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某幼教集團有個公式5+2=0,意思是說,即使幼兒園給了孩子五天的良好教育,假如家庭教育缺失或不當,週末兩天在家的經歷也會使幼兒園的教育結果歸零。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路和終端裝置的運用,富有學習熱情的新一代父母不出家門就可以瞭解到更多關於教育的理念。不過,如果在你有意識學這些之前,孩子已經出生,或者不樂觀的是,孩子已經出現一些需要糾正的行為,那麼這本書值得一看。
本書以薩提亞模式為基礎,以生動豐富的案例分析為主,從心理和生理兩個層面,揭開親子關係中一些反應和行為的深層原因,可以幫助家庭成員之間建立和諧一致的關係。
新手父母,即使照搬書中的做法也會有不小的收穫,當然並不主張你這樣做,因為理論部分通俗易懂。甚至可以直接告訴你,書中所有的事例或理論,都只想表達一個觀點,
那就是:
。
這種信念將幫助人們成長為內在完整而富有靈性的人。無論一個孩子有多少種才藝或文體特長,抑或學習成績多麼出類拔萃,他的高自我價值感和健全人格,才是日後成功做自己,並獲得幸福快樂的根本。
尊重生命,相信改變會發生。
父母&鏡子孩子的成長基於父母的教育,好的父母就如平面鏡,能讓孩子看清自己,發展自己。
1 應對姿態有一個心理諮詢師,按常規的心理分析方法,歷時六個月,大大改善一名年輕女士的心理狀態,結果這位女士回到原來的家庭後,短期內又舊病復發。
心理諮詢師在跟進過程中發現,只單獨治療患者本人,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她摒棄傳統個別治療方法,轉而進行以家庭所有成員為單位的深度家庭治療,發現效果十分理想。
她獨創的雕塑技巧,讓家庭成員用不同的身體姿態來呈現溝通的資訊,讓家庭成員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行為可能會給對方帶來不好的感受,進而看清個人內在自我與家庭成員之間是如何互動併產生作用的。
薩提亞模式把人們在壓力下的主要應對姿態分為五種,分別是:
指責;超理智;討好;打岔;一致性。指責的應對姿態,和討好的應對姿態一樣,看得見情境,但是不能兼顧雙方的感受,要麼只顧自己,要麼過度在乎他人。超理智的應對姿態則是完全忽視雙方當事人的感受,只“顧全大局”,結局難免是做對了事,但雙方當事人心理都不舒服。而打岔和一致性這兩種姿態則完全相反,前者逃避所有相關的人和事,不作處理;後者則直面所有,綜合考慮當事人和局勢。這些應對姿態各有特點,這些特點也決定了處理結果不盡相同。
面對父母,孩子也會有他們獨特的應對狀態。比如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會自然而然選擇撒謊,這並非是他不願意或者不想做個誠實的人,而是迫於壓力不得不如此。
相信人性本善,然後在此基礎上,調整孩子言行的外部影響力,是雕塑技巧的核心理念。
雕塑技巧,類似情境再現,就是透過對語言、軀體反應和行為的外在情境再現,來挖掘當事人內心感受和心理反應的過程,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它主張無論舊有的成長模式給我們什麼樣的經歷與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納,並透過新的覺察而獲得更多選擇。
即使孩子的言行真的有問題,父母也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應對姿態,來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判斷。也就是說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孩子生來就擁有所需要的一切內在資源以供成長,父母要做的是,不要消耗他們已有的內在資源,不要製造阻礙內生資源自由流動的因素,努力建立一致性的應對姿態,和孩子共同成長。
2 凹透鏡有一類教官式父母,總是盯著孩子的“不是之處”,忽略孩子的感受,急切希望孩子意識到並承認自己錯了,不要像現在這個樣子,而應該像我們想象中理想的樣子。
這類父母屬於指責式應對父母,只希望看到理想中的情境,只顧著自己強烈的個人意願,完全忽視孩子的感受。
還有一類父母光講道理,只說道理應該是怎樣怎樣,不光忽略孩子,連自己的也忽略了,這種父母就屬於超理智型。
這兩類父母的應對方式,像一面凹透鏡,讓孩子懷疑自己、責備自己、低估自己。自我價值感嚴重偏低,經常感覺抑鬱和憤怒,甚至一生都活在這樣的陰影之下。
3 凸透鏡有些父母自己是在被指責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深知這種方式帶給孩子的痛苦,為了跟自己的父母做得不一樣,不讓孩子受苦,他們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討好孩子。
他們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時刻監控孩子的舉動,他們忽略自己的感受,努力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和願望,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棒的,別的孩子都比不上。
這樣長大的孩子,可能感覺自己比別人都重要,別人應該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和願望,唯我獨尊。父母的應對方式像凸透鏡一樣,讓孩子因為自負而膨脹起來,認為沒什麼比自己重要,或者受挫之後選擇不再信任他們的父母。
4 哈哈鏡最常見的是一些不知所措的父母,一見到孩子出現“狀況”就只會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試圖用當下孩子所碰到的困難完全無關的、看上去能讓孩子開心起來的東西,把孩子從“狀況”中解脫出來。還有些父母乾脆不理不睬,總是對孩子的狀況視而不見,直接讓孩子一邊“涼快”去。
打岔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時間長了以後還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例如,他會覺得自己不重要、父母與自己不親近、或者習慣於逃避問題、不去直面問題、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5 挫折教育很多父母崇尚挫折教育,認為要讓孩子承受很大壓力、經歷很多挫折,才能鍛鍊他們的抗壓能力,才能有助於將來很好地適應社會。
這些父母從不輕易表揚孩子,因為擔心他會產生自滿情緒,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他們不放過任何批評孩子的機會,甚至故意製造困難讓孩子品嚐失敗的滋味,但是,這已經背離了挫折教育的初衷。
挫折教育,是在孩子遇到挫折、對自己產生懷疑時,引導孩子克服困難,積極應對。往往是指利用不好的結果總結經驗,用來預防或應對下一次相同或類似的情境。
挫折教育,它專注的重點是從過去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而不是在當下找錯,挑剔孩子,給他造成不好的自我感覺,然後任由他去。這看上去除了本末倒置,還有點捉弄人的意味。
研究表明,青少年持續體驗失敗很可能導致他們出現強烈的負面情緒,會使自我感覺不好或產生攻擊衝動,更糟糕的情況是,他們會對生活失去興趣。
6 平面鏡國外有一項“婚姻對於孩子心理影響”的研究表明,“快樂的婚姻”最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快樂的離婚”,然後是“不快樂的婚姻”,最後是“不快樂的離婚”。 這說明,除了父母個人性格影響外,夫妻關係是否良好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好的父母,應該像平面鏡,看得清實際情況,在意孩子的感受,也能尊重自己的感覺,能真誠地對待孩子,這就是顧問式父母。這類創造一致性應對環境的父母,能尊重孩子,無論他多小,都平等對待。他們營造了一個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愛、尊重、理解、接納、欣賞和支援的家庭氛圍,彼此真實坦率,在乎彼此的感受,也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不需要放大或縮小。他們透過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感覺到自己足夠好,即使行為上有不適當之處,也可以隨時隨需調整,不影響他整體上的自我良好感覺。
更高的自我價值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內化成應對外界的自信。所以說,父母能否成為平面鏡,是孩子自由成長為他自己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