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是每個人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情,畢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是吃飯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吃飽,吃飯也是一種享受,常常有人說:“沒有什麼事情吃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人在吃飯補充能量的同時,也會享受美食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尤其是家裡的飯菜,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它能讓一天奔波在外疲憊不堪的家人聚在一起,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輕鬆地聊天,即便飯菜簡單,不比外面的山珍海味,但是它能讓人們完全的放鬆身心,還能給人帶來無比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飯桌上的時光都是美好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孩子對飯桌產生非常嚴重的牴觸情緒,甚至是厭惡飯桌。
例項解析:
記得我之前去自助餐廳吃飯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小男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和家人坐在距離我很近的地方,小男孩看著非常的乖巧懂事,面前拜訪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水果、甜點、小零食、飲料等等很多誘人的美食,但是小男孩卻不為所動,看著也並沒有很興奮的樣子,乖乖地坐在那,不拿也不搶。
剛開始我還覺得這個小男孩真是乖巧懂事,但是過了一會,只見這個小男孩指著桌上的小蛋糕問:“媽媽,我能吃這個嗎?”男孩的媽媽看了他一眼說道:“不能,這蛋糕太甜了,你不能吃,吃了對你的牙齒不好”。
就這樣,小男孩的請求被拒絕了,小男孩再也沒有提過請求,順從地吃著媽媽夾在他碗裡的食物,我這才知道,原來這個孩子之所以這麼的“乖巧”,是因為沒有經過大人的同意,不敢擅自做主。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樣多好啊,什麼事都會先問過大人,聽取大人的意見,這樣就不會擔心孩子會吃什麼不利於身體發育的食物了,這也都是為了孩子好啊”。生活中也有很多爸爸媽媽因為過於緊張孩子的健康,不允許孩子去吃一些零食,尤其是蛋糕、巧克力、飲料等,甚至更不允許孩子吃外面的食物,必須頓頓親自配製,讓孩子絲毫沒有了食物的自主選擇權,這樣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殊不知,就簡單的一頓飯,卻也看出了一個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狀態。
“我可以吃這個嗎?”“不行”,這樣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被欺凌雖然說吃飯和欺凌是兩個毫無關聯的兩件事,但是其中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遭到父母的否定和拒絕,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一種唯唯諾諾的性格,儘管是看到自己喜歡的食物,也要先看大人的臉色。
這種行為可能在大人眼裡是乖巧懂事,是大人管教有方的結果,但是在同齡人眼裡,這種凡事看人臉色、唯唯諾諾的孩子,會讓他們覺得眼前的這個孩子非常的好欺負,然後這個孩子就很有可能會成為他們欺負的物件。畢竟“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到七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這種唯唯諾諾的性格一旦形成,可能就會伴隨孩子一生,將來也會影響她們的工作和生活。
我只是想好好的吃一頓飯之前看過一起訪談節目,是關於董卿的,節目中的董卿談起了她的原生家庭,說道她小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飯,因為她的爸爸非常的忙,只有吃飯的時候,一家人才能聚到一起,雖然就那麼一點時間,但是爸爸對她也是非常的嚴厲,剛一上桌吃飯,爸爸就開始“訓導”她,說她什麼什麼不對,什麼什麼不好,導致她常常都是經常一邊吃飯一邊哭。董卿表示,她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她的爸爸出差了,她終於可以安心地吃一頓飯了。
其實吃飯的時間,本應該是一家人好好交流、培養感情的美好時光,但是因為很多家長平時非常的忙碌,沒有時間教導孩子,導致這個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成了訓導孩子的時間,以至於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非常的有壓力,甚至把餐桌當成一個“審訊臺”,瞬間對眼前的美味飯菜失去了慾望。
而且,早有兒童心理學家建議家長不要在吃飯的時候去批評教訓孩子,因為人的腸胃消化系統和人的心情也是緊密相關的,如果孩子長期都在消極、難過的情緒下吃飯的話,很容易會讓孩子的腸胃健康出現問題,導致出現消化不良或者腸胃虛弱的情況。
由此可見,在吃飯的時候訓導孩子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這不僅僅會讓孩子牴觸吃飯,傷害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吃飯就是吃飯,吃飯的時候應該是開開心心,身心放鬆的,我們不應該過分地限制孩子的餐桌自主權,畢竟孩子的心思都是非常單純的,她們最希望的就是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開開心心地吃一頓飯。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和孩子好好地吃飯呢?1、放下姿態,多和孩子聊一些有趣的話題
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時的氣氛應該是輕輕鬆鬆,非常愉快的,雖然時間並沒有很長,但是卻是了解孩子,和孩子培養感情的好時候。
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放下自己當家長的高姿態,利用這個時間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遇到的一些趣事,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用開玩笑的方式教會孩子一些餐桌禮儀,語氣一定不要太嚴肅。當然我們也可以不用一定要聊天,安安靜靜的吃飯,也能營造一種溫馨的吃飯氛圍,同事也能讓孩子感受一下在學校感受不到的平靜。
2、利用吃飯和孩子做一些餐桌上的親子小遊戲
教導孩子,除了用嚴厲訓斥的方法之外,還可以通過親子游戲的方式,因為沒有什麼會比遊戲更能吸引小孩子的興趣了,而餐桌上也是有親子小遊戲的,比如說,讓孩子辨別飯菜裡的食材是屬於蔬菜還是肉類,或者辨別飯菜的顏色等等,猜對了給予孩子一點鼓勵,這會讓孩子對吃飯充滿了興趣和期待,也能讓孩子認認真真的吃完每一頓飯。
3、制定好規則,適當地滿足孩子的小心願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小零食,我們大人也是,雖然吃多了對孩子的身體不好,但是偶爾適當的吃兩口也是可以的,這樣不僅能滿足孩子的願望,讓孩子獲得幸福感,還能讓孩子減少對零食的強烈慾望。
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規則,比如:一週可以吃幾塊巧克力,多長時間可以吃一個小蛋糕或者冰淇淋,然後讓孩子自己來安排什麼時候吃,這樣技能滿足孩子對食物的選擇權,還能讓孩子慢慢的學會合理的分配和控制。
因為很多小時候被過分控制飲食的孩子,長大以後突然離開了父母的掌控,擁有了自己的自主權以後,就會瘋狂的來滿足自己當時沒有滿足的慾望,逐漸出現暴飲暴食,失控的現象。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飲食均衡的意識,讓孩子自己把握主動權,我們在此的基礎上去制定規則,約束孩子,慢慢地讓孩子自覺地控制自己的飲食,並且能夠慢慢的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飲食。
擁有自由的孩子,才會自覺,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過分地去掌控孩子的一切,我們應該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我們給孩子的最好的成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