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

一個孩子未來的性格特點,其實在7歲之前就能夠看出來,可以說6歲是一個分水嶺,如果孩子在6歲之前,就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日後他也會必定優秀。

李玫瑾坦言,教育男孩最晚別超過6歲

李玫瑾教授曾說: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特別是男孩,將來怎麼樣其實從這個時候已經定下來了。

如果想要教育男孩的話,最晚不要超過6歲,能夠避免孩子長大後路走不偏,有科學理論稱,男孩子在6歲之前是教育的關鍵節點,“我要”“我想”是這個階段寶寶最容易出現的心理狀態。

因此想要讓孩子不走偏路,要在男孩6歲之前,讓孩子學會這“四種能力”,7歲看老已經暗示孩子性格,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不要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男孩6歲前要學會“四種能力”抗挫折能力

未來社會競爭壓力非常大,尤其是男孩,身上會存有很多的壓力及負擔,每一個都能夠成為壓倒孩子的稻草。

因此,對於男孩子,要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即便在同一地方跌倒多次,也要學會堅強,男孩子只有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背景下擁有立足之地。

坐得住的能力

父母最先要清楚的就是,要想讓孩子的成績優異,首先就要讓孩子坐得住。

有很多聰明機靈的孩子,就是因為思維太過活躍,不能有足夠的專注力,因此才會難以將自己的心思放在學習上面。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能夠坐得住的能力,就要在寶寶6歲之前,藉助孩子最喜歡的娛樂方式,提高寶寶的專注力。

表達能力

男孩子是未來家庭的頂樑柱,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需要男孩子挺身在前,而這就需要他們有足夠的表達能力,讓自己更加自信。如果不會表達或過於靦腆的話,就會吃盡苦頭。

情緒管理能力

多數孩子的脾氣都很“臭”,其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家人慣出來的。而且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覺得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變好,其實並非如此。

早在60年前,心理學家米歇爾指出,情緒管理能力幾乎是所有成績好的孩子的共同特徵。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如果從小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話,那麼長大後很難會取得優秀的成績。

父母做好這4件事,方能培養出優秀孩子學會放手

雖說看起來中國寶媽非常辛苦,尤其在照顧孩子身上,其實很多負擔都是寶媽自己強加在身上的,只因過度擔心孩子,為孩子擔憂,以至於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自己包攬。

導致孩子長大後變得非常弱小,連簡單的獨立和判斷能力可能都沒有。

因此如果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的話,父母就要學會放手,儘量孩子的事讓他們自己做,即便比較困難的事情,也要在父母的幫助下去完成,而不是讓孩子當成一個局外人。

尊重孩子

相信很多孩子都經常會在父母的口中聽到“為你好”這句話,沒有什麼理由比“為你好”更可怕了。一切的好都是父母覺得,並不是孩子真心想要的,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更加自信。

凡事要多遵循孩子的意見,不要以你對這件事的看法來做決斷,這樣也會不利於親子關係,很容易將孩子越推越遠,從而不願與父母溝通。

寬容耐心

其實,多數父母對待孩子都非常嚴格,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要超於同齡孩子,但父母本就普普通通,卻要孩子遠超於遺傳下來的基因,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真正聰明的父母,都會懂得用寬容且耐心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孩子,能夠準確瞭解到孩子的各方面特點,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犯下的錯誤與不足,引導孩子正確的前進步伐。

教會孩子堅強

伏爾泰說:"成就偉大的事業離不開人們始終不渝的堅強意志。"

一個優秀的孩子,往往擁有強大的內心,而這卻與父母對於任何困難的態度有關。如果在遇到苦難的時候,寶媽只知道唉聲嘆氣,不懂得積極去面對的話,那麼孩子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因此,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就要讓寶寶具有一個不畏挫折的心,遇到什麼事情不只知道垂頭喪氣,用積極的態度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總之,想要讓孩子越來越優秀,有一個良好的行為舉止,父母要以身作則、因材施教,不要用你所謂的“為孩子好”來約束孩子,否則很容易讓孩子與你的距離越來越遠。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靜進醫生:早期創傷與虐待經歷如何傷害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