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天五分鐘,生活不糾結》

還記得那年去美國紐約帝國大廈

乘坐電梯到達樓上觀景平臺

一覽紐約市曼哈頓的全景頗為感嘆

在86樓上我突然想考考孩子

於是就問他:想要知道帝國大廈的高度

你都能想出哪些方法?

孩子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google 或者 百度就行了

我苦笑之餘接著問:

要是沒有google 和百度可用呢?

他想了想,那就只好問大廈工作人員了

我嗯了一聲,這算是一種方法

不過我更喜歡有技術含量的答案

他看了看手裡的長線悠悠球

接著說,要不放一根繩子吧

從上面垂到地面再測量繩子的長度

對於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來說

能想到這裡算是合格了

如果期望他們能用很多專業知識

來計算高度的確很難

我們可以再看看科學家小時候如何解答

玻爾成為物理學家的秘密

物理學得很好的玻爾在一次考試中

雖然所有的題都答對了卻沒拿到滿分

有一道題老師給了很低的分數

題目是:如何用一個氣壓計測量建築物高度

玻爾的答案是:去到樓頂扔下氣壓計

計時直到聽見“砰”的一聲

再透過重力加速度公式計算出高度

這個方法可以,但看不出他會用氣壓的知識

老師跟氣沖沖來理論的他說

你要是還能說出一些方法測量高度

我就給你高分

結果玻爾一口氣說出來了很多種

其中當然也包括氣壓測量方案

甚至還提到了利用鐘擺理論

影子投射對比理論等等

老師驚訝之餘不得不給了滿分

後來他利用自己的博學成為了物理學家

還因為發現了原子中的電子而聞名於世

他不僅知道怎樣得到答案

而且對問題的觀察更為全面

不侷限於所學的某一個知識

可以多家度的看問題、解決問題

觸類旁通是聰明孩子學習好的基礎

死記硬背是出不來學霸的

過目不忘、出口成章也未必

能考進各種高門檻的重點公立、私立

現在的學習要求的是:

知識面、整合資訊能力、思維能力

還有綜合資訊處理之後的應用能力

僅僅從智商層面而言

絕大多數人都處於一個區間

特別高的人鳳毛麟角

那為什麼那麼多學霸輕鬆應對各種事情?

難道他們都是天才出身,聰明絕頂?

《如何高效學習》的作者斯科特・楊

有一次被臨時抽中參加化學競賽

所有的題都沒有見過

要求時間一個半小時,結果他只用了40分鐘

還得了第一名以及400美元的支票

他被別人讚譽天才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主要是自學,用在功課上的時間

並不比別人多多少!

他看各種各樣的書籍,每年多達幾百本

自學了多種程式語言、商務知識、寫作技巧

還有動漫設計、作曲等等

他的眼睛裡,每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

他們之間都有很多知識點

是直接或者間接關聯的

就看我們能否在學習中串聯起來、觸類旁通

聰明的孩子跟我們學習的方式不同

在聰明孩子的眼睛裡

分數的學習可以聯想到音符和節拍

物理的學習可以聯想到四季輪迴

化學的學習可以融進衣食住行

他們不僅僅是學習的方式不同

最重要的是學習理念和策略不同

學習知識不僅僅是機械記憶

無論是唐詩還有英語單詞

都和文化、歷史、人文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弄通了那個時期古文的特點

搞明白了英文的構詞法和造詞目的

那句詩或者那個單詞就能記住一輩子

而且可以在很多場合活學活用

孩子來到中學學習數理化

涉及到的公式、定理成百上千

光是機械的記憶肯定容易驢唇不對馬嘴

但是玻爾告訴我們:

如果你搞明白了每一個變數的內涵

公式是不需要記住的

拿來用就行了,用哪個就拿哪個

這種學習觀念和策略

配合時時刻刻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用

自然得心應手,讓人驚歎

其實弄清楚了其中的奧秘

並且堅持一段時間

咱們家的孩子也能成為“小天才”

聰明是在正確的道路上

用科學實用的方法鍛造出來的

只不過有人需要自覺

有人無意識而已

本文圖片來自google

本文玻爾的案例和高效學習請參閱原著

6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幸福娃:感恩你們總是像個小太陽,把我將要冰冷的心,有地方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