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看到表弟在家庭群裡著急地發問,因為他家2個月的寶寶還不會俯臥抬頭。
這類問題,父母應該都不陌生,我女兒一歲前,我帶著她在小區樓下溜達,遇到差不多月齡的寶寶,我們的聊天少不了這樣的話題:
“會翻身了嗎?”
“會坐了嗎?”
“我家的還不會爬,怎麼辦?”
……
寶寶一路成長令我們掛心,不同階段對比同月齡甚至更小的寶寶,看別人會翻身了、會爬了、會站了,再看看自家寶寶,還不會怎麼辦?父母一邊安慰自己“不急”,一邊看著搜尋出來的各月齡寶寶發育情況對照表,哎呀,落後於平均水平了,怎麼辦?
朋友A說:“不用急,孩子有自己的生長節奏,到時間了自然就會。”
鄰居B說:“你要幫孩子啊,孩子翻不過去你就幫他翻過去。”
同事C說:“你得每天訓練孩子,用嬰兒運動操來幫助孩子學好動作。”
你聽誰的?
根據心理學家們的研究,嬰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會影響他們的身心發育,父母不能放任不理也不能干預太多。父母要提供腳手架支援來發展嬰幼兒的自主性。
一起來認識嬰幼兒的動作發展嬰幼兒的動作指哪些?嬰幼兒的翻身、爬、站立、走等等這類在環境中進行四處移動的動作,稱為“大動作”。相對應的,另外一類嬰兒對運動幅度較小的動作的控制,比如拿東西和抓握,稱為“精細動作”。這兩類統稱為嬰幼兒的動作。
大動作使嬰幼兒能夠以一種新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身體和環境。例如,直坐在座位上使寶寶對周圍環境有了一種新視角。伸手夠物使他們能夠作用於物體並探索物體。
精細動作中的伸手夠物在嬰幼兒認知發展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因為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探索周圍環境的方法。通過抓握、轉動物體,觀察扔掉一個東西時會發生什麼,嬰幼兒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客體(嬰幼兒以外的物體)的外形、聲音和手感。
嬰幼兒的動作發展有一定規律嬰幼兒的動作發展是有順序的,但在發展速度上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當嬰幼兒許多方面動作發展都嚴重滯後時,比如嬰兒在某個動作的發展上出現2~3個月以上的發育遲緩,父母應該找醫生評估嬰兒的發育情況。
一般來說,嬰幼兒的動作發展順序是這樣的:
頭尾順序,對頭的控制早於對胳膊和軀幹的控制,對胳膊和軀幹的控制早於對腿的控控制。遠近趨勢,對頭、軀幹和胳膊的控制早於手和手指的協調。但這個發展順序不是絕對的,科學家曾做過一項研究:
讓成人在8周大的嬰兒的手和腳前不停地變換髮聲玩具,觀察他們開始表現出興趣到最後夠物的過程。
科學家發現,嬰兒打破了“頭尾原則”,先用腳去夠這些玩具,而且這比他們用手夠物至少要早一個月。
為什麼嬰兒先用腳夠物呢?因為他們髖關節對腿部自由移動的限制小於肩膀對胳膊的限制,嬰兒更容易控制腿的運動。當他們開始嘗試用手夠物的時候,他們胳膊的移動往往會偏離物品,因此用手夠物比用腳夠物需要更多的練習。這些發現證實,嬰幼兒動作技能的發展順序不是嚴格地遵循頭尾模式,還取決於他們所用身體部位的解剖結構、周圍環境和自己的努力程度。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提到:
“嬰幼兒的動作技能具有相關性 ,每一種新技能都是在先前的動作技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已有的技能會影響新技能的形成。”
嬰幼兒的動作技能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系統,各種單一能力的動作結合起來共同發揮作用,使嬰幼兒對環境的探索和控制更有效。例如,對頭和上身的控制共同支援了坐這個動作,踢腿、四肢一起運動,伸手等動作一起組成了爬行;爬、站立、踏步又一起構成了走這個行為。
嬰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這不是指嬰幼兒學會某一動作的時間早晚(孩子7個月會爬或者8個月會爬並不會有什麼影響),而在於此動作過程中嬰兒的自主參與度及利用動作的實踐程度,比如一個剛學會爬行就被父母以“弄到一身髒”為理由限制爬行區域的孩子,跟一個可以自由活動,探索世界的孩子(父母只保障環境的安全而不限制寶寶的活動區域),他們的動作發展水平就是不同的。
動作發展水平怎樣影響嬰幼兒的身心首先,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科學家們發現,孩子是否聰明並不取決於大腦中神經元的數量,而在於連線神經元網路的突觸聯結的數量。怎麼才能增加突觸聯結呢?每次有新的(從前從未接收過的)感官或心理上的刺激出現,就會形成新的連線網路。比如孩子越能自由爬行越能從環境中吸收新的刺激以形成突觸聯結。
腦科學家及心理學家通過各項實驗發現,嬰幼兒早期通過發展動作技能探索世界的程度,影響整個大腦的發育。他們把從小在充滿物質刺激和社會性刺激的環境中長大的動物與隔絕環境中長大的動物做比較,證實前者擁有更密集的突觸聯結。
其次,有利於嬰幼兒社會性發展心理學家勞拉·E·伯克在《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中指出:
“嬰兒的動作技能對他們的社會關係有很大影響。當嬰兒學會一個新動作,他表現出來的快樂就會感染別人,別人也很快樂,這又鼓勵他更努力地學習。”
嬰幼兒享受適合自身節奏的“學習和訓練”,這些屬於他的直接體驗。他能夠利用自己的感覺,不斷探索。他從移動自己的身體開始,掌握新技能。比如,他拍打撥浪鼓,最後抓住它,逐步強化自己的注意力。當他坐在椅子上,一遍遍玩著投擲遊戲,他會慢慢了解事情的因果關係。
研究表明,當嬰幼兒將事物兩兩對應起來,這種驚喜時刻會在他的大腦中建立起某種聯絡:“噢,原來這樣扔發出的聲音是這樣的!”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參與“複雜”的人際交流,比如尋求幫助,誘發微笑,向他人展示本領的快樂。
最後,幫助嬰幼兒發展自我蒙臺梭利博士在《家庭與孩子》一書中寫道:
“孩子在不受大人的介入干擾,自己完成一件事以後的那種驕傲、高興的表情,就是在向我們宣告他自我挖掘豐富內在潛能的需要。”
嬰幼兒通過移動身體,增加探索環境的機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正如勞拉·E·伯克說的:
“嬰幼兒的動作技能、社交能力、認知和語言是同步發展的,彼此之間相互支援。”
嬰幼兒在探索世界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激發了內心的熱情,逐漸培養出自主性,同時,忍受不適克服障礙的信心,也成了培養孩子毅力的基礎。
影響嬰幼兒動作發展的4個因素第一,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從遺傳學的角度,這和基因有關,由遺傳決定。比如孩子需要多長時間的爬行才足夠?沒有標準答案。這事全由孩子腦裡的中樞神經系統安排。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遺傳程式碼,所以不用把你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較,只要在正常的發育範疇內,孩子自己主導發育節奏。
蒙臺梭利博士說:
第二,身體運動能力“人類擁有的唯一天賦就是他能學習所有動作,而且比動物做得更好!在這個過程中,肌肉開始變得協調,因為神經連線會無意識地自發地達到和諧的狀態。”
這也和遺傳有關,有些孩子的身體運動能力強,有些則稍弱些。比如,剛學會爬的嬰幼兒,由於腹部無力,經常向後爬而不是向前爬。運動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能知道怎樣伸胳膊蹬腿來推動自己往前爬了,而運動能力弱些的孩子則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向後爬上。
第三,嬰幼兒內心的目標研究證明,嬰幼兒動作發展不只是由遺傳決定的。遺傳只決定了一般水平,而探索和掌握新任務的願望能激發嬰幼兒新行為。他們把原先已掌握的動作技能進行整合,在更復雜的系統裡獲得一種新技能,達到某一目標。科學家發現,嬰幼兒內心的目標使得他們能通過不同的路徑,獲得新技能。
比如,8個月大的嬰兒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吊床上,很少呆在堅固的平面上,無法自己移動,所以她沒有試著爬。但外面的世界對她顯然有著強烈吸引,這種內心急於探索的目標使得她在會爬之前就會站立和行走了。
第四,環境對技能的支援有心理學家觀察和追蹤了伊朗孤兒院裡的嬰兒,他們被剝奪了能誘發其學習動作的環境。這些嬰兒成天躺在吊床上,沒有玩具可玩。結果,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直到兩歲以後才能自己移動。等他們終於學會移動的時候,長期臥床的經驗使得他們以坐姿滑行,而不是用手和膝蓋往前爬。因為滑行的兒童是用腳接觸傢俱而不是用手,他們就不太可能學會為走做準備的扶著東西站起來的技能。所以,到3~4歲時,只有15%的兒童學會走。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勞拉·馬卡姆在《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中指出: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我們給予額外支援。這些支援就像腳手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發展其自主性。”
什麼是腳手架?腳手架是正在建設的建築四周的結構,是為了保證建築順利建成而存在的,在建築建好以後,腳手架就會拆除。我們為孩子提供腳手架支援,就是要幫助他們建造自己的內在結構。
父母可以有所作為:搭建腳手架,啟發孩子的自主性首先,給孩子提供環境支援5~12個月是嬰幼兒大動作集中發展的階段,因此嬰幼兒生活的環境,最好有利於其動作的發展。父母應確保他擁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可以為他提供學習所需的支援。
比如,當寶寶學著倚靠坐立時,我們可以為他準備背墊的枕頭。一旦寶寶能夠長時間獨立坐立時,我們就撤掉這些輔助坐立的枕頭。當嬰兒開始爬行,活動範圍逐漸超出活動墊時,我們既要撤掉活動墊,同時又要將家裡面他能到達的地方都仔細檢查一遍,做好安全防範工作。我們可以像孩子一樣爬著觀察這個房間,清理各種可能的危險和障礙,比如插座、電線、窗戶等,並巧妙地一些有趣的探索環境,準備一些有意思的玩具。
其次,滿懷尊重與讚賞地觀察孩子蒙臺梭利指出,“教育的一大祕訣就是觀察孩子、排除阻礙孩子發展的障礙、引導孩子進入新環境,再觀察、再排除、再引導,迴圈往復。”
幫助孩子獲得自主性體驗的最佳方式,是滿懷尊重地觀察他,了解他在哪方面需要支援,然後在相應位置為孩子搭建腳手架。
朱丹對女兒的養育是:
“她有她的世界和理解,在玩的世界,她建立自己的秩序和快樂……我樂見其成……”
第三,目標性引導而不是匆忙幫助
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說:
“每次我們教給孩子某種東西,就是在阻止他自行探索。”
我們需要尊重孩子探索和自我發現的自然過程,而不是感覺我們必須提供教育和挽救。我們尊重孩子的遊戲、幻想,以及他的興趣,而不是打斷他,指導他的遊戲。
對孩子的動作發展進行目標性引導,可以在孩子無法做出動作感到沮喪時,抱抱他,平和地向他描述剛剛發生的事:“你在抓懸掛的搖鈴……差點就抓住了。”
勞拉·馬卡姆說:
最後,溫和地給孩子提供資訊“我們將自己視為孩子的夥伴,甚至助手,而不是他的老闆。當他規劃自己的道路時,我們僅提供資源上的幫助。我們不會按照某些主觀想象的發展標準評價孩子,強迫他從事他還無力完成的任務,讓他承受失敗的壓力。我們根據他的實際現狀向他提供支援,不會考慮同年齡段孩子在做什麼。”
父母只需要溫和地和孩子對話,為他搭建腳手架:“是的,你在努力向上撐,這很費力氣。你在鍛鍊自己的肌肉。”即使幾個月大的孩子未必聽得懂,但他能感受到父母話語中的情感。
有研究人員發現,孩子能夠以非語言和本能方式“錄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與後期生活相比,孩子說話前的經歷對孩子態度、情緒以及生活信念的形成,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所以,父母就和寶寶之間的“對話”,是必要且重要的。
父母通過和孩子說話,表示對孩子努力的認可,他能漸漸明白自己的努力是有價值的。而且父母並不匆忙幫助,孩子得接受這件事需要他自己去努力。
父母和孩子對話時,語調要輕鬆,要讓孩子感受到,這並非緊急事件,而取決於他自己的主觀意願。另外,父母還要對孩子的語言和身體變化做出反應,讓他知道媽媽會提供必要的幫助。
《蒙臺梭利家庭方案》中提到一個媽媽給嬰兒腳手架支援的範例:
有位蒙臺梭利家庭指導教師到朋友家做客,剛好看到這一幕:
朋友家剛滿4個月的寶寶正在憋足了勁兒翻身,一直翻不成功,於是就開始哭,這位媽媽迫不及待地想要伸手幫助。
老師建議她停三秒,先觀察是不是有什麼障礙需要移除。這位媽媽發現可能是床太軟了,於是老師建議媽媽在地上放一塊小毯子,將孩子放到上面。
到了地上的寶寶不一會兒又開始翻身,雖然有點進步,但還是未能成功。老師又建議媽媽給寶寶脫了毛衣和連襪褲。
光著腿的小寶寶歡快地蹬著腿,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就一下子翻過身去了。
案例中寶寶翻身的阻礙在於環境。如果父母觀察後發現環境中沒有阻礙,要再觀察寶寶的情緒,他是在專注地努力還是在絕望地哭泣?如果是後者,就需要父母給寶寶提供最小的幫助,比如用手輕輕支撐孩子的臀部輔助他一下;如果是前者,父母只需要靜靜地等待,不論寶寶最終是否翻身成功,都要給予他嘗試的機會。
如果父母沒有腳手架式的養育思維,無法認識到環境和觀察對孩子的重要性,可能會忍不住伸手去幫孩子一把,讓他輕鬆地翻身成功。這樣的話,環境中的障礙,比如鬆軟的床墊及厚重的衣服就會一直存在,而且孩子會漸漸習慣於每次需要努力時,等著父母來幫他一把。這樣很容易磨滅了孩子的自主意願,讓他產生依賴感,不利於自信和獨立品質的養成。
養育孩子的過程,充滿著各種挑戰和思考,有人說這是一場生命的修行。而我,是每個時刻都在被治癒,看著女兒自得其樂地給自己讀繪本,看著她快樂地跳扭屁股舞,看著她向我走來柔軟的脣落在我臉頰上,軟萌萌的嗓音在耳邊:“媽媽,我愛你。”沒錯,這個26個月的孩子就有本事,讓我平和安樂。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