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我堅持寫育兒日記這400多天裡,網友媽媽們的反饋讓我有幸照見了你們在育兒路上的極致用心,雖然極致用心的背後難免有焦慮有暴躁有失落有挫敗感有茫然,但我卻認為你們都配得上這句話:

母愛是人世間唯一可見的神靈!

只有神靈才勇於將自己的傷痛撕裂開(承認育兒錯誤的地方);

只有神靈才勇於將傷痛裡的膿擠出來(反思育兒中的錯誤);

只有神靈才勇於自己一針一針縫合傷口積極設法癒合(吸取教訓從育兒錯誤中學習成長慢慢進步)。

某乎上有吃瓜者(估計他沒有孩子)將媽媽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稱之為:“不過是一群中年婦女可著勁兒的折騰孩子。”

因此,我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呼籲重視孩子教育的有緣母親們,如果你們在育兒路上出現了焦慮、暴躁、失落、挫敗、茫然,請去了解你這些情緒背後的真正訴求(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想要的那個狀態長什麼樣子?孩子的訴求與你的訴求是否可以協調?用什麼法子可以獲得你與孩子的訴求雙贏?)。

另外,請提醒自己:有時你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就構成問題本身。

例如:孩子本就在學習上落後,寫作業有點吃勁和痛苦,你對此解決的方式是:不幫孩子,反而每天在旁邊責怪他不認真不努力,結果,唸叨導致孩子心神不寧更不專注,還加劇了孩子破罐子破摔。

避免這種反作用管教的方法是:

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首先向自己提問:

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是什麼?

哪怕你認為這個解決方式是理所當然的,也請把它寫下來(當成育兒筆記),別嫌麻煩,因為它和問題本身同樣重要。

然後再問自己:

這個解決方式,有沒有可能反過來默許,促成,甚至加劇了孩子“問題”本身?

最後,我想說,我現在只要遇到陌生(沒有有效處理經驗)的問題,我會將該問題放幾天,有思路後,按照上面這種方法,確定了我的解決方式不會默許、促成、加劇問題本身了,才下手解決。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你快快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