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們一起探討了遭受過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們,在成年以後應該擁有的“不原諒的權利”。

因為責任應該由做錯了事的人承擔。如果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沒有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反而對孩子施加傷害,給孩子造成難以治癒的心理創傷,那麼孩子們在長大後,就會在“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負責”、“如何對待父母”的痛苦中,越陷越深,最終走向自我的崩潰。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我們最開始就需要看清的一點。在明確了這個前提之後,我們就能夠知道,孩子們在童年時期遭受過的虐待和毒害,並不是孩子自己的責任。因為,那個時期的他們還如此年幼,只能被動接受父母的所有行為。

這個道理怎樣強調都不為過,因為它原生家庭理論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想要完全接受它,卻並不容易。你必須卸下那些,因為童年的不幸遭遇,而被迫承擔起的、不屬於你的責任,將它們還給應該去揹負它們的人。這些人,就是“有毒”的父母。

將本該屬於父母的責任,歸還給父母,這是我們的目標。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和父母保持一定的溝通與交流。不過這樣的交流,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明確自己與父母的責任,分別是什麼。

相信每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當父母開始指責你的時候,你往往會陷入下意識的,進行自我辯護或者生氣。

比如當媽媽大聲指責你的自私、忘恩負義,不懂得感恩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到不服氣,你肯定會告訴她:“不,我沒有!我總是為別人著想。我總是為你著想。我已經盡力在聽話了。可不管我為你做什麼,你永遠都不滿足。”

在蘇珊·福沃德博士看來,我們的這種為自己辯護的行為,是在變相地向媽媽道歉,我們仍然在試圖向母親證明和解釋,自己是聽話的。

但這樣的做法,恰恰是錯誤的。只要我們還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我們就會一直陷入父母的掌控之中。如果想要脫離這種掌控,我們就要採取非辯護性迴應。也就是說,在交涉過程中,要儘可能地化解我們自身的過激情緒。

對此,蘇珊·福沃德博士為我們提供了以下幾種話術:

當對方大發雷霆、歇斯底里時,你可以客觀、簡單的說:“噢,我明白了,你當然有權堅持你的意見。”

當對方開始推翻你的感受和觀點,阻止你繼續往下說的時候,你也只需要說:“你不贊同這一點,我感到很遺憾。”

如果對方情緒起伏很大,或者激烈的表達,在和你交流的感受時,你可以迴應:“很抱歉,讓你失望了,但事實就是如此。”

這種沉著冷靜、臨危不亂的做法,是為了把你們雙方的溝通限定在一個範圍內,讓你們都不至於失控或者再次讓談話陷入無止境的爭執與發洩中。因為一旦和父母的溝通還處在情緒的拉扯裡,那麼明確責任、卸下心中的重擔就會顯得遙遙無期。

除了採取非辯護性迴應,避免和“有毒”的父母進行過度的糾纏之外,你還應當態度鮮明地表明自身的立場。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明確你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你必須要告訴他們,你看重什麼;什麼是你可以做的,什麼是你不會做的;什麼是可以討論的,什麼是不能討論的。這樣的告誡,不僅可以讓你明確自己的立場,還能告訴父母什麼是你的底線。然後,你需要將這個底線堅持到底,千萬不能因為害怕父母,或者擔心家庭關係的破裂,而產生:“我不能拒絕父母”之類的想法。一旦你有了這種念頭,就失去了選擇的餘地和掌控自己人生的權利,你會繼續回到被父母掌控的生活中去,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會成為泡影。

當你完成了自我界定,明確了自身立場之後,你與父母間的關係必然會發生變化。

同時,蘇珊·福沃德博士還強調,孩子們沒必要進行自我懲罰。

在之前的章節中,我們也提到過。對於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來說,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會將父母對自己的傷害,歸結於自己做的不夠好,從而揹負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可實際上,原生家庭的問題責任,並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的失職。

如果孩子們不能認清楚這一點,就很容易因為自責,在內心充滿恥辱感,或者產生自我憎恨的念頭,從而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斷的懲罰自己。

對此,蘇珊·福沃德博士建議我們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來卸下自己心中的負擔:

首先,你一定要找一個私人的時間、一個安靜的地點,來和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對話。

之後,你可以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上父母對你進行傷害的事,也可以新增上其他讓你自責的痛苦經歷。

最後,請你仔細閱讀這些內容,併為這些內容找到真正的責任人。如果,主要責任人是你的父母,你可以對自己說:我的父母應該為這些事情負責,這不是我的錯,是他們傷害了我!

這種方法一開始只是停留在認知的層面,你可能逐漸會理解,這些是情不是你的錯,可此時你內心的“孩子”仍然揹負著內疚。但隨著你不斷的練習和感受,你會慢慢適應新的認知,從而逐步將自己從“沉重的負擔”中解放出來。

在做了前期的這些準備工作之後,蘇珊博士建議你和父母有一次“對峙”的談話,這是你擺脫原生家庭陰影必須要走的一步。

這種對峙意味著你在經過深思熟慮後,該勇敢地面對曾經帶給過你傷害的父母。這可能是最令你恐懼、同時也最能賦予你力量的事情。

這一過程雖然很不容易,但卻簡單直接。在做好準備之後,你要從容堅定地同父母談一談,那些發生在童年時期的不堪回首的往事。

你必須告訴他們,這些事情是如何影響你生活的,以及目前你與他們的關係的。你要指明,他們在哪些方面給你造成了傷害,然後制定出新的家庭基本規則。

與父母對峙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報復他們、懲罰他們、也不是為了向他們發洩你的憤怒、或者從他們身上找回一些補償。而是為了直面他們,徹底克服面對他們時的恐懼,告訴他們實情,並且為你們此後的關係進行重新的定位。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做好他們會突然爆發的心理準備,也有可能他們根本不記得你說過的這些事情,或者他們仍然會變本加厲的指責你、侮辱你。

不論對峙期間或之後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你有勇氣進行這次“對峙”,你就是勝利者。

就算最終你沒有得到任何結果;就算你沒能把計劃中的臺詞全部說完;就算你慌亂中,又開始為自己辯解;就算父母憤然起身棄你而去……你依然是成功的。因為你對自己和父母,坦承了你生活的真相。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再受制於父母的掌控,不會再和父母繼續糾纏。此時的你已經學會了勇敢,也完成了蛻變。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女兒新外套被同學畫上筆印,對方家長拒絕賠償:都是同學至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