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陽媽媽的話:在一年一度春節來臨之際,陽陽媽媽特撰寫本文,就家長在春節期間如何教育孩子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供各位家長參考。祝大家新春愉快,身體健康,牛年大吉。
春節俗稱新年,又稱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由於地域差異,各地春節習俗略有不同,不同地方會以不同的形式慶祝春節,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美好未來的憧憬,不管什麼形式的活動,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家長透過春節這個特殊的時期,對孩子進行教育。
一、勞動教育想起一個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煮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黏;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帶你滿街走。
這個童謠說的是春節前的習俗,各地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大同小異。
春節前,人們開始為過年忙碌著,做臘八粥、打掃衛生、採購年貨、蒸饅頭(有的地方叫年饃)、貼對聯、掛燈籠等。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讓孩子參與其中,不能讓作業霸佔了孩子整個假期,參與家務勞動比做作業更重要,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鍛鍊孩子的協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責任心,透過家務勞動,還能給孩子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年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
二、禮儀教育中華民族是文明之邦,禮儀之邦,春節作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文明和禮儀甚多,以下列舉幾個,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講。
(1)守歲禮儀
守歲,又稱守歲火,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蘇東坡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描述了守歲的情景。
在守歲的時候切記娛樂要適度,飲酒要適量,飲食要節制,情緒要穩定;其次不要說不吉利的話,特別是家裡邊的老人,對這些是非常忌諱的。
(2)拜年禮儀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簡訊拜年、網路拜年等。
現在拜年時,若是上門拜年,應該提前告知,免得對方茫然和尷尬,另外要注意,在拜年的過程中,讓孩子搞清楚對方的稱呼,家裡都有什麼人,應該怎麼叫,不要鬧笑話,另外告訴小孩怎樣和別人說話,比如怎樣拜年,怎麼道別等。
(3)用餐禮儀
中國自古的“飯桌文化”博大精深,何況是春節這樣的重要節日,用餐禮儀顯得尤為重要。
開飯前,沒有開飯不要上桌,不要催促。
就坐時,大人未就坐,孩子不能提前就坐。還要根據長幼,尊卑的規矩選擇座次,不可隨意就坐。
吃飯時,如何夾菜,如何敬茶敬酒,如何放筷等。
吃完飯,如何起身,如何評價,如何收拾等。
這裡沒有展開去說,因為內容太多,大家可以根據提示自行展開給孩子講述。
(4)待客禮儀
待客禮儀主要包括迎客、待客和送客,每個環節都有講究,客人到來時,如何招呼,如何安排就坐,如何倒茶、如何敬茶,用餐上面已經闡述,這裡不再贅述,客人要走時,如何留客,如何送客等。
三、文化教育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傳承中華美德的重要載體,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傳統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構成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命脈。
現在的學生大多淡薄歷史、輕視傳統、厭學古文、醉心洋節,家長可以利用傳統節日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孩子感受認同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也要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來涵養性情,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水平,逐步深入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巨大魅力,薰陶思想,昇華人格,點亮人生。
四、安全教育
當然還非常有必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健康是根本,平安最重要。
(1)防騙教育
春節期間,孩子都會收到壓歲錢,現在網路方便,各種騙局層出不窮,家長提醒孩子合理利用壓歲錢,涉及到資金往來一定小心上當受騙。
(2)防火教育
春節期間,由於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所以一定要注意防火,在大人陪同下安全燃放,不可玩火,若遇火情,及時逃生。
(3)防冰教育
春節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低,河面結冰,一定主要安全溜冰,選擇正規溜冰場所溜冰,不可在河面溜冰。
(4)環保教育
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會汙染環境,儘量少放或者不放爆竹,走親訪友聚會等,會產生各種垃圾,教育孩子垃圾分類。
(5)防疫教育
目前新冠疫情並未結束,春節聚會增加,加上天氣寒冷,利於病毒生存和傳播,告訴孩子少聚集,出門帶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做好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