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是一種先天就具有的一種能力。但隨著後天環境的變化,以及其個性特點的適應與變化,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分化。正是因為後天的分化,才使得我們看到了學習力各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孩子。雖然是學習力各不相同,但畢竟如影隨形,很大程度上又影響著每個孩子的成長。
弄清造成孩子學習力現狀的個人成長氛圍與孩子大體的個性特徵,是為教者施行教育手段的基本前提。號準了這個脈,才能開出對症的方子來。
學習力之所以千差萬別地分化,環境只是外因。學習力的內在成長與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關係最大。
所以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一項走心的事兒。所有失敗的教育共同點就在於沒有做好長善救失,更沒有真正把滋養心源成長的陽光和雨露播撒到孩子心靈深處。
如何讓真正的教育由教育者傳遞給孩子呢?近段時間熱議的三力問題給了答案,那就是施教者對孩子的判斷力,施者者對教育的領悟力和施受雙方對教育過程的執行力,未嘗不是指引導我們學習力提升的關鍵所在。三力並進,施教者與孩子的學習力也會呈現出雙向提升的局面,孩子的學習力提升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迴圈狀態,也就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事。
學習力提升有以下五個層次,施教者不可不察。一謂初始時需要更多地呵護,二謂發展中需要更多地培養,三謂成型後需要更多地強化,四謂定型後仍需不斷地深挖,五謂顛峰處的一以貫之。
學習力有三忌,施教者不可不知。一則謂棒殺與捧殺,二則謂消耗與抹殺,三則謂強制與消散。
如何在教育或教學的實踐中提升學習力呢?
主要還得有抓手,怎麼抓?因人而異。具體到一個孩子身上需要施教者集中於到一兩個點,來助力孩子學習力的提升。
不過施教時,一個行動中也得有多種手法應用。
譬如,教孩子們學習修辭,你得吃透孩子會哪種,不會哪種。施教時往往從他會的那種去著手,從而因勢利導。並不是說,會了還要去教,而是在其善長處讓其嘗甜頭,施拳腳,樹信心。更主要一點,可以和孩子更好就這類修詞開展溝通,甚至可以讓孩子來教你,這又是教學相長啊。而後又給他挖下去,讓他於無形中保持興味,又有高階追求,此謂溫故而知新。但須教者的循序善誘,待其上鉤處,丟擲另一修辭,此謂學習遷移與循序漸進。
總之是施教者既得知己,知道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又得知人,知道孩子在你的領城中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而後才能開出方子。
你開出方子,孩子就照單全收了嗎?不可能!
所以,施教者總得聽孩子說話,得讓孩子說話,得知孩子心中的你,也得告訴孩子你心中的他(她),總之得能交心。而後方能開展施教行動,行動才能有所收效。
施教者在四種情況下,不可施教。一為自身人微言輕時,不得施教;二為人家不信你道時,不可施教;三為人根本不搭理你時,不必施教;四為不能判斷人之所思與所想時,不宜施教。
所以,為師者須有三層恩於學生。而後方可施教。一謂呵護之恩,二謂教誨之恩,三謂知遇之恩。呵護之恩,源自於教師的良知,表現為教師的責任心和愛心。一個有責任心和愛心的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既尊重,理解,又同情憐憫。教師的關懷,處處張顯著人文氣息,潤物細無聲,化人於無形,這是廣大小學教師的可敬之處。教誨之恩,來自與教師的素養,表現為教師的博學善教。教誨之恩又分教恩和誨恩。一個從學生知識傳授上,給予的絕妙的方式,讓學生感悟到知識的力量;另一個從學生的人格上,給予影響,教師的品行在學生們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教師個人出眾的才華,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行,足以為學生表率,學生們樂於聽其排程,教誨之恩是學生們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塑造之恩。知遇之恩,起於關注,落在賞識。欣賞讓學生意氣風發,期待讓學生充滿鬥志,提升讓學生髮揮其人生最大價值,知遇之恩是人生恩情的最高境界,甚至有人把其推崇為“與養育之恩”相併稱的“最大恩情”,稱其為再造之恩。為報知遇之恩而捨生入死,肝腦塗地的人,自古至今不乏其人。這三重境界,一層更比一層高,能達到第一層的教師,學生會憐惜你,尊重你,感謝你;達到第二層的教師,學生會效仿你,神往你,尊敬你;達到第三層的教師,學生則無以為報,“士為知己者死”可謂將知遇之恩推為“恩中至高”。
若施教者為家長這種情況亦可忽略。也有例外的“聽君一席話,幡然醒悟”或因經變故或親歷某瞬而頓悟的情況,但那種情況必然來自於自身長期的積壓思索而致。正常情況下的學習力提升是一個反反覆覆、曲折上升的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錘鍊,而後才能最終形成具有穩定性的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