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自從十月懷胎就開始注意飲食,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都記得十分清晰明確,生怕肚子裡的胎兒營養不對。等到生了寶寶之後,哺乳期也是十分的注意,好不容易熬到寶寶可以開始吃輔食了,寶媽們都盡心盡力地給輔食新增各種營養,希望寶寶能夠長得更快,更健康。殊不知,有的時候儘管前注意萬小心,過敏、溼疹還是會找上門來。
為什麼寶寶容易長溼疹呢?其實許多人都清楚,過敏是導致寶寶長溼疹的第一大因素,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有著清晰的認知,會明確哪些食物應該晚一些給寶寶吃,哪些食物寶寶最好不要碰,但也正是因為過度將精力集中在忌口的這個問題上,從而忽視了還有其他的問題也是導致寶寶長溼疹的重要原因。
溼疹產生的第2個因素,其實就是寶寶本身皮膚髮育的問題。寶寶的面板極其嬌嫩和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而產生問題,同時呢自我修復能力又非常的差,出現問題的話沒有辦法再管時間內修復。
溼疹產生的第3個因素,就是環境的不良刺激。第1個就是生活環境不良,比如說按我們日常居住的環境,活動的環境,空氣通風不好,空氣汙染了,也會引發溼疹,比如說有一些孩子去主宰啊,工廠附近,交通幹道附近,空氣汙染呢會導致孩子身體內部的免疫平衡遭到破壞。第2個就是外界的溫度和溼度,如果環境溫度過高,孩子的面板不能及時的散熱,溼疹就會加重,環境溼度太乾燥,造成孩子面板的水分蒸發會加重面板乾燥使面板的防禦功能更加脆弱從而產生接觸各種外界的過敏原,也會容易引發溼疹的反覆發作,此外如果經常接觸一些花粉啊,粉塵等等,也會容易引發面板的過敏。
溼疹產生的第4個因素,就是日常護理中的不正確的手法。比如說在養育過程中,頻繁的洗澡,水溫高,洗澡次數過多,洗澡以後,沒有及時的把身上的水擦乾淨;再者就是孩子流口水了,吐奶了,此時呢口水和奶水留在面板上,如果沒有及時清理的話,都會造成面板溼疹,甚至加重原有的溼疹。
寶寶長了溼疹,因為瘙癢往往會上抓下撓的,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抓破了,還會引起二次的感染,而且用了溼疹藥有的時候也不管用,還是會不斷反覆,不僅讓寶媽們憂心,還折磨得寶寶寢食不安,精神頹靡,甚至會影響後續的發育,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根治,溼疹會開啟“潘多拉之盒”,帶來一系列的過敏症狀,如哮喘、鼻炎、腹瀉等。
寶寶溼疹"天敵"找到了!醫生:多抹1脂少碰2白,溼疹不攻自破
多抹1脂
這1脂指的是桃油果脂,它製取於馬齒莧、牛油果、甜扁桃等6種植物,能夠對症殺滅溼疹滲出液中活躍的細菌,從而抑制溼疹的蔓延和發展,並起到明顯的抗過敏作用;同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啟用修復細胞的活力,完善肌膚的屏障,抵禦外部細菌、過敏源的再度入侵;再者桃油果脂ph值與寶寶的面板保持一致,容易吸收而且滋潤也比較持久,還能讓寶寶的面板白白嫩嫩的不再幹燥、皴裂。
遠離2白:
食物中的異體蛋白:都知道寶寶溼疹有很大的因素是食物過敏所導致的,尤其是雞蛋清、牛奶等,寶寶腸胃更無法消化和吸收,反而還會引起腹瀉和溼疹。這一類的食物雖說營養豐富,但輔食中越晚新增越好,並且新增的時候要先少量新增,留意寶寶的反應和狀況再看看是否下次繼續新增。
海鮮白肉:海鮮內含有一定量的組織胺,一旦組織胺被人體吸收,進入免疫系統,就會引發過敏現象,對於成年人比較完善的消化系統而言一般沒有問題,但是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都不完善,所以很容易就會引起過敏,長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