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有個熱搜話題:#長大後最可怕的事情#
高贊回答說:長大後最恐怖的事情之一是,你意識到你擁有一些和父母相同的缺點。
曾經,我也暗暗發誓,一定不要像父母那樣兇孩子。
去年在家抗疫的一個月裡,#在家抗疫一天被罵八百回#
果然,吼叫不可能讓孩子學會聽話,反而讓她成了我的翻版。
就像樊登說的:情緒並不能傳遞價值觀,情緒只能傳染更加惡性的情緒。孩子學會的只是,如果發飆的話,我也要像你一樣兇。
用情緒來教育孩子,是父母對自己無能的發洩,更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
吼叫,對教育孩子毫無幫助
有一份調查顯示:全國超90%的家長都吼過自己的孩子。
今天,你吼娃了嗎?
對於很多中年老母親而言,去年春節相當難熬。
不僅僅是因為被困在家中,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自由;
還因為我們每一天,都要與孩子朝夕相處。
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聽起來似乎很幸福;
然而只有逃無可逃的中年老母親才知道:被孩子支配的假期,很多時候都充斥著無奈、憤怒、焦慮和煩躁......
孩子的寒假作業,把我們氣到胸悶;孩子的網課打卡,讓我們筋疲力盡。
又要忙家務、又要忙工作,還要兼顧孩子的我們,憤怒值總是一不小心就飆升。
我相信沒有哪個父母喜歡大吼大叫,著實是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頂嘴、磨蹭、搗亂,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吼孩子,真的不是媽媽們沒事找事,而是媽媽們實在忍無可忍......
儘管媽媽們有千百種理由來吼孩子,但是我還是不得不提醒大家:
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很大;而“吼叫式”教育,真的不能被稱為“教育”。
每一個對孩子大吼過的家長,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或者孩子當時聽話了,下一次還是會犯相同或者類似的錯誤。
這不僅僅是因為很多孩子好了傷疤忘了疼、不長記性;更是因為,父母的大吼大叫,激起了孩子心中的叛逆。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段發人深省的影片。
影片中的這位媽媽,因為孩子早上起來不肯刷牙一事,數度情緒失控;因為生氣,她不僅對孩子大吼大叫,還對孩子進行了體罰......
這位媽媽可能意識不到,自己在盛怒之下,邊吼叫邊拖行孩子的樣子,真的很可怕。
連一旁觀察的育兒師都覺得難以忍受,更何況是一直被她嚴厲“管教”的孩子。
這段影片中,除了孩子媽媽那尖銳的吼叫聲,還有一個細節不容忽視,那就是孩子剛開始聽到媽媽吼叫時,一下子把拿在手裡的牙杯扔在了地上。
把牙杯扔在地上,是孩子在發洩情緒,也是孩子在向媽媽“宣戰”。
“我就不刷牙”,正是孩子叛逆的表現。
我們能看到,儘管影片中的孩子很小,媽媽的“教育”方式也很嚴厲,但是孩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服從媽媽。
因為他不喜歡媽媽用這種方式跟自己溝通,他寧願受罰,也不想乖乖妥協。
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說:孩子感受和行為有直接聯絡,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壞的感受,就會有壞的行為。
“吼叫式教育”,只是父母向孩子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
它不僅對孩子沒有教育意義,也會讓家長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一步一步陷入無可奈何的境地。
停止吼叫,我們和孩子才能平心靜氣,才能找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引導孩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吼不叫》書中說:當我們大吼大叫時,孩子始終觀察著父母,眼見最親愛的父母失去控制,可能會滿心恐懼,也可能會滿心怨恨。
但唯一不可能的是,父母所期望的:收穫愛和改正的動力。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長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育兒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孩子更是我們的老師。
就像《嘿,我知道你》一書中說: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長,雖然有時是被迫的。
人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很容易口不擇言,說狠話。
狠話在說出去的那一剎那,確實很解氣,然而很多家長卻沒有意識到,狠話是一把無形的刀,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帶來終生難以癒合的傷口。
為了引起父母對言語暴力的重視,法國曾拍了這樣一部公益短片:
短片中的主角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小時候受到過來自父母的言語傷害。
“你為什麼要穿這件T恤,還嫌胳膊不夠粗!”
“我造了什麼孽,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簡直一無是處!你就是個廢物!”
“早知如此,當初我要什麼孩子!”
“說到底,你還是不如你的哥哥......”
這些話法國父母說過,我們中國父母同樣也說過。
短片中那些曾經的孩子回憶起被父母實施語言暴力的情景時,表現不盡相同。
有人平靜、有人憤怒、有人傷心、有人落寞......
但其實他們的內心都是一樣的:一樣痛苦,一樣悲傷。
來自父母的言語傷害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淡忘;也可能會永遠留在孩子的心裡,成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噩夢。
對孩子口不擇言,其實就是在變相的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
常言道,禍從口出。其實很多傷害,何嘗不是從口出呢?
父母從嘴裡說出來的話,可以拯救一個孩子,同樣也可以毀了一個孩子。
想要教育出一個好孩子,父母情緒穩定是前提。
有時候,我們的孩子雖然像甩不掉的煩惱,但孩子的問題,只是提醒我們該反省自己的教育了。
更多的時候,孩子就像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照亮我們,溫暖我們。
感謝孩子,讓我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父母的努力改變,是照亮孩子未來的光
很多父母感嘆:道理都懂,可就是控制不住發脾氣呀。
的確,我們總是很容易陷入“發脾氣–自責–發脾氣”的死迴圈。
其實《不吼不叫》一書早就告訴我們,自責和愧疚無助於改變,這種心理會讓我們缺乏去改變的動力。
我們要做的是努力付諸行動。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一個爸爸,因為老闆管得又多又嚴厲,幾乎每天回到家,都怒氣衝衝。
一次,他推開門就看到玩具散落一堆,一下就炸了:“你怎麼這麼懶!又不收玩具,下次我直接給全你扔了!”
孩子被嚇哭,喊道:“我討厭爸爸,壞爸爸!” 然後就跑回了房間。
爸爸一下愣住了,後來爸爸如果帶著情緒回家,都會在小區裡的廣場逛一圈,看著天真笑容的小孩子們,他的不愉快也就煙消雲散了。當他微笑著進家門時,面對同樣的孩子,也包容多了。
爸爸感嘆:把工作的不順發洩給孩子,我太自私了。
作家魚爸把人的內心容納空間比喻成一個瓶子,當父母這個瓶子夠大時,就能容納更多孩子的情緒。
所以在解決孩子問題前,父母不要忘了先清理自己的情緒瓶子。
給孩子一個愛的擁抱看過一個故事,教授問他的學生:為什麼人生氣時要吼?
一學生回答:因為喪失了冷靜。
教授又問:為什麼別人就在你身邊,你還要吼,難道不能小聲的說話嗎?學生們回答不上來。
教授釋疑:當人生氣時,心的距離是遠的,而為了使對方能夠聽見,必須要吼。但吼的同時,人會更生氣,心的距離就更遠,吼聲就會更大……
是的,吼叫的時候,心的距離是遠。擁抱,讓心的距離變近。
所以當你想要爆發時,不妨先擁抱一下孩子。當你忍不住發了火時,也請擁抱一下孩子。
擁抱他的不夠好,也擁抱我們的不夠好。讓彼此更加貼近,讓教育有一個落點。
記錄和追蹤,控制自己,不僅是為了孩子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很受啟發:
情緒穩定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孩子,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生活也能感受到更多的寧靜和幸福感。
戒吼的過程很難,我們可能會在一次次治癒中重蹈覆轍,但相信每天只要努力一點,進步一點,一切都會好起來。
幾天前傅首爾在《奇葩說》裡說過一段話,很有感觸。
有些情緒,藏不住是有可能,但“要”這個字,是代表我的願望,我願意為之努力。我希望我這輩子無論再怎麼崩潰,都不要對我兒子說出“我怎麼生出你這樣的東西”,就是我願意為之努力的原因。
因為我們是父母,更因為我們愛孩子,所以我們願意去接納同樣不夠好的孩子,願意去好好說話。
父母的溫度,是家庭教育的底色。
父母臉上有笑,孩子心裡才有愛。
父母話裡有愛,孩子眼裡才有光。
願每個父母都能控制好壞脾氣,也願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