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不行”“我不配”“我不好”……

你會經常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嗎?

你的性格中,有你想要壓抑的部分嗎?

在聽到某些語言或經歷某些場景時——在別人看來並無惡意——你卻像被戳中“禁忌”一般,突然感到憤怒、羞恥甚至情緒失控嗎?

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有類似困惑,今天介紹的這本《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定能幫到你。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這個小孩記錄了你遇到的傷害和當時的感受,並讓你的“自我”停留在那個年齡,變成了一個“內在小孩”。如果這個小孩得不到療愈,就會變成失控的情緒或不健康的性格。

本書作者施琪嘉基於創傷心理20多年的研究,針對內在小孩的療愈,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

一、看見你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嬰兒時期。

一方面,原本在溫暖安全的子宮裡什麼都不用做,出生後卻“被迫”開始呼吸、進食、感受冷暖、擔心自己活不下來……嬰兒一出生便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另一方面,嬰兒的內心有“上帝”情結,他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要什麼有什麼、所有人都圍著她轉。

如果父母(養育者)和周圍環境能夠安撫她的不安,無條件地滿足他的“上帝”需求,他便會成長為健康的內在小孩。

如果這個內在小孩的需求沒有得到及時滿足,他就有可能受傷。作者介紹了內在小孩的5大需求:愛、陪伴、誇獎、玩耍、道歉。

缺乏愛的內在小孩是個飢餓的孩子。他對食物或物品有強烈的佔有慾;他嫉妒特定的人或所有人。世界上能有什麼能讓人變得溫和、友善、單純?那就是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

缺乏陪伴的內在小孩是個不安的孩子。他特別黏人又特別“作”,內心渴望親密關係,行為卻破壞親密關係。陪伴包括人、玩具、環境的陪伴以及跟父母的互動。說到環境陪伴,有這樣一個例子:

汶川地震後,政府要給幾百名孤兒安排歸宿。外省一家鋼廠表示願意接收這些孩子,但政府還是決定把他們安置在當地。這真是個以人為本的決定!孩子們已經失去了父母,如果再把他們送到生活習慣、飯菜味道、講話口音都不同的外地,他們就徹底失去了環境母親,將更加缺乏陪伴。

缺乏誇獎的內在小孩是個自卑的孩子。他用自我感覺特別好、貶低別人、只關心自己等表象來“病理式求誇獎”。有的父母喜歡說孩子各種不好、貶損他、不滿足他的要求,以為這就是不溺愛孩子,就是挫折教育。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或者幻想自己無所不能,以彌補現實中的受挫感。

缺乏玩耍的內在小孩是個認死理的孩子。他的思想停留在理智層面,情感簡單,難以理解人際互動的言外之意;容易嫉妒、憂傷,不易愉悅。

玩耍可以擴大一個人的心理空間。心理空間大,意味著擁有更多的妥協、抗挫和反思能力。

缺乏道歉的內在小孩是個糾結的孩子。一件很小的事都能引起他的不滿;因長期感到憋屈,引發他自身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病變;他也同樣死不認錯。

道歉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公正對待、被尊重,有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在任何時候,父母的道歉都不遲。

看見並滿足內在小孩的需要,就是要讓他感受到“我是被需要的,我是被尊重的,我是被愛的。”

二、共情你的內在小孩

什麼是共情?簡單說就是“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

20世紀70年代,義大利科學家透過實驗發現,大猩猩看到別人吃香蕉和它自己吃香蕉時的腦電波是相同的。後來進一步研究發現,大腦中的一部分神經會讓人們因為看到別人做了某事,自己也能體驗到做那些事的感覺,併產生同樣的神經反應,這種現象就是共情。

人們一生中發展共情能力的機會有兩次,一次是嬰幼兒時期,從父母那裡感受愛;另一次是有孩子以後,從孩子那裡學習愛。糾偏就是共情形成的過程。

看見了你的內在小孩,現在試著“共情”他的5種情緒:焦慮、羞恥、被拋棄、空虛、哀傷。

內在小孩的恐懼感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比如嬰兒出生時對黑暗和死亡的恐懼;有些是因為母親懷孕期間健康狀況不佳或情緒不穩定而引發的。

舉例來說,一位患有心臟病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常常因擔心自己的健康會影響胎兒而心跳加快。嬰兒會感覺到供血不足、血壓太高等,從而產生恐懼。

弗洛伊德說: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基於早年他的父母是如何照顧他的。

內在小孩的羞恥感是以個人價值和自尊為代價的。他在辱罵、羞辱、評判的環境中長大。他缺乏社交能力,總是唯唯諾諾;他存在感弱,容易抑鬱或妄想。

但另一方面,保持一定程度的羞恥感,也是一個人的道德底線。

內在小孩的被拋棄感就是覺得自己不被需要、被嫌棄。他對別人極度敏感和不信任,內心常常有一種要拋棄別人和被別人拋棄的聲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留守兒童。有一個男孩,父母在南方打工,自己留守在家。5歲那年,他的父母回家過年時帶回來一個兩三歲的小妹妹,穿得很漂亮,看起來跟著父母生活得很好。

離別時,小男孩極度渴望父母也能把自己帶走,一路哭著喊著拽著父母衣服跟到村口。在北方凜冽的寒風中,爸爸拎著他的耳朵往回扔,把他生凍瘡的耳朵撕裂了一大半。讓他記住了這種被拋棄的感覺。

因為害怕再次被拋棄,這個男孩成年後每段戀愛關係都只能保持個把月。

內在小孩的空虛感源於缺乏母親的陪伴和愛,導致無處習得生活常識,無趣又無助。嬰幼兒在不斷模仿母親的行為中成長,母親的關注和愛可以幫助他建立起和他人的聯絡。

“人無癖不可交”。作為父母,自己要做個有趣的人,才能培養出內在充實、又具有共情能力的小孩。

內在小孩的哀傷感是人類本能對愛、信任和安全的訴求。他高敏感、害怕焦慮和分離、感覺不被理解;他渴望父母的依戀和擁抱。

有的父母就是不喜歡擁抱孩子。作者的朋友說:“我跟父母的親密接觸就是他們打我的時候。”聽起來真的很心酸。

看見並共情你的內在小孩,療愈的旅程已成功一半。

三、重塑你的內在小孩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唯有向內重塑。

“我不配”?打破“你應該”,釋放“我想要”。

釋放自己的壓抑,喚醒自我意識。試著回答“什麼才是我要的”“什麼不是我要的”?保持對大自然的好奇和探索之心,釋放令人“如沐春風”的一面,感受成就感。

比如韓國女星秋瓷炫的例子:她憑藉一部《回家的誘惑》火爆中國,看起來甜美樂觀的她實際上來自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奶奶嚴重重男輕女,可偏偏只有她家沒有男孩,於是備受嫌棄;她父母的關係也不好,常常吵架;更槽糕的是,她的妹妹在很小的時候意外落水而亡,這成了媽媽的心病,常常把委屈和悲痛發洩到她身上:

“為什麼死的不是你?你應該替你妹妹去死!”

因此,她的內在小孩常常跳出來說:“我不配”“我死你也死”。幸運的是,她並沒有停止自我釋放——到中國發展事業、40歲向老公求婚。事業上的成就感、丈夫和孩子的愛,療愈了她的內在小孩,成就瞭如今幸福的她。

“我不行”?探索未知潛能,尋回赤子之心。

老子講:“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簡單、單純,他睡覺時撥出的氣息都是香的;如果一個人煩惱重重,口氣就會很重。怎樣尋回赤子之心呢?作者認為,要將注意力由外轉向內,探索自我潛能,找尋生活的希望和樂趣。

眼界決定了人生高度。作者認為,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勇於挑戰未知,就會發現向內探索的樂趣高於一切樂趣。

“我不好”?聯結內在力量,整合更好的自己。

整合更好的自己,要先理解自己的身體。

作者認為,人的身體能量和心理能量是雙向流動的。我們可以透過打坐、冥想、健身等方式呵護自己的身體。同時,關注自己的夢境,注意潛意識傳遞的資訊。

整合更好的自己,要和自己的內在對話。

作者認為,在和自己對話時,不要過於現實,不要太在意現實名利得失,而是多關注自己的內在。作者建議先讀哲學,瞭解中國哲人的智慧後,再和自己的內在對話,會別有一番樂趣。

整合更好的自己,要為自己找一面鏡子。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埃裡克森說:“孩子會在媽媽(父母)注視自己的喜悅眼光中看到自己。”作者說,如果父母是一面好鏡子,你就會從中照出更好的自己。如果父母不是,你需要在生活中尋找一位懂你的良師益友,指引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人說,一個人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覺醒。

當你開始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你開啟了你的第二次生命。

當你開始療愈你丈夫或妻子的內在小孩,你為你們的婚姻迎來了第二次生命。

當你把育兒過程看作塑造子女的內在小孩,你給了你的子女第二次生命。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貝,你已然很好,但你永遠可以選擇,做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