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對於寶媽們來說,寶寶拉臭臭的問題挺讓人頭疼的。一旦寶寶幾天不拉臭臭,寶媽們就會開始擔心著急。

那麼寶寶怎麼拉便便才正常呢?關於寶寶的排便,我們總結了以下幾個寶媽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1

什麼是便祕和大便失禁?

便祕指的是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疼痛。

一般來說,1歲~4歲的寶寶一天會排便1~4次左右。當寶寶長時間便祕時,他們可能會出現大便失禁,從而弄髒衣服。這種失禁是沒辦法受自己控制的喲。

其實,便祕在所有年齡段的兒童中都很常見,尤其是在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時期(大概在2~3週歲左右)和學齡期。 兒科就診的患者裡有3%是便祕患者,在小兒胃腸外科,這個數字就更多了,有1/4的患兒是因為便祕就診的。

2

好好的,怎麼就不拉臭臭了?

便祕一般分為兩種,器質性便祕和功能性便祕。

器質性便祕基本能找到病因,例如人的結腸或者神經系統出了問題就會引起便祕。不過,對於寶Bora說,大多數便祕是功能性的,功能性便祕一般是找不到原因的。

對於小孩子來說,當飲食不規律或者飲食結構發生改變時,都可能出現便祕。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許多公共廁所的設施不像家裡那麼衛生乾淨和好用,孩子們往往不太熟悉,不敢排便,這也會造成便祕。比如,孩子剛上幼兒園時,要開始使用公共廁所,就很容易出現便祕問題。

如果孩子的便祕沒有經過系統的診治,糞便會持續性地嵌塞在腸道里,就會導致“ 幹便惡性迴圈”。這個時候,任何強行排便的行為,都可能引發肛裂、脫肛,使孩子痛苦異常。

這種痛苦的經歷,足夠讓孩子對排便產生恐懼感、拒絕排便,一旦有便意,就會拼命忍住,出現所謂的“忍便”現象,導致糞便更為乾結,更難排出。

3

便祕對孩子有哪些不利的影響?

便祕和大便失禁的寶寶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的,因此寶媽們不應該因為他們弄髒了內衣而責怪他們。 小孩子都有畏懼心理,很可能偷偷把弄髒的內褲藏起來,不敢告訴家長。

這還不算最頭疼的,有的寶寶甚至會拒絕更換髒衣服,哪怕已經臭氣熏天。 一旦在學校被同學發現,還會被同學取笑,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此時,家長們應創造減輕心理壓力、體貼照顧的良好環境,取得孩子信任配合,循序漸進最終消除心理創傷。

4

寶寶便祕,可怎麼處理啊?

便祕的治療方法主要從病因和孩子的習慣、心理下手。

一些孩子可能只需要改變飲食,例如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和多喝水就行了。膳食纖維富含於穀物、豆類和水果,如高粱米、玉米、芸豆、黃豆、梨、桃、香蕉等。

但是還是有一些寶寶調整飲食後無法緩解,這就得用藥了。便祕的用藥主要包括大便軟化劑或瀉藥。軟化劑沒有藥物依賴性,可以長時間服用,具體的藥物使用,需要去小兒外科就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哦。

另外,排便訓練能夠預防和治療便祕。具體方法是,每天晚飯後和早晨讓孩子坐在馬桶上,雙腳著地,用力嘗試排便。

因為排便的條件反射一般發生在飯後的1小時和早晨,這時候進行訓練有助於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預防和治療便祕。排便訓練的適宜年齡在18個月左右,過早和過晚都會影響效果

5

遇到便祕後,需要遵循“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腸子中的便便在長期排不出去之後,堆積成山,像石頭一樣堅硬,因此需要使用一些大便軟化劑,可以採取口服和腸道給藥的方式。

第二步: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目的是防止大便積聚,使結腸恢復其適當的形狀和功能,並鼓勵兒童在廁所中排便。

維持療法包括以下步驟:

1.如果排便仍然比較乾結,嘗試增加服藥的劑量或者停藥,直到排出比較軟的便便。

2.如果孩子接受過排便訓練,應鼓勵孩子在進餐或吃零食15-30分鐘後坐在馬桶上5分鐘,並嘗試排便,至少每天兩次。

第三步: 長期的便祕和大便失禁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此時一定要找一個適合的心理諮詢師進行疏導,防止孩子繼續便祕。

總而言之,便祕和大便失禁可以治癒的! 雖然恢復正常排便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但只要有耐心,堅持治療,就能迴歸正常。 當然,便祕也經常復發,但是隻要遵循上面講的三步走戰略,就一定能再次恢復對排便的控制權。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兒食積,不想吃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