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0天前,我家寶Bora到了這個世界上。孩子是自然分娩的,整個過程都非常的順利。

​作為麻醉醫生,我覺得有必要把這個經驗分享一下。一方面,讓福斯更容易接受這個“新技術”並享受到分娩鎮痛帶來的益處;另一個方面,醫學畢竟是實踐科學,需要不斷去提升、去完善這項技術。

​由於我們夫妻二人都是學醫的,非常清楚自然分娩的好處,因此在懷孕之後就一直在向著這個方向努力了。

1.控制體重:在整個孕期,雖然也有嘔吐等因素影響,但總體是控制飲食的,只補充必要的營養和各種身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截止到出生之前,體重僅增加15斤。從後面看,甚至都看不出懷孕。大家不要擔心,事實證明孩子不小,體重很標準。控制體重,這為自然分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我們對於分娩過程的相關知識非常了解:在破水後,也沒有著急到醫院。一方面,考慮到是半夜破水,到醫院也只是繼續等;另一方面,我們深知我們的醫護同行都太累了。長年累月的值夜班,大家的生物鐘都亂了,沒有幾個健康的,就讓她們睡個安穩覺吧。但是,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破水就要去醫院的。儘管我們也都懂這些,但還是被同事一頓埋怨。破水後如果不及時住院,一旦感染,後果非常嚴重!切記,破水後要及時住院!

3.得益於我們的工作性質非常忙:由於個個醫院幾乎都是人員緊缺的狀態,因此醫護人員基本都是輕傷不下火線,除非實在幹不了了,否則大家都會堅持上崗。作為醫院內的女職工,一般也要堅持要生之前的幾天才能休息,很多女職工甚至在生之前的前一天都還正常在上班。工作忙,也就意味著運動量大。大運動量的好處就是,孩子可以入盆好、產道也開得好。另外,醫護人員每天兩萬步的行走,這是非常鍛鍊盆底肌的。有了這些天然條件,甚至都免去了產前瑜伽球等輔助順產的鍛鍊,這些都是自然分娩的非常有利因素。

4.分娩鎮痛技術:按照當時我全程都在陪產的經驗,可以說,沒有這個分娩鎮痛技術,她很難成功自然生產。畢竟生孩子是9~10級疼痛。人世間最高級別的疼痛,也僅僅是10級!臨床當中,確實有很多孕婦因為疼痛放棄了順產而轉為剖宮產。那麼,有的人會問,孕婦的意願能決定是否剖宮產嗎?可以這樣來講,除非危及生命的醫療處置是由醫護來決定,絕大多數的醫療處置都已病人或者病人家屬的意願為主。即使疼痛劇烈,順產轉剖宮產也不能完全以孕婦的意願為主。但是,如果因為疼痛而導致宮內乏氧或者產婦出現一些情況,醫生會立即勸說進行剖宮產,以免發生意外。

​對於分娩陣痛技術,可能很多人存在很多誤解。因為大家印象當中,這個技術應該叫“無痛分娩”,那就應該無痛才對。分娩鎮痛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麻醉醫生為孕婦實施的硬膜外鎮痛技術,我是麻醉專業,因此對這項技術非常了解。我深知,這個技術很難達到完全無痛,原因是:

1.麻醉醫生完全有能力讓任何病人完全不痛,但大量的的麻醉藥不可避免的會對母體或者胎兒產生影響。因此,在實施分娩鎮痛技術的時候,只能求減輕疼痛。

2.從技術上來講,由於產痛包括兩種完全不同的疼:一種是子宮收縮痛;一種是胎兒通過產道的痛。而這兩種痛的傳導神經來源於兩個不同的脊髓節段,因此僅一點穿刺的硬膜外技術很難做到兩者兼顧。

​目前,雖然各種專家共識的意見是,只要疼了就可以打無痛(分娩鎮痛)。但我非常清楚,宮縮痛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快頻率和疼痛程度的。因此,在起初的一段時間,我讓她儘量忍,我告訴她現在只是3~4級疼痛,如果這都忍不了,到後期的9~10級疼痛根本忍不了。雖然到後期我不可能讓她去體驗9~10級疼痛,但是提起打好預防針是必要的。

​另外一個細節是,隨著胎兒向產道移動,疼痛會由宮縮痛轉為宮縮痛加產道痛。因此,在選擇穿刺點的時候,我儘量選擇了較低的穿刺點(腰3-4)。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儘可能兼顧到了產道鎮痛。而有些人會質疑,這個位置會不會導致對宮縮痛的鎮痛不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做了兩次非常充分的試驗量以後,我給了她一個15毫升的足量。有了這個足量,一下子就把預充鎮痛範圍就打開了。在用藥上,15毫升的藥物,我選擇的是對鎮痛阻滯較輕的麻醉藥物。

​通過這一番操作,我愛人非常清楚的告訴我:打上無痛之後,直至生下寶寶,也僅僅只是一般的痛經的疼痛。

細節決定成敗,期待我們共同的努力,讓全天下的母親不再遭受生產之痛!

最新評論
  • 1 #

    我生娃3級疼痛就受不了,手抖得很厲害說話抖抖索索的,最後打了無痛分娩減輕了一些痛。

  • 2 #

    問下硬膜外打麻藥以後對腰椎間盤有損傷嗎?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剖腹產就是肚皮上劃一刀?看看手術用的工具,男人還坦然自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