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看到一句話:“自信的人看到的永遠是路,不自信的人看到的永遠是牆。”

自信是一個孩子成才與成功的前提條件,而不自信會壓抑孩子的潛能,最終走向失敗。

所以,很多的父母都會為孩子缺乏自信而苦惱。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兒童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一個缺乏自信、充滿自卑的孩子即使頭腦聰明、思維敏捷,但在學習和生活中稍遇困難就會退縮不前,找很多借口去逃避。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

如果家長們不能及時覺察對孩子教育的缺失,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無異於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而以下這四種家庭養育的方式,是最容易導致孩子失去自信心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 控制慾強、事事包辦的家庭“消磨”著孩子的自信

在控制慾強的家庭中,父母處於絕對的強勢地位,孩子的一切活動都由父母決定和安排,孩子必須無條件地服從。

專制教育下的孩子,心理需求被完全地忽視,很多孩子因此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比如缺乏安全感、膽怯自卑、內心壓抑等。

《大聲說出來》有一期節目,嘉賓是34歲的單身女博士和她的母親。

節目中,女博士控訴母親對她的種種做法,幾次在現場情緒失控,崩潰大哭。

為了讓女兒練鋼琴,不準女兒出去玩,彈錯了,就打;

高一的時候,偷看女兒的日記,發現女兒有喜歡的男生,就跑去學校大鬧;

上學期間,不準女兒穿花裙子;就連女兒結交的朋友都要經過她的審查……

最後,女兒變成了她希望的樣子,鋼琴過了十級,考上了博士,讀了她要求的專業。

但是,這麼優秀的一個女兒,一點都不快樂,自卑、壓抑,半年內還被母親逼著相親了50次。

塗磊聽了女博士的抱怨之後,非常認同女博士,也表示女博士之所以不自信,是因為母親的教育導致的。

因為父母過多的愛和控制,讓她失去了獨立的能力,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是如此。

總覺得孩子小,怕麻煩,或者不相信孩子能力,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孩子想學做飯,大人一句:“你能不能做熟了還是個問題。”

孩子拿掃帚想掃地,大人又說:“別掃了,你掃得不乾淨。”……

對孩子的照顧得事無鉅細,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嘗試、體驗的機會,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信任孩子,使孩子的自信心不足。

健康的自尊,應該培養出孩子“我能行”的信念,其實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學會減少對孩子生活的干預,學會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兒,獲取一次成功的體驗。”

那麼孩子的自信落到實處是什麼呢?

恰恰就是完成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在嘗試和體驗中,增加對生活的自信心。

2 忽視孩子感受的家庭“冷暴力”蠶食孩子的自信

之前有一則新聞:媽媽帶6歲兒子搭公車,途中孩子一直吵鬧,這位媽媽一氣之下拋下孩子,自己獨自下車離去。

後來司機好不容易找到媽媽,媽媽卻說:“孩子吵得沒辦法了,我是為了讓他知錯,才不理他的。”

網友表示:“這就是傳說中的冷暴力,比起打罵孩子,冷暴力更可怕”。

當然不理會孩子,不一定就是像這位媽媽這樣拋下孩子不管,也有可能是呆在孩子身邊卻從不給他迴應。

換位思考,如果你有一件非常想和別人分享的事,別人沒有及時迴應,我們是不是也有挫敗感呢。

經常忽視孩子,會讓他覺得,自己對媽媽來說並不重要。

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感覺:我是個不被接納的孩子,我的一切都不重要!

孩子嚴重懷疑自己的價值,長此以往,就會心門緊閉,減少甚至停止自我表達,在沉默中不停地質疑自己,低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夠好,所以才得不到父母的關愛。

這種不值得被愛的感覺,也是讓孩子陷入自卑漩渦的推手。

有臨床心理學發現:童年遭遇情感忽視的人,總愛為別人著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他們面對自己時,常常感到失望,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很多父母或因為生活,或是不會關心,所以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感需求。

但是其實孩子並不需要父母無時不刻的陪伴,只是陪伴的時候,父母能夠及時迴應他。

不僅是對話,還包括眼神上的、身體上的,能感知到孩子情緒的變化,得到家長的關注。

而當孩子在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和愛時,自然也會變得更獨立自信。

3 喜歡否定、打擊孩子的家庭,經常當孩子的“差評師”

心理學有個詞叫“消極暗示”,當我們總是貶低孩子,將孩子身上的小毛病,放大、標籤化,久而久之,孩子會不自覺地往這些標籤上靠攏,最後陷入自卑怪圈。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裡,齊明月就是一個從小被父母不斷否定的孩子。

其中最典型的“買衣服事件”,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一開始,齊明月拿起了一件白色的衣服。

媽媽批評她:“不愛乾淨還愛穿白色的,以後你自己洗,想買什麼顏色都行!”

齊明月訕訕地縮回了手,又挑了一件黑色的,結果媽媽卻說黑色不適合她。

最後,齊明月按照媽媽的喜好選了粉色。

可媽媽還是不滿意,罵她:“你跟你爸真是一模一樣,一點主見也沒有!”

伴隨著媽媽日積月累的否定和打擊,齊明月經常認為自己很糟糕,什麼事都做不好。

父母的打擊,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不配被愛,也不配快樂,最終收穫的是一個自卑、怯懦、鬱鬱寡歡的孩子。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覺被人欣賞。捧場的父母,能看見孩子的問題,也能看見孩子努力和掙扎。

知名主持人楊迪,剛上電視的時候老被人說不好看,經常受打擊,但他卻很自信。

一檔節目中的他轟動一跪,揭露了自信的謎底:

“我不管幹什麼,我媽都說好,他們從來沒說過一句不是。從來都是不斷地鼓勵我,肯定我,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

正是父母的鼓勵和讚賞,給予外貌並不出眾的楊迪積攢了滿滿的自信,才支撐他從默默無名的小角色變成如今大眾喜聞樂見、人氣超高的搞笑藝人、主持人。

父母的鼓勵給予孩子無窮的精神力量,鍛造孩子強大的內心,就猶如鎧甲一般,保護著孩子不受外界影響,站在自己的舞臺中央閃閃發光。

4 經常哭窮的家庭,毀掉孩子自信的底氣

很多父母喜歡跟孩子說家裡很窮,希望孩子能因此變得懂事節儉;還有就是家庭條件不差,父母為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故意向孩子哭窮。

物質上的“窮”,在後天透過努力可以得到緩解,而孩子精神上的“窮”很可能會伴隨他一生。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父母總是對孩子哭窮,孩子心裡有多苦?

有一個高贊回答,深表贊同:

“最痛苦的不是貧窮,而是父母向你哭窮,向你灌輸窮的理念,然後你會一直自卑到骨子裡;

內心深處對金錢充滿強烈不安感,每花一分錢就陷入深深地自責,容易變得小氣愛斤斤計較;

買稍微貴一點的東西都會內心不安好久,捨不得出去玩,導致圈子變小見識短淺;

接觸到一些消費水平高的人,就會感覺自己與對方不是一類人,從而不敢與對方接觸。”

雖然他工資還行,但依然不敢花錢,只想著存錢,買東西要先看價格貨比三家,看見好的東西也捨不得買,本能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特別沒有自信。

還有的父母除了“哭窮”,還喜歡跟孩子“賣慘”,強調自己的付出。

有一次在KFC,遇到一對父子購買兒童套餐,坐下來吃的時候,那個爸爸對孩子說:“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

這位父親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強調這個東西多麼昂貴,佔了自己多少收入,實際上是在無形中強調自己的“付出”。

這種無形中的“情感綁架”,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好不爭氣,並伴有羞愧感,這也是孩子的自信心崩盤的根源所在。

父母哭窮式的付出教育,讓孩子永遠無法心安理得的享受最好的。

孩子的內心富足或貧瘠,並不完全是看物質,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做父母的,不要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無論是真窮還是假窮,在孩子面前,我們永遠應該傳遞的是希望。

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沒主見、不自信,而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

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一個不自信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和自己做抗爭,他們想要卻怕得不到,想做又怕會失敗。在獲得成功和幸福的路上,他們會比別人難上幾倍。

成年以後,要麼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他人的認可,要麼自暴自棄隨波逐流。

這是所有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希望更多父母能意識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適當的放手、有溫度的愛、鼓勵讚美和生活的希望,這些所帶給孩子的自信,是他們行走世間最大的底氣。

他們將以自信勇敢作為起步,一步步走出自己精彩的未來之路。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