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文丨飯飯媽

今天是農曆二十三,也就是大家說的小年,在我們的印象中,"小年"一過,很快就會迎來新年。

新年是我國家的傳統節日,各個地方的人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的到來。

因為新年對於我們是具有意義的,為了迎接它的到來,人們都會提前做準備,而人們對小年的重視,也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新年做準備。

晚年在小年這天,我們都沒有放假,晚上都會陪孩子玩會,或者看看晚會,嗑個瓜子就沒了。

今年和晚年有點不同,今年的我帶著孩子在老家過,今天早上,我家孩子就看到他外婆在"祭灶神",在灶王面前擺很多好吃的,小嘴就開始不停地問他外婆這個那個的,他外婆解釋了一堆,孩子好像還是沒聽懂。

於是就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

相傳,玉帝的女兒和王母娘娘來到人間巡查,在此期間,他調皮的女兒,看上了人間一個正在灶前燒火的小夥子,然後私定了終身。

玉帝知道後很生氣,就把他女兒貶到凡間受苦,王母娘娘不忍心女兒受苦,就去求情,於是玉帝便讓他的女兒女婿在人間當灶王爺和灶奶奶。

灶奶奶看見人間的百姓生活艱苦,便經常回孃家帶好吃的給大家,玉帝本身對女兒私定終身的事情就耿耿於懷,這下女兒還為了人間的百姓常回家搬東西就更生氣了,於是便下旨命令女兒女婿只能在農曆臘月二十三這天才能會天宮。

灶奶奶回到天宮後,先向玉帝稟報人間的大小事務,然後就一直忙前忙後地準備東西,到了大年三十才回來,然後把東西分給大家,讓大家能夠吃飽喝足,歡歡喜喜的過年。

而因為灶王爺和灶奶奶對百姓特別好,百姓為了紀念他們的恩德,大家便從此約定臘月二十三為小年,漸漸地,祭灶神就變成了過年的習俗了。

孩子在聽他外婆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他特別認真,等到他外婆講故事講完之後,孩子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一樣,看孩子這樣,或許他感覺自己吸收了新的知識了吧。

話說回來,其實,"小年"的習俗中蘊含著許多深刻的教育意義,如果家裡有小孩的父母,不妨藉此機會將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幫助孩子多瞭解千古流傳下來的文化知識。

老人說:"有3件事小年別忘了做",傳統習俗不能弄丟了

1)祭灶神,讓孩子學會感恩

前面的故事中提到了祭灶神,是為了感恩灶神給大家帶來好運,讓大家豐衣足食。藉此家長可以透過故事告訴孩子,讓孩子學會感恩,才能贏得尊重。

懂得感恩,是每個孩子的安身立命之根本,孩子學會感恩會更有擔當,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

當然,這也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所以,聰明的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感恩。

2)大掃除,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從小年開始一直到除夕,這段時間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大掃除,清理家裡的垃圾,把該扔的東西扔掉,該修補的地方進行修護,洗窗簾,洗被單,打掃家裡的每個角落。

那麼這未嘗不是一個鍛鍊孩子的機會,家長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到勞動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學會獨立,同時還增進親子關係,讓家裡整潔又幹淨。

李玫瑾教授表示:從小給孩子植入分享家務的概念,小到倒一杯水,孩子長大後會更獨立,更懂得照顧人。

不僅如此,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150多位兒童做過長達30年的調查,最後發現,那些愛幹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3)理頭髮,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新年

到了小年,再過七天就是新年了,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在這一天剃個頭過年,寓意來年會更好。"

我們都知道孩子剃完頭髮之後,整個人都會精神許多,而小年剃頭的這個說法,也是想讓孩子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等同於對新年的重視態度,同時也是增加孩子新年儀式感的一種方式,所以,小年後家長別忘了帶孩子理頭髮。

不過最好早點,晚了,可能很多理髮店都關門了,而且價格也會上漲許多。

各個地區的小年習俗可能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這天吃餃子,有的地方是蒸年糕,家長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給孩子解釋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加孩子的儀式感,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三月認母”準嗎?若孩子有這三種表現,說明認識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