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靜進醫生
經典案例
在當代兒童精神病學、心理學教科書裡,美國的一位叫吉妮(Genie,生於1957年)女童常被做典型案例予介紹。
吉妮是該女童的化名。吉妮自幼遭受父母嚴重忽視、隔離和虐待。在她1歲半時,生父將其關在密閉小房間裡,還把她拴在馬桶或床上,不讓她活動。自此,沒人與小吉妮交流和互動,她長期處於依戀和刺激剝奪狀態,且極度營養不良。她在關鍵視窗期沒有發展出語言功能,整個童年期她幾乎不會說話。直到13歲時,吉妮所遭受的虐待被洛杉磯兒童福利機構所察覺和介入,她的報道引起社會各界震驚與關注。
吉妮最初被安排住進洛杉磯兒童醫院,由一個有醫生和心理學家組成的團隊對她進行了照護與管理。
心理學和語言學家對她進行了多方位語言康復和治療,使其整體身心發展出現了很大改善,也發展出一些非言語交流能力(類似形體語言),但直至康復結束時,吉妮仍未建立起基本母語能力。
吉妮後來的生活安排與監護,引起社會激烈爭論。1971年6月,她離開醫院與她的指導老師住在一起。再後來,當局將她安排在一個由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一起,以家庭方式共同生活了四年。
迫於監護權引發的爭議和輿論壓力,18歲時的吉妮再次回到母親身邊住下來。沒幾個月,她母親聲稱無法照護她,並經由當局將吉妮寄養於一家殘疾成人安養機構。糟糕的是,吉妮在此機構裡未得到人性化照護,大多時間處於社會隔離狀態,且時不時受到軀體和情感虐待,使得健康狀況惡化,原有語言和生活技能迅速退化。
1978年以後,吉妮的母親禁止外界對她進行任何科學觀察和評估,人們對她的生存情況知之甚少了。據說吉妮目前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但外界不知其生存狀態,下落不明。
追溯吉妮的相關資料,才得知其父親自幼也是生長在孤兒院,後來當了一名航空機械師。吉妮父親婚後經常施家暴,毆打妻子和禁止她與外界交流。有了第一個孩子後,其父極厭煩孩子哭鬧,將其鎖在車庫裡多年,10歲時這個孩子因遭虐和疾病而死。吉妮降生後,遭其父親的嚴酷虐待也就不難理解了。吉妮的父親後來出現各種精神心理問題,因虐待兒童而受到檢方指控,出庭前一天飲彈自盡。
吉妮的身心發育研究
研究者們將吉妮與19世紀法國阿韋龍“野孩子”作比較,後者也是精神病學界研究的典型案例之一。
吉妮13歲時(1970年)被接到兒童醫院接受康復指導和心理學研究,她的發育水平只相當於3歲幼童,無法生活自理,亦無法控制大小便。她有很多類似孤獨症的行為,如刻板行為動作、對某些噪音極為反感和恐懼、不願接觸他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好動而攻擊、痛覺遲鈍、強迫性手淫等。
心理學家David Rigler在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資助下,對吉妮進行了干預研究。一年後,吉妮在“蓋澤爾發育評估量表”上的得分得到很大提升,大約相當於5歲兒童。她開始有了對人極有限的興趣,且試圖做出某些動作模仿和發音。不過到頭來,她還是不願與人接觸,在人多的地方顯得焦躁不安,並有自傷行為,尤其害怕接觸動物。
在醫院治療後期,她有限地接受治療師的擁抱,但極易驚恐和發脾氣,憤怒時有攻擊行為,進而回避他人,獨處而不願走出自己房間。
在語言康復訓練下,吉妮開始發出簡單的聲音,最後斷斷續續說出幾個詞,如“爸爸打”、“大棍子”、“吐口水”、“哭”、“爸爸打我哭”等。相比較,吉妮的手勢或形體語反而更顯熟練些,偶爾用極簡的繪圖表達自己的意思。
對吉妮進行大腦影像學檢測,未發現有何異常。利手測試發現,吉妮基本屬於右利手,其睡眠腦電圖波形基本正常。聽力測試其雙耳聽力正常,左耳語音識別準確度為100%(投射右腦),右耳(投射左腦)則語音識別則很糟糕,說明其兩個腦半球的功能極不對稱。
研究者根據吉妮的日常表現和心理測試,懷疑她的大腦功能以右腦半球為優勢。他們推測,由於吉妮自幼沒受到過語言刺激和訓練,致使其左腦語言中樞長期“荒廢”而損害。於是,她的視聽能力及相關神經功能更多地固化於右腦半球。據說,到了1972年吉妮15歲時,其右腦半球的功能接近了8歲兒童水平。
1976年,研究人員Curtiss發表了跟蹤隨訪的研究論文《吉妮:現代“野生兒童”的語言學研究》。Curtiss認為吉妮的非言語能力非常出色,但其左腦語言中樞在視窗期未得到語言刺激和訓練,根本性地喪失了語言交流能力,尤其是語法、語言組織能力。如果訓練得當,右腦亦可建立起交流溝通能力。Curtiss的觀點得到很多語言學家的認可。
1978年,吉妮的母親對文中描述提出異議,並試圖起訴收留吉妮的醫院和參與康復治療的專家,聲稱他們侵犯了公民個人隱私。最終不了了之。
令人悲催的是,1978年至1990年,吉妮先後被安置於四個康復機構,均遭受到不同程度軀體和情感虐待。自此,吉妮很多功能倒退和喪失,1992年有人探訪她時,她完全沒有了語言,且極度退縮和自閉。
1994年,諾瓦(Nova)根據拉斯·賴默的書,製作了一部關於吉妮的紀錄片,名為《野孩子的秘密》,獲得多項艾美獎。
靜老師說
童年期的創傷性體驗有可能對兒童造成不可逆性傷害。大量兒童不良生活經歷研究發現,童年期虐待和家庭功能障礙,會對當事兒童以後數十年的生存,帶來持續的健康問題,包括各種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癌症、肥胖、中風、糖尿病、自殺、精神障礙、家庭暴力等。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相關研究結果雖與美國境內特定人群有關,但同樣可反映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童年期虐待經歷通常會導致類同結果。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於1995年開始招募和追蹤了17000名志願者,瞭解他們的童年創傷經歷,並對他們的後期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竟有2/3的人報告遭受過至少一次及以上的不良童年期經歷。這些經歷無可爭辯地證明,增加了他們成年後的上述疾病與傷殘結局,該研究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後續的50多項研究進一步支援了上述觀點,遭受童年期不良經歷兒童的“問題行為”和“認知困難”是對照組兒童的32倍,且認為童年期不良經歷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
#虐待# #虐待兒童# #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