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Hi,大家好,我是肉圓子貓媽!

按照貓媽的之前的計劃,是準備一週兩更的,但經過這大半年的時間,貓媽還覺得有許多話想和大家探討與分享。

所以從本週開始,貓媽計劃變成一週三更!

這個更新的系列叫做——《有時候在想》,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近期的心情、感悟、甚至困惑。

也希望這個系列能得到大家的支援!

今天想和大家探討的問題是——你會干涉孩子交友嗎?

這是和朋友在一次聊天中偶然聊到的話題,朋友一問出口,貓媽腦海中的第一意識便是否認:

當然不會!都是新時代的開明家長了,怎麼能在交友這件事上干涉孩子呢!

但想了想,想法卻不自覺的換了個方向。

因為從廣義上來說,家長們花了大力氣為孩子擇校,就是一種交友干涉。

擇校的實質,在於一群相對優秀的孩子在一起形成的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於作風風氣。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放學了,你就是想不回家約同學打遊戲都約不著人,你想約人家玩兒,人家家長還管著呢!對吧?

所以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每一個家長都在廣義的干涉著孩子的交友。

那麼狹義上呢,狹義上要不要介入?

貓媽認為,還是應該干涉,但這個干涉的標準,不應該單純的以成績或者校內的表現來判斷。

“別和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玩!”想必80、90後對這句話都比較熟悉,我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對我們要求的。

但如果人人都這樣想,是不是除了成績在喜馬拉雅頂端的那一小撮孩子,其他孩子就沒有交友的權利了呢!

說到這,我十分感謝貓姥姥,因為她從沒有把學習好壞當做干涉我交友的門檻。

李玫瑾教授在一場講座中指出:孩子交友的情況,經常伴隨著孩子心理的問題。如果你發現孩子的朋友是一些品性不好的壞孩子,往往說明孩子在學校面臨著被欺凌的狀況。

所以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不僅僅要看到周圍孩子的“外因”,同樣也要關注自家孩子的“內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少年的你》。裡面的少年們,不論家境如何,出現的種種問題都源自各自原生家庭的教育短板。

與其說我們怕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而干涉他們交友,不如說作為成年人,我們如何覺察到家庭教育中的缺失部分。

要透過關注孩子的內心狀況,來分析孩子對於朋友的情感需求才是我們家長應該做的!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信內心富足豐盈的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家庭的引導,自己找到真正意義上三觀一致、秉性相投的好朋友!

喵個拜嘍!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打回去下場會更慘,機智的父母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