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寒假了,家裡總算安靜了些。
要知道以前孩子沒放假時,我們每天都能聽到樓上因為輔導作業而發出的怒吼。
一般是晚上9點左右開始,也不知道是因為這對父母工作忙,還是孩子完成作業晚,每次都是我家孩子就寢時間時開始教育孩子。經常是罵孩子笨,怎麼說也不會,再就是罵孩子粗心,反正聲音大的樓上樓下都聽得清清楚楚。
我就經常跟我女兒說:這家孩子可夠倒黴的,你爹你媽咋就沒這麼吼過你?要不你哪天故意磨嘰下,也讓我吼吼你?
當然這是我在跟女兒開玩笑。
但是,難道說我女兒從來就不磨嘰,做得特別優秀嗎?
肯定不是,我要真這麼說,你肯定也不信。
我女兒現在才上一年級半年,剛開始時也是作業不積極,時常忘記寫,總是需要人來提醒督促。但即使這樣,我也很少為孩子作業生氣,因為我相信這些問題都是暫時的,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孩子的這些問題會一一的克服。
這就是我今天想跟父母談的:要避免用“絕對化”的思維看待孩子的問題
什麼是“絕對化”所謂的絕對化就是父母在看待問題時過於單一,忽略了事物的客觀真實性。
就比如說孩子寫作業拖拉磨嘰問題,父母看到了孩子的問題,然後也糾正了,但是在糾正了幾次之後,發現孩子仍然沒有改變時,便走入了一個極端,認為孩子是“朽木不可雕”,屢教不改,於是便開始控制不住的發火。孩子真的就無法糾正嗎?顯然不是,但是絕對化的認知使得父母走上了極端。
一般來說,絕對化思維有主要有3個表現:
1、非黑即白
看待問題過於極端,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好的就是壞的,沒有中間過度環節。
比如說孩子做作業,只要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就是差的,就是不合格的,就要批評教育。相反,只要孩子達到了自己的理想,也就看不到其它存在的問題。
我在一個小影片中就看到過這樣一個父親,孩子考了第一,然後他故意說低了幾個名次,本意是避免他驕傲。但是在孩子知道他欺騙自己後,爆發了巨大的怒火,團起一張紙就扔到了父親臉上,這個父親還笑呵呵的。顯然在這父親眼裡,只要孩子考好了,這些冒犯行為都不是事。這個父親就是“絕對化”思維的典型。
2、永久性
“永久性”是指把某個時間段內的表現擴大化,放大到整個人生階段,看不到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規律。比如說“你一直都是這麼拖拉”、“你總是記不住”……這都是永久性認知的表現。是父母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一旦陷入永久性,就看不到希望,這對父母打擊會比較大,因為這等於說明自己的教育是失敗的,因此也就容易沮喪,對孩子也就容易生氣。
3、人格化
我們會從個體的某個事件中建立抽象的認知,然後再擴大認知的覆蓋範圍,最終就形成了絕對化思維。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作業拖拉問題,本來孩子只是作業拖拉,但是父母因為形成了太強的主觀臆想,因此把拖拉問題人格化,認為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拖拉。
其實父母經常給孩子貼標籤就是“人格化”的一種表現,好的人格化標籤有利於孩子成長,但是不良的人格化標籤等於在扼殺孩子。
如何避免絕對化“絕對化”認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能力本來是人的優點,可以幫助讓我們不借助客觀事物,只通過大腦就可以進行思維加工。比如說,如果沒有數字的概念,我們要計算就必須要藉助石子或木棍等客觀物體。再比如說,沒有抽象思維能力,我們就沒有語言,更不用說交流了。
但是因為抽象思維提取的認知只反映了一部分的客觀事實,它不可能精確地描繪客觀現實,因此再使用這認知概念就會產生一些問題,而絕對化就是其中的一種。就像上面說的拖拉問題,孩子本身只在作業上表現的拖拉,但是父母卻擴大了拖拉認知的範圍,於是就認為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拖拉。
那如何避免絕對化思維呢?
唯一的方法就是多用描述性語言,而少用主觀性語言。
因為描述性語言是根據客觀事實描述的,而主觀性語言是人對客觀事實的一種概括,顯然描述性語言會更加接近真實,因此當我們用描述性語言時,在大腦中產生思維也會更加接近真實。
還是以孩子拖拉為例,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要說“你很拖拉”,因為這是你的一個主觀認知,而是要用描述客觀的事實,比如說“你從6點開始寫作業,寫到現在8點,還沒寫完”,這就是一個客觀描述。其實它們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在說孩子寫作業花費的時間長,但是顯然描述客觀事實可以讓我們更接近真實的認識孩子的問題,在解決孩子問題時就可以避免絕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