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上週,我給小葉子報了個“英語戲劇課”,一天1.5小時,連續6天,想著這種課形式好玩、娃不反感,還能順便學學英語,一舉多得~

效果確實不錯,去了才知道,孩子們要表演的故事是,《白雪公主》。

我正想著,小葉子會演啥呢?快下課了往教室裡一瞄,看她披了個金色的披風,看樣子是皇后,我樂了:

那個天天追問魔鏡誰最美、然後聽說白雪公主比自己美、氣急敗壞讓她吃下毒蘋果的皇后喲……

這角色“好”啊,有挑戰、有張力、有情緒,從我大學參加話劇表演的經歷來看,過程應該挺解放天性的,在角色裡去發發脾氣,回家也能少點火

結果第一課剛下課,老師就把我叫住了:

“葉子媽媽,孩子主動認領了皇后的角色,她喜歡皇后的衣服,剛試了臺詞應該也沒問題。

就是家長在家得多陪孩子練練,小葉子太溫柔了,聲音也小,但皇后這個角色,需要有不同程度的脾氣、有一段發現白雪公主死了還得哈哈哈哈陰險地笑,咱多幫孩子找找感覺哈,得放出來。”

嗯,我第一時間和老公轉述了老師的話,然後我倆的看法驚人地默契一致,“啥?小葉子太溫柔了?不會發脾氣?怎麼可能……”

從我寫了那麼多處理孩子發脾氣的文章就能看出來,她貢獻了多少一手素材……

不過老師說的也是真的,在興趣班裡,小葉子一直是個挺招人稀罕、幾乎不發脾氣的小姑娘,一下課還愛坐那看繪本,很像“別人家的孩子”;

不止是這個課,上舞蹈課、樂高課,老師也會誇她很有“集體意識”,下課了孩子們都往外跑,她會主動收墊子、收教具,不光收自己的、還會收別人的……

守規則、和善、尊重他人……老師們提到的這些,都是小葉子的“優點”,但與此同時,我也能清楚地看到,這些品質的“反面”,在她身上也都真切地發生過,比如:

和弟弟搶東西會兇、想要的東西沒給買會發脾氣、不讓看電視了會跺腳、玩具玩完了叫收好會抗拒故意不動甚至弄更亂……

如果概括一下,大概是這麼回事兒:在外面、面對不那麼熟的人,都挺好;在家裡,全是熟人,充分地解放天性……

老公說,這不“窩裡橫”嗎?光熊自己人了。

哈哈,誰說不是呢?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如果撞上自己心情也不好、hold不住,真的會是災難現場,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習,我越來越珍惜,這個在家會發、且能發出脾氣的娃:

因為,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在“系統”裡,他們多麼需要這樣的表達與釋放。

小孩子會因為很多事情發脾氣。

如果只是就事論事,確實10件有9件,都是不至於、不該、多大點事兒啊、明明有許多其他的表達方式……

可咱們並不知道的是,有很多“情緒”和“爆發”,是被“堆”到了某個點突然炸掉的,重要的不是那個點,而是前面累積了一座座小山,早就“蓄勢待發”了:

幼兒園還沒放假的時候,每天晚上放學,小葉子都會在小區裡自由玩耍一陣兒,然後通常過1個小時,我會喊她走、去上興趣班,這個時候她會怎麼迴應,就非常不穩定了。

道理都懂,興趣班也是她自己選的,但有時就會心不甘情不願、甚至大爆發:“我不想去!我就是不想去!”為啥突然這麼有情緒呢?

——因為孩子已經度過了幾乎一整個白天。

從早上叫起、到出門催磨蹭、到幼兒園裡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強迫午睡、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

出於服從權威、害怕批評、集體規則,她大多時候,都不敢聲張和發洩,憋到一定程度,咱們的一句話,就容易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甚至有的時候,我們都無從知道,孩子承受了什麼樣的壓力。

最近小葉子同學的媽媽,發現女兒最近放寒假、有天睡覺時說“夢話”,叨叨害怕做錯事、老師讓廁所罰站。

她怕是孩子胡說的,特地跑到我們群裡核對,是不是真有這樣的事兒,結果一個、兩個、三個,一堆家長冒出來,說問自家孩子,是有這麼回事兒。

小葉子之前從來沒和我說過,但一問她這事兒,她也說有,再問她有沒有被罰站,她又支支吾吾說沒有。

我不知道真相是什麼,也可能孩子也被罰站過,但因為不好意思、覺得是被批評了而不說,或者因為害怕而不說……

我更關心的,是在看不見的很多地方,以及為人父母的過程中,可能的確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和正在承受的壓力,是超過我們認知的。

而孩子能夠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和方法,又非常有限,本身也有著大腦前額葉皮層發育不夠完全的“生理侷限”,這個時候,能夠透過“窩裡橫”的方式表達出來,相比憋著、藏著、瞞著,要好得多。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再著急批評、不分青紅皂白地教育,孩子“情緒安全”的一個重要港灣——家,就會慢慢地崩塌。

當孩子無法相信,家人可以足夠“接住”和“接納”他們的想法和情緒,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會更容易相信那些看起來“對自己好”的人、然後漸漸對對方所有的話言聽計從,這其中會有相當一部分,走向咱們所熟悉並害怕的——PUA。

正是因為不想孩子被迫“向外”尋求理解和支援,有底色的“我值得被愛”的信念,我更願意去“接住”孩子的一切表達,包括髮脾氣:

有時我會溫和地共情、有時會陪孩子覆盤、還有更多的時候,我在當下什麼都不做,就是讓她發洩出來……

當然了,這也會對我們自己,提出很大的挑戰:就是很多事兒,明明真的是孩子無理取鬧、顛倒黑白、不對、不佔理兒,我還要配合她,演這麼一出“愛與包容”的大戲嗎???

我想和大家分享前段時間,我在“全腦教養”工作坊裡收穫的一個,腦科學和心理學專家所強調的,讓我非常“治癒”的一個觀點:

——尊重孩子的主觀體驗。

啥意思呢?就是孩子的很多想法感受,的確是主觀的、偏離事實、甚至完全違背事實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去尊重。

帶領老師分享了一段親身經歷:他女兒4歲的時候,有次亂髮脾氣、對爸爸出口不遜,被反覆警告還不停止。

結果他被惹毛了,順著孩子咯吱窩抓起她,把她“按”坐在椅子上。孩子越掙扎,他按得越緊,直到想逼孩子冷靜、停止大喊大叫、服從爸爸的權威。

孩子掙脫不了,最後是妥協了。但這事兒有個後遺症,就是這個老師事後馬上後悔,用了各種方式想要去修復:道歉、擁抱、陪伴……但孩子卻被真真傷害到了,時不時就會冒一句,“我爸爸打我了……”

老師都快哭了,“天地良心啊,我哪裡有打?而且我們倆之間的衝突,也就那麼一次……”

可這就是孩子的內心OS啊,“爸爸不讓我起來=打我”,而老師後來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徹底修復了這件事。

他告訴我們,真的不能用一個成人的視角,去分析孩子“應該”怎麼想;而孩子無論怎麼想、對不對、是不是真相,都應該得到尊重和傾聽。

我仔細想想,是這麼回事兒,在我家孩子身上發生的“無厘頭視角”,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明明經常給她買禮物,給弟弟買一次沒給她,她會理解為“你們就只愛弟弟”;

明明自己剛剛拼完一個複雜的小顆粒作品,到了新的步驟不會了,就氣鼓鼓地說,“我什麼都不會……”

這要是真去掰扯,我能氣死N回。但如果無論她胡說八道什麼,我都先去“尊重”,感覺真的是不一樣:

孩子不是故意“看不見”,而是由於身高、心智、認知的侷限,只能看見其中一部分,正如我們每一個人看待每一件事,其實都在自己的“框框”裡,不是全貌、不是完整的真相。

所以,先去接住這部分,有機會再去透過體驗、換位,讓孩子看到更多,我們和孩子,都會更輕鬆一點。

前幾天她又說“你們只陪弟弟”了,我就挨個舉例子,“哦,是哈,哎,鋼琴課我是陪誰來著呀?樂高課又是誰呀?剛剛弟弟不在家,我又是給誰講了故事呢?”

如果不帶著說教的意味,小葉子一般都會嘴角上揚、不會沒完沒了的糾纏。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發現“胡言亂語”表達、發洩的背後,孩子隱藏的那些需求。

——當孩子被充分“看見”,她也就不需要一次次地,透過哭和發脾氣來表達。

陪伴一個孩子慢慢長大,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啊。但好在,我們也在成長、學習中。

這個假期,我時不時就會和孩子玩玩情緒小遊戲、桌遊啥的,幫助她多多提升關愛自己、關愛他人的覺察力。

《白雪公主》也表演完畢,彙報那天我和她爸去觀演,看著小葉子聲音洪亮、皇后“兇”地挺是那麼回事兒、又特別天真可愛時,真是很感慨啊!

就像一個劇裡,會有主角、配角、“好人”、“壞人”,但他們不是非黑即白的,好人也有“不好”的一面、“壞人”也有可愛的一面,大家共同成就了這部劇,孩子也是——

接納孩子“不如意”的部分,因為完美本就不存在,作為一個整體去愛孩子,愛優點,也愛缺點,如是,才是一個孩子擁有最穩固生命底色所必須的——無條件的愛啊!

—END—

10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兒童學畫畫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