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時不時有家長跟我說孩子不自覺、學習散漫拖沓、愛打遊戲。諸如此類的抱怨,舉不勝舉。

每次我都很無奈,因為這都是後果,很少有家長看到背後的原因。因此我總是勸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學會:平等而有規則

有的家長也認同“規則”,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入手好。

我思考了很久,方向有了,總要有靠譜的方法才是。如何做到在家庭教育中樹立“規則”呢?我想,應該有一個培養規則意識的起點。

在我看來,這個起點就是——守時。

是的,守時,即嚴格遵守時間規則。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被孩子理解和執行的最最基本的規則。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明明還在我邊上喝茶聊天,接了個電話,電話那頭問幾點到,他回答是快了快了,甚至還有回答已經動身了;

——明明約好的時間點已經確定,但是就是拖著,時間到了問在哪裡,說是已經在路上了,快到了。而後這個“快到了”一直快了一個多小時還沒到。

——說好具體的日期完成一件工作,但是總是拖著或者找各種理由沒完成,到了最後時間期限來臨的時候,匆匆忙忙,但是最後未必還能完成得好。

凡此種種,估計不少人都會遇到。

我一直在想,學習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也好,總有很多品質是相通的,比如說守時,就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品質。

很多家長,自己沒有時間觀念,不遵守時間規則,卻去要求孩子自覺積極、不拖拉,這其實是很可笑的事情。家長所抱怨的孩子做作業拖拉、學習不自覺、打遊戲沉迷而毫無節制,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沒有時間觀念、不遵守時間規則造成的。因為是家長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讓孩子養成了沒有時間觀念的習慣,從而喪失了建立規則的基礎。

無論如何,建立規則從守時做起,守時從家長做起。

今天就聊到這,至於守時的好處,比如如何透過守時幫助孩子提高效率,以後再聊。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包容理解才是幸福之源——《三葉草帶來的幸福》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