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多陪伴。有句話說早期的陪伴是最好的養育,父母常陪伴小孩一起玩樂,小孩才更有安全感,更能感覺到愛,心性才能自然的展開,不被壓制隱藏。感受到愛,有安全感是小孩成長極重要的營養。在有安全感,愛的氛圍中,小孩才能率性而為,心懷善意的與他接觸的環境交流,充滿自信保持好奇,有最佳的學習力。
2、多到戶外活動,感受體驗自然之美。減弱對看手機,看電視的迷戀。
3、重視教育的情境。多在形象化、遊戲式的玩樂中沉浸式學習,以更高效的激發興趣,培養興趣。如到公園森林中講解植物,透過做樂高,模型等方式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等。學詩記文要竟可能選擇形象的、通俗易懂的、可使其終生受益的好詩文。儘量用吟唱的方式背詩,用有節奏情調的方式大聲讀文,這不僅是種好的體驗,也更能真實的感受到詩文的意境和美。
4、設計書房。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氛圍。有句話說最好的學校是書房。家裡有條件的話,應設計一個獨立書房,擺放二三百本好書,張貼一些有文化氣息的字畫,把讀書學習的氛圍營造出來。父母要以身作則的也讀書,以這樣的身教方式,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書,進而愛上學習。家庭環境猶如社會環境,地域自然環境一樣,也是人成長的環境之一。環境對人有耳濡目染式的影響。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環境下的人,有不同的愛好心性,如唐詩宋詞元戲曲,東南西北樂不同。這不同即是不同社會環境下,地域自然環境下人性被潛移默化的影響塑造的結果。看嶽崇的《成人學書法》,知書聖王羲之的家族數代都有書法大家,七個兒子有六個就是書法家,兒子王獻之更是與其齊名的書法大家,由此知家庭環境對人影響的重要性。為此父母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人文環境,以身作則的也學習成長,無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5、分享和合作,培養至善之性。如和父母一起打掃家,整理東西做家務,常讓和小朋友一起玩,分享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等。在經常性的分享,與父母親人合作、小朋友合作玩樂中培養孩子與人為善的至善之性。培養善心也可以透過不亂扔垃圾,種植物澆花,養小動物等方式。
6、早睡早起,運動鍛鍊。健康意識要從小培養,健康習慣要從小練習。以我知見,人越小心性越開放,可塑性越強。小的時候人的理性還幾乎沒有,行為完全是被天性興趣驅使,父母帶動的。如果父母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一些好的習慣,並以身作則的在玩樂中培養,小孩好的愛好習慣應該更易養成些。
7、延時教育。孩子要玩具,要吃的時,不總是立即滿足他的欲求,有時要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拖延滿足,以培養孩子的耐性,戒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