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01

繪本漫畫作者悅媽有3個孩子,其中2個已經上了小學。開學第一週的週五,她去學校接孩子放學,遇到了校長,跟校長寒暄了兩句後,自然而然聊到了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

校長開始誇孩子聰明,鋪墊之後一針見血地指出,老大學習態度不好,老二脾氣個性倔強,這都跟家長過於寬容,導致孩子缺乏規則意識有關。總是滿足孩子,缺乏原則,會導致孩子規則混亂,過度的寬容就是縱容。

悅媽這才意識到,在平時的一件件小事中,自己把孩子“慣”壞了。比如到了洗澡時間,娃還在玩橡皮泥,不願意去。她會給娃再“彈性”一下,兩個五分鐘後,娃依然還在玩得興致勃勃,最後不得不強行拖去洗澡。

對娃的寬容變成了縱容,一次又一次的妥協,變成了討價還價的條件,養成了娃默默蹭蹭,肆意發脾氣的個性。那些看起來無所謂的小細節,那些無底線的寬容,就是把孩子“慣壞”的罪魁禍首。

看到了這樣的後果,我的後背一陣發涼。很多時候,我也不忍心讓女兒哭,經常滿足她的要求。

在我們家,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女兒跟著動畫片學到了很多道理和兒歌,所以在適當範圍內,我們是允許她看電視的。

記得有一個週末的中午,女兒在看電視。到了吃飯時間,婆婆喊她出來吃飯,她說看完等這一節再吃,於是我們就順從她的意思。結果等到這一節結束,她還在繼續看下一節。

在商量未果的情況下,她爸直接過來把電視關掉了,女兒大哭起來。以往我捨不得女兒哭,會再開啟電視。而這一次想起校長跟悅媽說的話,愛哭鬧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可以討價還價的家長,堅定了我不去開啟電視的想法。

究竟怎麼“慣”孩子,才能讓孩子既能跟父母保持親密關係,同時父母在一些無理要求上又有原則地去處理解決。

02

最近重溫了《圓桌派》第四季中的《跟孩子溝通不簡單》,幾位老師探討的內容很值得借鑑。

1、要從小立規矩

李玫瑾教授說到這樣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規矩從小立,在3歲時說,孩子最多在地上打滾,大了就不好搞了。深以為然。

還記得之前大鬧車站的那位藝人,車站安檢人員發現她行李箱中有疑似易燃物品的壓縮氣罐存在,於是要求開箱進行檢查,但是,這位演員還是悄悄的將壓縮氣罐帶進候車室,被車站人員發現後,這位演員拒絕配合車站民警,並且態度極其惡劣,大喊大鬧。最終,被判處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父母從小不給孩子設立規則,孩子做事沒有邊界,長大後如果還繼續這樣肆無忌憚,漠視規矩,現實的社會會給他一記響亮的巴掌。

2、要把孩子的事當成事

嘉賓蔣方舟在節目裡談到一件小事:小學她在學校擔任大隊長,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早上值日站在校門口,檢查同學是否都佩戴了紅領巾,沒戴的扣兩分。結果是,她每天都會看到沒戴紅領巾的孩子跟家長大哭大鬧。

在父母眼中一文不值的事可能是孩子的全世界,因為他們對世界的定義和認知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家長覺得小事,這其實是一種認知失調。

把孩子的事當成事,在於父母是否能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思考問題,是否從內心認同孩子和尊重孩子。

兒子4歲時的一個冬天,張同道讓兒子去洗手,但是他一碰到水就說水很燙。聽完兒子的回答,張同道下意識地說:“我剛洗完,一點都不燙。”

“那是你的感覺,我覺得很燙。”4歲的兒子看著他平靜地說道。

也就是這件事才讓張同道認識到,原來孩子觀看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和我們是不同的。畢竟他已經經歷了40年的人生,而兒子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尹建莉曾說: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3、事情要在前面做

事情要在前面做,對孩子的教育,有進有退。不要答應無理的要求,不能要什麼都滿足。

哪種教育方法都能培養出好孩子。作家馬未都說他曾經主持的《交流》訪談節目中,很多孩子被打過,被問起長大後恨不恨家長,幾乎沒有人舉手,這就是因為有親情在。

有兩種家庭把教育做在了前面。一種是父母人好,夫妻關係和諧,自己親自帶孩子,親情關係墊底;還有一種看似放縱,但是有邊界,不教而善,身先示範。

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兒童發展學院的心理學家蘇勞非博士,在持續跟蹤了180個孩子20年之後發現,孩子早期和父母建立的依附關係,能夠非常好的預測18年後這些孩子的同伴關係,依附關係好的孩子,同伴關係也更好。

03

對孩子的寵愛,我們要溫柔而堅定,要有智慧和遠見,不要為了眼前的輕鬆而忽視了長遠。

1、不要嘮叨

作家蔣方舟講到她小時候受不了媽媽嘮叨,便去問媽媽為什麼一直嘮叨。媽媽說是因為沒得到她的反饋,不知道她有沒有聽進去。

女兒今年正式進入幼兒園。有一天放學後,我連續問了她幾個問題,剛開始她還回答,後面直接說了句:“媽媽,你不要再問了。”

當時我有點詫異,這麼小的孩子居然能講出這樣的話。後來我又問了幾個同事,他們的孩子也說過類似的話。

後來當我再想跟女兒談話時,我會讓她看著我的眼睛,保證她能夠一次性聽得懂我的意思,而不去重複嘮叨。這樣的交流方式對我們雙方都很舒服。

李玫謹教授說:六歲之前,父母的話是黃金;到了青春期,父母的話要少;12歲之後,父母的話都是垃圾,點到為止。

所以重新審視自己,減少自己不必要的嘮叨,可以真正跟孩子和諧相處。

2、不要當眾教育孩子

中國人喜歡當面教子,覺得自己在孩子面前是有威信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叫超限效應。“當一個人接受的刺激過多、過強、時間過長時,內心就會滋生不耐煩、逆反的情緒。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就是入鮑魚之肆,久不聞其臭。”

當我們第一次大聲斥責孩子的時候,孩子確實很害怕,會表現得很老實、很聽話。但是大聲訓斥次數多了以後,孩子就會習慣這些大強度的刺激,他們看似在聽你吼,其實注意力早就遊走到別處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麼。

假如你的孩子跟同學打架,你被老師叫到學校,尊重他,不要指責他,問清楚吵架的原因,一開始不談論對錯,不然孩子就把心門關上了。跟孩子站在一起,先誇他,家長是最理解自己孩子的人。

當孩子遇到困境,是體諒和幫助他,還是跟眾人一起向他施壓,提升他所謂的“挫折免疫力”,完全是家長的個人選擇。

正如北師大教授錢志亮所言“責備孩子的聲音越小,孩子聽得就越認真,教育的效果也就會越好”。

3、不要害怕孩子哭

這段時間女兒很喜歡拼圖,剛開始買的36片的恐龍拼圖, 很快就能拼完,並且在練習幾次後,速度也越來越快了。拼了又拆,拆了又拼,看女兒玩的不亦樂乎,婆婆又給她買了一套108片的動物園拼圖。

這次難度明顯升級了,對她來說難度加大了,拼了幾個形狀較大的動物後,剩餘的小塊不知道怎麼拼,女兒急得直在地上打滾大哭。我安慰她幾句,可是還是不聽勸,哭得更大聲了,心疼得我想去拉她起來,被婆婆制止了。

哭了一會,女兒見沒人理她,聲音漸漸地小了。

第二天,女兒又提出要拼圖,並且還自言自語:多練習就會了,不能哭,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原來把我對她說的話都聽進去了,而且還完整地表達出來,那一刻,我真的是無比欣喜。

這一次,她依然沒有拼出來,但是沒有像前一天那樣大哭了。

香港著名作家倪匡說過:人類之所以有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解開自己一個個的心結的過程。也許你今天對孩子做的一些不好的行為,正是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中對你的影響。沒關係,學會了這六點,幫你更好地寵愛孩子。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什麼有的寶寶十個月就會走路,而有的寶寶十八個月才會走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