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成績,並不是孩子學習的全部,孩子的情感力也同樣重要。擁有較高的情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才能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與生活中的挫折與壓力。

那到底怎樣的孩子才算擁有高情商呢? 能說會道、口齒伶俐、和朋友打成一片……但實際上,情商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它更傾向於衡量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也可以理解為: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它包括獨立性、同理心、責任心、自信心、自律等方方面面。

每個家長都希望女兒是個小棉襖,兒子是個小暖男,但是,“小棉襖”“小暖男”也不是天生如此,父母的引導才是最關鍵的。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1、多多讚美他人

“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一個孩子能夠懂得恰當地、真心實意地讚美他人,總是會讓人喜歡與他親近。

孩子能否好好說話,還是需要靠父母的教導與點撥。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榜樣。如果想要孩子好好說話,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對他們好好說話。

2、多笑一笑

喜歡笑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也可以有一種解讀,真誠的笑容,不僅給自己舒緩壓力,也給身邊的人帶來愉悅。有幽默感的孩子,更是加分。欣賞孩子的幽默,鼓勵他/她分享快樂的事情給到身邊的人。

家長們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看喜劇、相聲、小品,或者平時自己看到的適合孩子看到的笑話,分享給孩子。大家一起哈哈大笑,這是培養幽默感的最好方法。

孩子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遇到事情,沒有解決方法。家長要專心,客觀分析,積極主動解決問題。可以認真傾聽孩子的牢騷,讓他舒緩壓力,但是要引導孩子回到正確的對待問題的態度,傳授孩子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告訴孩子,事情總有辦法解決的!

3、樂於傾聽

怎樣才讓孩子能夠耐心地傾聽完他人講完或做完一件事後再去提問,而不是隨心所欲地打斷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傾聽應該是相互的,成人傾聽了孩子,孩子才會傾聽我們。作為成年人,我們對待孩子還是要耐心,以身作則地做一個孩子的傾聽者。當孩子有傾訴的需求時,我們應該認真聽,而不是強行站在成年人的高度去指責孩子。孩子會因為被尊重了,然後才能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他人。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的時候有人能夠傾聽他們說什麼,在難受的時候能夠握住一雙溫暖的手,有讓他們感覺安全的父母,能夠對父母敞開心扉。家長這樣做看似放棄了對孩子“嚴厲”的教育手段,但卻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對與錯,讓他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力更強,讓他在成長中學會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4、正視挫折和失敗

其實孩子都是怕輸的,甚至“輸不起”。孩子無論何時都會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比別人強。獲得認可在孩子心目中非常重要。

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要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嘗試以及為此付出的努力。我們可以帶孩子參加體育比賽或者一起玩一些遊戲,在公平的環境中得到鍛鍊,讓孩子體驗到“輸”的滋味,體驗到“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讓孩子能夠平靜地接受失敗,並從失敗中吸取經驗,並在挫折中站起來。

5、直面自己的情緒

很多孩子對於自己的情緒認識不足,而表達情緒的方式又相對單一,就是哭!孩子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哭,是因為憤怒?委屈?後悔?家長也因為無法瞭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而感到困惑,進而逐漸面對孩子的情緒失去耐心。

其實,能夠正確認識,表述自己的情緒和內心的想法也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我們可以教孩子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為什麼哭?因為什麼事情而感覺到不舒服。也可以透過一些工具幫孩子記錄下來。

6、不戳人痛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也都反感別人提及自己的忌諱。有的人可能對自己的外表有缺陷,有的人也許家庭並不完整,這些都是他人不願意提及的痛處。

為了逞一時嘴快,故意地揭人之短,戳人痛處,不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引起對方的反感,有時可能還會招來怨恨。

因此,我們要教會孩子,絕對不能去戳到孩子的痛處,要學會換位思考,即使是生氣,發生爭執也要就事論事,不能拿人家的不幸和缺陷來攻擊他人。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春季給寶寶曬太陽好處多,但這4個誤區家長要知道,建議寶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