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家庭大多期盼孩子能夠入讀藤校,飛黃騰達。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有的父母早早就為孩子列出“爬藤計劃”。精心規劃的爬藤路,真的能帶來美好未來麼?生活在加拿大的華人媽媽方也認為,真相或許並不令人滿意,也為此感到糾結:爬藤競爭激烈,家長為了獲勝而揠苗助長,用“人設”限制孩子,可能會磨滅其個性和靈性,讓孩子迷失自我,活在所謂“優秀”的空殼之中,這樣的代價是否真的值得?
文丨方也
編丨Travis
各大藤校的早申結果已陸續發榜,家長群裡的鮮花和掌聲,羨慕和祝福,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加拿大的華人家庭都有一個藤校夢,可是華人孩子考藤校實在是太難了。每年藤校錄取總數也就一百多人,而且白人孩子還有先天優勢,所以,“爬藤”很大程度上演變成華人內部的慘烈競爭。
如何贏得這樣一場成功率很低的競爭?
每一個爬藤的孩子,已經不可能獨自奮鬥,必須有父母和升學顧問聯合打造的專業化的爬藤規劃相助。
加拿大成千上萬的爬藤群裡,藤娃、藤爸和藤媽輪番登場,傳授寶貴的心得;升學顧問大咖也不時現身,進行成功案例分享,破解藤校錄取密碼;家長們如飢似渴地學習,不斷琢磨和體會爬藤真經。
女兒上高中後,經過密集的爬藤戰略與戰術學習,我基本上成為了半個爬藤專家,但是,我現在很猶豫是否要加入這場爬藤的軍備大賽。
朋友不解地問我,這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即使最後未能如願進入藤校,至少爬藤的奮鬥經歷也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啊。
在精心打造的爬藤規劃的指導下,孩子們確實會更加靠近藤校設定的優秀標準,但是,我們可能會付出一個很大的代價,那就是孩子成長的代價。
為什麼爬藤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高中四年(注:作者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從童年向成人過渡的階段,也是構建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孩子需要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發現的過程,最終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但是,如果由專業化的爬藤規劃來替代孩子的自我發育過程,我們有可能人為地干預了孩子自我意識的自然形成。
雖然爬藤計劃減少甚至消除了成長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和試錯成本,因而更有可能贏得競爭的勝利,但是,也因此妨礙了孩子的自我意識的建立,從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爬藤代價之一獨立意志的喪失藤校尋找的是“獨一無二”的人,每一個獲得常春藤大學青睞的孩子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亮點”,他們可能是痴迷於科學的發明家,出色的運動員或者是一個熱心慈善和公益的愛心人士,這也是他們呈現給招生官的獨特“人設”。
高中生需要透過學術和課外活動來不斷髮掘個人特質和興趣,判斷自己喜歡什麼,適合幹什麼,最終形成自己的“人設”。
但是,自我發現的旅途上往往是險象環生的,會伴隨著很多失敗或者是錯誤,甚至要走很多彎路。而藤校對華人孩子的要求是如此苛刻,任何的失誤都會讓希望變得十分渺茫。
讓我們來看看藤校的錄取標準有多麼極端:
學習成績要在平均分95分以上,
全校排名前5%,
要修很多AP課程,
保證每門考到5分... ...
這只是申請藤校的基本要求。
重頭戲在於課外活動,各種競賽至少拿到國家級的獎項,要有發明創造或者科研論文發表。
在學校俱樂部、學生會和校隊成為領導還不夠,最好是成為省級或者全國級的學生組織的領導,當然,最牛的是自己開公司或者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做出一些有社會影響力的活動。
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通行的做法是9年級就要制定出一份圍繞“人設”的專業化的爬藤規劃,提前預測或者確定今後發展的主要方向也就是“亮點”,然後進行課程和課外活動詳細周密的安排。
這份爬藤規劃的時間和內容安排必須是環環緊扣,相互關聯的。比如:
何時學AP課程,選擇怎樣的AP課程;
選擇哪些課外活動和競賽,何時必須要出成績;
參加什麼樣的夏校和夏令營,不同的年級和階段有不同的選擇。
總之,所有的一切安排,就是要創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設”。
但是,這種提前創造的“人設”不一定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特質。以我女兒為例,她的文理比較均衡,無法確定優勢領域或者感興趣的領域。升學顧問建議她往STEM領域發展,可是她物理化學都還沒有深入學過。
根據升學顧問的說法,最遲等到她科學課的成績出來後就必須確定了,因為進入十年級後,各種競賽或者是活動都必須要出一些成績了,但是,科學課的成績不一定能反映出她是否喜歡STEM啊。
從爬藤成功的角度來看,提前預設“人設”,搶佔了時間上的先機,是一條最有效率和最為經濟的道路。
但是,這種專業化的人生設計,擠壓了孩子的自我管理的空間,孩子從爬藤的主角變為配角和服從者,沒有很多選擇和決策的練習空間,沒有很多獨立思考和獨立決定的餘地,他們被剝奪了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愛好、探索世界的機會。
我們在獲得暫時的競爭優勢的同時,我們可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令人心碎的事實:孩子逐漸喪失主見,直至最後犧牲獨立意志和自由品格,成為沒有能力掌控自己人生的人。
爬藤代價之二被磨滅的個性和靈性藤校需要的是改變世界的人,是未來某個領域的領導者,而這就需要申請者在某一個領域具有持之以恆的熱情和卓越的成就。
這種極致的優秀,可以是奧運國家隊成員、學校運動隊隊長、管絃樂隊的首席演奏家,或者各種學術競賽獲獎者,也可以是成功出版一本小說或者研發了一個手機應用程式。
由於體育和藝術類往往受到先天條件的制約,華人孩子通常走兩條路線,一是學術興趣,二是領導力。
對繁忙的高中生來說,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培養和發掘某一學術領域的興趣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滿滿的時間表根本沒有提供自由思考的間隙,激烈的競爭也不允許“靜等花開”。
如果在這個領域一直深入鑽研,說不定在這個領域能夠做出點成就,併成為日後事業發展的方向。
但是,這只是最理想的狀態。很多時候,學術興趣的研究是不能在短期內有回報或者見效的。
也許不能很快寫出論文,或者寫出的論文質量不足以發表;也許很長時間過去了,仍然遲遲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要儘快見到效果和成績,最便捷的辦法就是參加各種學術競賽。
華人孩子是加拿大各大學術競賽的主力,數學、物理和化學,辯論、DECA,和模擬聯合國,還有機器人比賽等,獲獎者以華人孩子居多。
一位奧林匹克數學獎牌得主在講座中告訴大家,他很喜歡做數學題,有時甚至每天刷題8個小時,每完成一道難題,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這種巨量的刷題。
我曾經想把數學競賽作為我女兒爬藤的主要突破口,有一天,我女兒花了2個小時解出一道題後,把筆一扔,跟我說:
“媽 ,請你告訴我,這麼難的數學題到底有什麼用?我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會用得到?我覺得參加數學競賽沒有意義,我不想幹了。”
一時間,我竟無言以對。女兒的話是有道理的,競賽和學術興趣並不能完全等同,用數學作為探索世界的工具才是數學的重要魅力,才是一種創造性的學術活動。
而數學競賽是很難考出學生興趣、想象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更多地是知識和各種解題技巧的純熟。
對很多孩子來說,為了拿獎而花很多時間做各種刁鑽古怪的數學題,不僅無助於建立學術興趣,反而會撲滅內心求知的火焰。
國內外大學都已經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很多奧數獎牌獲得者進入大學後,對數學完全沒有興趣了。
獲得國家乃至世界級比賽獎牌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大多數華人孩子試圖從領導力這個方面來出彩。
由於領導力缺乏一個客觀的衡量指標,很多華人孩子在升學顧問的幫助下,希望用“出奇制勝”來突圍。
華人孩子的領導力潮流呈現出一波又一波的流行趨勢,現在去養老院、醫院、貧困地區、非洲當義工已經不流行了,改為拯救熱帶雨林、保護非洲稀有動物、進行稀奇古怪的研究……
我女兒透過努力成功入選校學生會,但是,升學顧問認為應該另闢蹊徑展現領導力,因為校學生會每年一選,不能保證四年都選上,實在是成功率太低。
我女兒不同意,她說她很喜歡為大家服務的感覺,每一次為大家組織活動,看到大家很開心,她就非常有成就感。
我相信升學顧問說得沒錯,但是我也不想勸我女兒放棄學生會,去絞盡腦汁地策劃“與眾不同”的領導力表現形式。
為了競爭而精心設計的領導力,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真正愛好,還能深入進行和長遠發展嗎?
投入大量的時間,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不僅浪費了有著無限好奇心的青春時光,也磨滅了自己的個性和靈性,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爬藤代價之三風險厭惡者在精心打造的爬藤規劃內,孩子們不僅沒有探索自我的機會,更沒有走彎路和犯錯誤的機會。
而且爬藤競爭的壓力是巨大的,在父母的殷切期許中,在整個華人社群的攀比中,孩子們知道他們的目標是要絕對的成功,失敗是可怕和可恥的。
整個爬藤過程,實際上就是把孩子訓練成一個規避風險,不敢嘗試自己想法的人。
以AP課程為例,課程的選擇需要圍繞著“人設”展開,必須跟設定好的興趣領域相關,同時還必須拿到高分。
如果我女兒加入爬藤競賽,我可能就不會讓她去選擇自己感興趣而對升學沒有幫助的課程,也不會讓她涉足那些沒有把握拿高分的課程。
很多華人孩子恨不得上十幾門AP課程,以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
但是,事實上,很多AP課程的意義並不大,名義上是大學的課程,其實無論從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都無法與大學課程相提並論。
例如大學的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課程,需要花上一年的時間,可是高中的AP課程一個學期就結束了,根本學不到多少東西。
事實上,藤校對大部分AP課程是不接受的,進了大學後還要重新修的。與其蜻蜓點水地上那麼多AP課程,參加那麼多沒有意義的考試,還不如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深入學習。
但是,為了保證爬藤的成功,我可能也不敢讓我女兒冒這個險,畢竟我也無法確定會不會因為AP課程修得不夠多而失敗。
爬藤的孩子們每天要沒完沒了地上課、訓練、參加活動或者競賽,就像一架高速行駛的列車,不能有絲毫停頓,也不敢有絲毫鬆懈,更不能犯錯。
這種對失敗的害怕,會讓他們將來成為風險厭惡者。
風險厭惡者的一個特點是抗挫能力差,一旦受到打擊就可能會導致抑鬱或焦慮。
常春藤大學聚集了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有學術天才、奧運冠軍以及未來的企業家和政治家,在這樣的環境中,競爭更加殘酷,失敗和打擊是肯定會發生的。
很多統計資料顯示,常春藤大學的亞裔學生的抑鬱症和自殺率是很高的,因為他們就像從標準化流程裡精心打磨出來的完美產品,從未在困境中掙扎過,從未經歷過失敗,他們沒有自信可以戰勝失敗。
風險厭惡者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痛恨創新和變化,而這會妨礙他們日後達到應有的事業高度。
耶魯大學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曾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描述過風險厭惡者:
他們困守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為了保證拿到優秀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們焦慮、憂鬱和迷茫;
他們滿足於所受的教育為他們劃定的界限,幾乎沒有智力上的好奇心。
沒有“自我”的成功者常春藤的學生看上去無疑是成功的,他們似乎無所不能,他們不僅課業成績優秀,還擅長各種技能;畢業後大部分進入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諮詢、法律等行業,收入優厚,社會地位也很高。
但是,這種成功也許只是表象,優秀的軀殼裡面裝的是一個憂鬱和迷茫的靈魂。因為那個優秀的“人設”不是真正的自己,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他們也不敢脫離這個優秀的殼,他們就像沒有獨立意志,只知道競爭的機器人。
我一個親戚從小喜歡畫畫並且酷愛日本動漫,還因此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日語。
但是,這個愛好在進入高中後不得不放棄。因為,她的父母是大學計科系教授,他們認為動漫設計遠遠比不上計算機有前途,他們將她全力打造成一個優秀的理工女,成功進入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系。
親戚的大學四年生活並不愉快,因為她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計算機,差點因為考試掛科而退學。
畢業後進入華爾街一家金融機構工作,在大家的羨慕和讚歎聲中,她卻並不開心。每天對著一堆程式,她覺得自己實在沒有興趣和能力幹下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在哪兒。
為了緩解鬱悶的情緒,她回到了童年的愛好——動漫,以尋求精神的解脫和安慰,慢慢地開始在網上自學動漫的一些課程,正好有個朋友承接了一個動漫設計專案,讓她試試,結果從此開啟了她的動漫設計生涯,現在已經在這個行業小有名氣了。
自我意識的構建需要一個自我探索和自我發現的漫長過程,這是每個人的成長必須經歷並且不能省略的,被揠苗助長的人會遭遇自我意識危機,最終陷入“我是誰”的拷問中。
我的親戚是幸運的,雖然在父母設計的人生中走了一大圈,但最終還是補上了生命中這段缺失的旅程,從而找到自我,擁有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但是,也有人的一生就此迷失在別人眼裡的“優秀和成功”中,考上常春藤大學成為一生中的高光時刻,他們守著一份律師、醫生和工程師的體面的工作,他們真正的熱情、愛好和天賦沒有機會得到發揮,他們沒能獲得他們應有的成功。
當然,也會有人繼續將這份“優秀和成功”進行到底,成為某個領域的領導者。但是,對人生的使命和意義的困惑仍然會縈繞他們一生,很難獲得內心的真正的踏實的幸福感。
“在他們三四十歲的時候,他們是社會公認的有成就的人,但他們不過是一群在終生競爭的集中營裡茫然的生還者,他們沒有去體會自己的青春,他們總是在追逐一些別人設定的目標,他們也會時常懷疑曾經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William R.Fitzsimmoons
究竟要不要投入到愈演愈烈的爬藤大賽之中呢?
在有些父母的眼裡,只要孩子能夠名校畢業並且擁有一份高大上的職業,即使可能付出失去“自我”的代價,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受人尊敬才是最重要的。
但也有的父母更希望孩子做自己,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哪怕沒有取得社會成功,因為心靈的舒適和喜悅才是最重要的。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我們是寧願讓孩子將來在華爾街頂級投行的辦公室裡鬱悶和失落呢?還是就在一家普普通通的公司裡做個真實快樂的自己呢?
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個很容易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