加激烈的反應,比如開始打人之類的。
當時的魔方課肯定沒法上了,但之後我們還想了解多一些其背後的原因,但因為經驗太少,除了跟家長聊聊之外,卻沒有其它收穫。
今天回看,小朋友的家庭,經濟條件不錯,孩子也非常聰明。 一切看上去沒啥問題,但有個細節問題:父母有錢但是沒啥文化,所以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從小不斷地為其設立目標,要考好中學,好大學之類的。
小學的學科難度並不大,孩子尚且能達到。
所以久而久之,說得稍稍形象一點就是,連孩子自己都把自己當成了天之驕子。
試問自認為是“鳳凰”的人又怎麼容得下人家說其是“山雞”呢?
批評敏感型的人,平時會有怎樣的特徵呢?
1)不穩定的高自尊(PS:下述分類同樣引用武老師的文章,但具體內容為我們自己所有)
上面魔方的例子即是如此,小朋友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期待別人的肯定。
但是如果有批評即會做出激烈的反應。
再上面自卑小朋友的例子之後,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因為自卑過度而有些自負的例子。這其實也是不穩定高自尊的形成過程。
2)對“應該自我”要求比較高
簡單來講,“應該自我”就是自己對比環境,包括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心裡面覺得的那個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
拿我個人為例吧,自己之前也是一直以來讀的是好小學、好中學,形成了一個很強的應該自我。在中學時代的我,一聽到別人批評我,用“氣急敗壞”來形容都有點準頭了——在外面來看就是心高氣傲。
結果,大學考得不好,很久才走出陰影。
其實從事教育工作13年以來,慢慢發現,自己當時的水平也就是那樣,連學習習慣都沒有形成,還談什麼考好大學?殊不知那些學霸,自學能力都是很強的。
所以這種“發現”,其實是個自我認知的過程,認知到了真實的自我與應該自我之間的差距。
再細想一下,如果當時沒走出陰影,後果會是怎樣?
3)對環境的安全感不足
在“做得好有獎,做得不好有罰”的氛圍裡,大家當然都想做好。
可是達不到自認為應該達到的樣子,心態會變成什麼樣子的?
有一位朋友,當年在某大型外企實習,後來沒有轉正。
我問他原因,他說自己沒做好是肯定的,而且早已知道這個結果。
我問其原因,他說:當時有個小細節,小組小領導買了個午休用的坐墊,然後當著我的面給了同桌另一位實習的同學。
這種明顯的獎懲表達,且不說這位領導做得如何,以及公司管理水平如何,在很多情況下會對受到“懲罰”的同事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但是我這位朋友一笑了之,說他自己本來就做得不好,沒什麼好擔憂的,換個地方再做好就行了。
在感嘆其心理能力之強大的同時,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他的想法朝著另一邊走下去,會如何?
就朋友的心態而言,這其實是個正面的例子,但它可以反映出另一面,不是嗎?有多少人走到了另一面?
有時候覺得無退路,但其實有很多條路擺在眼前。
另外,武老師也說了,批評敏感者容易被“道德綁架”。
不做太多理論的解釋,只說兩個小例子做對比,都是自己親眼所見:
第一個,一個小朋友,大概4-5歲,在小區廣場裡摔了一跤,媽媽過來安慰說:別哭,摔倒而已,勇敢地站起來;
第二個,一個小朋友,同樣也是4-5歲左右,在小區廣場裡摔了一跤,媽媽過來安慰說:你摔倒了為什麼要哭可以告訴媽媽嗎?
小朋友一邊摸著膝蓋,一邊說:因為這裡疼
媽媽說:“嗯,因為水泥地板是很硬的,摔到了肯定會疼的,這個很正常的不是嗎?下次注意就是了。”
第一個例子中小朋友聽媽媽說完沒有怎麼哭了,第二個例子中小朋友哭得更大聲。
但是,就這個小例子而言,哪位母親的教育水平更勝一籌,是很明顯的。
而且,第一個例子中可能讓小朋友覺得自己一旦哭,就是不堅強的表現。
批評、道德綁架以及自我否定等,它們與PUA之間的關聯應該是怎樣的,我相信大部分讀者已經能夠總結出來了。
不對,應該是與“被PUA”之間的關聯。
然後,總結一下什麼樣的心態會加劇自己對批評的不良反應以及一些簡單的建議:
1)以結果為嚮導的“完美主義者”
比如,學生與別人比成績,一定要超過別人,自己也一定要打滿分,為自己,為爸媽。
如此以結果為導向,壓力很大,何不以過程為導向?
你家小孩成績不如人,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如別人好?
“別家的小孩”有什麼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2)過於關注外界對自身價值的反應
這個問題其實有時候特別的頑固。
有一次我們家訪的時候,有個家庭條件不錯,給小孩子(中學)買的運動衣都是大牌。
他媽媽之前無奈地說了一句:“你看我給他買的衣服什麼的,都是名牌,他們班裡都這樣穿,有一次我買了個A貨(就是仿品)他被同學嘲笑了,回來生了我兩三天的天,說穿A貨很LOW(沒檔次的意思),之後再不買A貨給他了。”
家長的無奈我們能體會到,但是我反問了一句家長,問得她現場就懵了足足三秒鐘,然後摸著腦袋說到:這個我倒真沒有想到。
我問的是:您有沒有想過,從一開始就告訴您兒子,節儉是美德,穿得不一樣才能彰顯個性?
這個例子裡前面是問題,我的反問相當於一種建議——就是多培養小孩認知自己,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個性”。比如:個性很可能不是隨波逐流,所以不容易被外界的價值觀所左右。
所以,正確地應對批評也是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覺得武老師的建議中有一句很有意思:讓批評過腦,而不過心。
就是面對別人的批評,理性地對待,看看哪些是應該去接受併為之改變的,而哪些又是不需要太過在意的?
其實當我們真正進入到這個思維環節的時候,不管結果如何,就已經很難被別人的思想而左右了。
當然,對於成年人來說,每當遇到言語、價值觀等問題上的衝突時,這類過腦的反應才是高手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