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我們要講的書是《自信心改變孩子一生》。

1

您的孩子有沒有說話聲音很小,臉紅不敢說話?有沒有說話吞吞吐吐,眼神躲躲閃閃,不敢看別人的眼睛?

有沒有不管選什麼,都猶猶豫豫,不知道怎麼選?

有沒有時不時暴躁破壞,大哭大鬧?

孩子們到底是怎麼了?今天這本書,就將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中的精華內容。

2

先回到剛才的問題,孩子們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孩子們不自信。

肯定有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在家可會說,可會跳,可會演了,就是見到陌生人不表現。

是的,孩子在家會表現,在外人面前不表現,也是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

培養孩子,從建立自信心開始。一個有自信心的孩子,渾身充滿了希望和力量,精神飽滿、意氣風發、行為大方、談吐自然、舉止大度、氣質從中而生,微笑寫滿臉龐。那一個人的自信從哪裡來的呢?

他來自每一個人的內心,是對自己能力最大的信賴。沒有人能在不相信自己的前提下獲得成功,當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時,你才有可能成功。

那麼,孩子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擁有自信呢?

答案就是:內心堅定,只有擁有堅定的內心才會肯定自己,陽光健康的成長。

3

怎樣才能做到內心堅定呢?

我發現了書中的三種方法:確定目標、調整心態和正向激勵。

先說說第一種方法:確定目標。

讓孩子確定一個目標,就讓孩子擁有了一種信念,從而揚起了理想的風帆。

20世紀30年代,英國一個小鎮裡,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姑娘,父親經常告訴她: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力爭上游,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也要永遠坐在前排。

正是這個信念的滲透,培養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

40多年後,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她就是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永遠都要坐前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信念,激發了孩子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

再來說說第二種方法:調整心態。

看待同一種事物,由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樂觀和悲觀。

悲觀是失望的代名詞。一個持悲觀態度的人,沒有愉快的心情,喪失積極進取的信心,生活也不會發生轉機。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悲觀”這個詞從自己的詞典裡刪掉,永遠保持樂觀的態度呢?

農家女高建芳,沿著輪椅走在街上,她總是自信地微笑著和鍋爐的人打招呼,她勤奮寫作,為了補貼家用,也為了正視自己的價值。

她說:這樣讓人看著舒服,自己也高興和自信啊!

面對殘疾的身軀,如果選擇悲觀的生活態度,她的人生將是不堪入目,可當她選擇樂觀,積極面對一切困難時,她收穫的又不僅僅是自信了。

最後我們來談一談第三種方法:正向激勵。

孩子成長過程中,激勵是培養信心的土壤。不管是被激勵還是自我激勵,每個人都會因此增強奮進的力量,提高勝利的信心。

激勵是推動力,也是強心劑,我們要學會接受他人的激勵,也要把自己的熱情鼓勵送給別人。

馬娜長得又矮又瘦,沒有被允許加入合唱團。而且,她總是穿著一件又灰又舊又不合身的衣服。她在公園裡難過地流淚。

她想:我為什麼不能去唱歌呢?難道是我的歌聲真的很難聽嗎?

不由自主地,馬娜低聲唱了起來,一首接著一首。

馬娜驚呆了!於是公園裡天天出現了他們的身影。

十多年過去了,馬娜變得美麗而優雅,成了那裡有名的歌手。

但她忘不了公園裡的老人,於是去找,卻怎麼也找不到了,原來老人已經過世了。

“他是個聾子,都聾了二十多年了。”一個知情人這樣告訴她。

一聲輕輕的鼓勵,雖然不費吹灰之力,卻具有神奇的力量。它使自卑的人變得自信起來,讓憂傷的人變得快樂起來,讓無助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4

好了,說到這裡,我們今天的內容也就差不多了,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首先,我們講到:孩子出現不愛說話,說話眼神躲閃,猶猶豫豫,暴躁易怒,這其實是孩子自信心缺乏造成的,只有內心堅定的孩子才可以落落大方,舉止大度、談吐自然。

其次,我們找到了增強孩子自信心的三種方法,分別是確定目標、調整心態和正向激勵。每一種方法都不是單獨的個體,在培養孩子的過程重要靈活運用。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英語啟蒙:一部被埋沒的英文動畫片,趣味性堪比《小豬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