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說“我不會”?
“我不會”因為媽媽會幫我
看到孩子費勁地撕零食包裝,媽媽一把拿過來,麻利地開啟給孩子;看到寶貝吃飯慢,家長立馬開啟了“餵飯”模式…
家長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鍛鍊能力的機會,是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裡我就不再過多展開了,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學會“解放自己”,這樣孩子才能勇敢成長。
“我不會”因為太困難
有些時候孩子說“我不會”,是這件事超過了他的能力範圍。比如開頭我們說的3歲孩子排斥學習顏色,可能是因為他自身在識記顏色方面存在困難。
一般來說,孩子從2歲半開始能區分紅色、黃色、藍色等,3歲左右能說出顏色名稱,5歲左右可以正確識別常見顏色。
當孩子遇到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難題時,就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於是就直接表達為“我不會”了。
“我不會”因為我不行
如果6、7歲的孩子經常說“我不會”,那可能是他的自我效能感不足。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6、7歲的孩子正處於他律道德階段,他對自己的評價,多數來自於父母、老師或其他人對他的評價,孩子還不具備自己獨立的判斷和思考能力。
因此如果孩子在解決問題時,有多次失敗經驗,而父母給予的多是負面反饋,就會讓孩子積累一些挫敗情緒。
他們會把這些失敗、受挫經歷當成對自我價值的否定,感覺無能為力,這種自我否定是長期性的,覺得自己就是不會。
孩子說“不會”,這樣幫忙最有效設定較低的目標,逐漸增加難度
幼兒時期的孩子最擅長“趨利避害”,這是人類的本能反應:
面對困難第一時間選擇逃避、抗拒,因為逃避是當下最容易的選擇。
當任務超過了孩子的能力範圍時,我們不妨設定不同等級的目標,逐漸增加難度,提升孩子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美術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發現有個孩子交了白卷,什麼都沒畫出來,老師問他時,孩子說“我不會”。
但是這個老師沒有批評指責,而是告訴這個孩子:如果你不能畫整一幅畫,要不試試在畫中畫一個點?
孩子聽了老師的話後,在紙上畫了點,最後老師還讓他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孩子發現,自己的畫被精心裝裱在老師辦公室的牆上。於是以後的美術課,他每次都精心完成任務,繪畫水平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相對簡單的嘗試,會讓孩子在逐層遞進的過程中意識到挫折或許也沒那麼難,每當孩子完成一個小小的里程碑,家長也要及時的給予他們鼓勵,慢慢克服孩子的畏難情緒。
提供家長的思考過程,引導孩子
有時面對孩子的“我不會”,家長常常會直接給孩子結果,但這樣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時,不要代替孩子思考,而是教孩子思考。
怎麼做呢?很簡單。下次遇到孩子求助的時候,用簡單的句式,把我們的思考過程,大聲說出來,講給孩子聽。
比如跟孩子玩機器貓的拼圖,家長可以拿起手裡的拼圖,然後把自己的步驟說給孩子聽:
第一步,先來看看手上這塊拼圖應該是什麼?(比如是鼻子。)
第二步,想一想這塊拼圖應該放在哪裡呢?(孩子可能不知道應該放在哪裡,家長要接著引導。)
第三步,那我們一起找找,有什麼東西能幫我們找到鼻子的位置呢?
第四步,我們把鼻子放到拼圖上,怎麼好像拼不上呢?(孩子可能會發現兩邊的凹槽對不上。)
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讓孩子透過模仿家長思考的過程,逐漸意識遇到問題該如何思考。
當然,最後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做總結。你可以問問孩子“我們拼圖的第一步是什麼呀?”引導孩子反思自己是如何完成拼圖的,然後鼓勵他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整個過程,就是資訊輸入、加工和輸出的過程。要注意,不管孩子表述了什麼,都不要去評判對錯,孩子的能力有限,學習如何思考需要漫長的過程。
給予具體的表揚,讓孩子體驗成功
我們都知道要表揚孩子,但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具體的表揚,比如:
“你認真觀察找出了5處不同,寶寶真是一個細心的人啊”,“你幫媽媽澆了花,知道心疼媽媽,你真棒!”等等。
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孩子的行為表現、解決問題的過程等多方面去鼓勵孩子。
當然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的愛心、耐心和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要因為家長的忙碌和焦慮,影響了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