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阿德勒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心理學家,他所著的《自卑與超越》讓我受益匪淺。在《正面管教》這本書裡再次看到他的理念,倍感親切。

或許很多經典就是這樣,在一個基礎之上,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內容。這應該就是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精華之所在吧。

我們肯定無需找到“萬物”,而只需要找到其中的“道”在何方。我們也無需掌握太多知識,只需要明白最重要的底層邏輯即可,因為它就是“道”之初。

比如今天看到的這部分內容,就是透過理解和運用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後,才能夠更好地詮釋其中的理論,最終學以致用,真正使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從而“贏得”孩子的合作。

孩子是社會人

社會人意味著孩子是社會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歸屬於我們的一個附屬品。

很多父母習慣於將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所以想要自己安排好他的一生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就是做不到的。因為孩子他不只是我們的孩子,他還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個成員。

而因為他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個成員,所以他的行為也會無形中受到這個社會的影響,可以說,社會環境對它的影響力也非常大。

如果每個父母都有這樣的一個意識,就不會把孩子只是單純地看成是一個孩子,而不去思考,他是有著自己的意識和自己的行為的一個人。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尊重他作為人的權利和需求,我們需要從他行為的背後,去思考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而不只是看到表面現象,而將所有錯誤歸咎於他。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孩子是個社會人這件事情呢?

首先我們必須尊重每一個個體,尊重我們的孩子。

因為我有尊重才能帶來被尊重,我們才知道孩子他在想什麼,因為他願意表達他的需求。

我們不會處於無效的溝通當中,我們可以與孩子共同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無形之中我們就減少了很多因為溝通所導致的問題。

另外,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讓孩子獨立地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因為這將會是他人生當中必須要面對的一件事情。他無法永遠活在父母的庇佑當中,他因為是社會的成員之一,他必須要融入到這個社會當中才能夠生存下去。

所以我們作為父母,一旦意識到了孩子也是一個社會人,這個問題我們就不會把孩子侷限在一個單一的角色當中,而是會用更加全面的方位去看待他,讓他更好地適應社會人這個角色。

在我走上育兒之路的時候,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想我們養育孩子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讓他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

即便是脫離了我們,他一樣有這個能力去自力更生,不會因為我們過度的保護,而無法良好的適應這個世界。

但有些父母並不是這樣的,他們想幫助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讓孩子不必去承擔很多自己的責任,但是這在無形當中可能會讓孩子無法離開父母的關懷。

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這句話雖然有點殘酷,但卻是事實的真相。

因此,如果我們真正的愛我們的孩子,我們應該相信他有這個能力去生活,我們也應該放手讓他獨立去適應這個社會。,真正成為一個社會人。

所以《正面管教》這本書正是基於這樣一個理念,讓父母首先意識到孩子他是一個人,是一個社會人。當我們只有弄清楚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真正掌握正面管教他的核心方法,才能在我們的育兒之路上正確地使用它,便讓這些方法帶給孩子一些更好的教育理念。

行為以目的為導向

以目的為導向的意思就是有些孩子做出一些行為,他是為了獲取某些目的。

但是父母卻不清楚,以為他就是故意搗亂的,所以這時候可能就會打罵他或批評他,而這無法解決他根本的問題,他仍然會將飯菜弄得滿桌子,都是因為父母還是沒有把關注點放到他的身上。

這就是很典型的以目的為導向的行為,對於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還不是太好的兒童來說,尤為重要。

因為孩子很多時候的行為,是出於他對於一件事情的理解,如果他理解錯了,做出相應的反應,可能也會基於他錯誤的理解之上。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因為感覺父母不愛他,不重視他,所以會透過一些父母認為的不良的行為,去獲得父母的關注,這些行為包括哭鬧、叛逆、欺負他人等等。

因為他以為,這種行為可以讓父母的關注點放在他的身上,讓他獲得“被關注”的喜悅。

殊不知,可能會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父母只會覺得更加困擾,於是他的意識當中,以為是自己做的還不夠,便更加竭盡全力地“搞破壞”。

此時,如果父母沒有從他的行為當中“解讀”出他的心思,任由其發展下去,最終可能會釀成巨大的惡果,甚至可能會讓他長大後變成一個危害社會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回過頭去看那些罪犯的童年,都會找到很多證據,支援他沒有在兒童事情,感受到家庭的愛和溫暖,塑造了他悲劇的一生。

那麼作為父母,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去尋找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後究竟是什麼,而不是單純去看待他這個行為,去批評他,去評判這些行為是好是壞,因為這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孩子需要的其實和成人沒有多大的區別,他也需要擁有歸屬感和價值感。

歸屬感,是指他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孤獨的一個人。

在家庭裡,他覺得和每個家庭成員之間,是有些密切聯絡的。在學校裡,他也可以正常維繫和同學老師的關係。到社會當中,他依然需要獲得社會的認同,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唯有如此,這個人的人格才能慢慢完善。而價值感,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體現出來,他也更願意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每個孩子都希望他能夠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當中獲得認可,認同。一個被長期否定的孩子,他的安全感是缺失的。他可能會透過其他的方式去獲得這種安全感和。

如果在家庭當中無法獲取,他就必須要去到家庭之外,在其他的關係當中獲得這種他所需要的歸屬感。

否則,對他而言,他就如同一個沒有歸屬的靈魂一樣,無邊際地漂盪在這個人世間。

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所以為了逃避這種感覺,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用和常人所不同的方式只獲得他所想要的歸屬感。

所以對父母來說,如果我們沒有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足夠的認可。那麼我們是很難取得孩子的信任,讓他在家庭當中感受到溫暖,感受到認同。

此時,我們作為父母就必須反思,是不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否定他做的一切事情。

比如我自己,我就一直很清晰地記得在小時候,我父母經常會告訴我,我做一件事情做的不好,所以不讓我去嘗試做。

直到後來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一直帶有恐懼和不自信感,因為我覺得我無法做好這件事情,我沒有足夠好的能力。

即便在外人看來,可能我已經足夠優秀,已經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了,但是在我的內在我人是不認同的,我不認同自己,來自於父母對我的不認可。

所以這是我親身體驗到的一件事情,我沒有獲得父母認可的事情,所帶給我的後續人生的影響。那麼這其實只是很小的一件,對於有些孩子而言,父母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到他的一生。

在意識到父母對孩子究竟有多強大的影響之後,在我成為父母之後,我就會學著用一種鼓勵的方式去讓孩子感受到,其實她可以做一件事情,並且做的很好。所以我們家寶寶和我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是比較畏首畏尾,而我們家寶寶是比較好大膽的。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有時候看到一些新聞,說孩子才十幾歲,已經做了很多錯事,過早地進入社會,和一些不良人士相處,最終讓他們走上歧途。

此時,一定是他小時候沒有在家庭當中,獲得足夠的自信心。

或許是他在其他的“同盟”身上,獲得了自信,或者說在一些不良行為當中,獲得了虛榮心。

比如有些身體強壯的孩子,透過欺負其他瘦小的孩子,覺得自己比他們更加厲害,所以他慢慢強化了他比別人強的這種心理。

而他想要不斷滿足內在的這種需求,就會經常去欺負別人,最終,他無法透過其他方式來獲得肯定。

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尤其當這個孩子在家庭裡,經常被父母打罵的時候,他更加堅定了,暴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因為在家裡他是最弱小的那一個,但在外面,他並不是,所以,他不得不在外面尋找,這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物件,去重新獲得自己內在已經失去的自信心。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並不少見,只是我們可能很難有機會去關注到別人的童年。

但是隻要我們善於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我們身邊並不少見這樣的例子。在小時候,他們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所以在長大之後,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

而如果父母沒有給予他們強大的自信心,他們也沒有辦法獲得這種自信心,去面對他們自己的生活。一旦離開父母之後,他們可能很難適應屬於他們的世界。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所帶給孩子的究竟是打擊還是故意?是否定還是肯定?這些都可能會對他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

在我看來,這其實就是一種“大我”的存在。

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小我”和一個“大我”。小我只想著自己,大我則想著他人。

擁有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的孩子,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肯定,而他也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更加明確自己的需求,從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我們如果能夠告訴孩子,要勇於和別人合作。要經常性地去幫助別人。

所以,作為父母的角度,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其實這也是因為很多人所提倡的利他精神的一個體現。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只考慮自己,而是擁有更多為其他人考慮的思維,那麼我們很容易在幫助別人獲得成功,或者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們自己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

畢竟這個社會上比競爭更重要的是合作,如果我們能夠與他人更好的合作,去創造出更豐盛的東西。那麼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所能夠展現出的價值也會更高,所以說我們能夠獲得的認同也會更多,我們的歸屬感也會更強。

作為父母,我們如果從小就能夠教會孩子去如何與別人更好的協作,讓他知道他是一個社會上的一員,所以有義務和責任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這個社會更好的發展,那麼他就會擁有更強的動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去於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員更好的相處,從而展現出屬於他自己的能力。

但是很多父母其實人告訴孩子的是,這個社會是競爭力很大的,所以我們要首先去想怎麼讓自己成功,讓別人失敗,但是很難在這個基礎上獲得共贏的結果。

這是因為其實父母本身就沒有一種共贏的意識,包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其實我們要尋找的也是共贏的結果,而不是我們與孩子競爭的結果。

有時候父母會在一個家庭當中主動去強調父母在這個家庭中的地位和權威,而忽視了孩子也是這個家庭的一部分,所以他們也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

此時父母就會在權力與孩子的意願之間掙扎與動搖,如果最終孩子父母選擇的是權利,那麼他就會為了自己的權利而去對抗孩子的意願。

那麼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與尊重,而此時的父母也無法真正“贏得”孩子。

每個人在與這個社會相處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如果我們總是強調自己而忘記了別人或者說更大的一個環境,那麼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失去的是更多的。

所以要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首先我們作為父母就必須要有一個社會責任感,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對這個社會有貢獻的人,我們自己也要為這個社會做出一份努力,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當我們無形中用這些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孩子,那麼孩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我們的感染而不斷地向這個社會更好的靠近。他的內在就會建立這一份屬於他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認識孩子,才能陪伴孩子更好成長

作為父母,總想以自己的身份去管教孩子。但是有時候我們是否站到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過問題呢?畢竟我們曾經也是孩子,我們是否喜歡父母曾經用在我們身上的教育方式呢?

如果不喜歡,那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種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陪伴他成長,讓他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可以更好的去面對這個世界,去過屬於他的人生?

這就是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關於阿德勒的幾個基本概念時,想到的一些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也是我在育兒之路上的一些心得體會,或許有一些我是那麼正確,但是我想這也是我的一種成長的過程吧。

以上就是今日份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分享給你,希望你能有所收穫。

如果想要進一步瞭解《正面管教》這本書更多內容,以及阿德勒基本概念在這本書中的詳細闡述,也可以透過下方連結,購買這本書閱讀。

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收穫屬於你的管教理念,並且讓你在育兒路上走得更加堅定,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你的孩子受益匪淺。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把握界限,做真實又輕鬆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