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來,我發現許多孩子的不自信,其實是源於爸爸媽媽特別賣命,但卻不太正確的教育方式。有許多的爸媽非常非常的懊悔,當年不知道這些做法是不對的,然後不知不覺就做了這個事,影響到孩子相關能力的成長。的確,我們如果能夠先明白哪些設施不該做的,恐怕就能夠更清楚的知道,接下來做些什麼才是真正有幫助的。
我記得有一次就有位媽媽說:“我覺得我們家寶寶很有自信,寶寶每次的自我介紹說都說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寶寶!”這樣做,真的算是有自信的寶寶嗎?
這個倒未必,如果一個孩子認為自己很棒,然而卻禁不了批評,就會特別難受或者特別憤怒,其實這都不是紮實自信的表現。
真正自信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1、孩子對自己的看法的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優秀而討人喜歡的孩子;2、被別人稱讚的時候,覺得很開心;3、他願意嘗試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4、能夠愉快的還別的寶寶相處5、碰到困難的時候,他不會輕易放棄,不會一開始沒做好,就說算了,我不玩了;6、當眾說話或者是表演時能夠落落大方;7、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想法;8、並不害怕跟其他的寶寶做一點競爭;9、被批評時不會過度沮喪。10、對於力所能及的事情,寶寶會願意自己去完成。
好以上就是有紮實自信的孩子會出現的十個表現。
你可能會想,到底自信指的是什麼?簡單的來講,自信指的是一個人是否對自己有積極的自我認知和評價。什麼意思呢?就簡單來說,“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是正面而積極的。
而其實寶寶要到1歲半到2歲左右才開始形成了自我概念和自我認知,才開始慢慢能夠區分自己跟別人的不同。那麼接下來問題來了,既然都從這個時候才開始有自我認知,那麼為什麼走著走著,其實到6歲以前,很多寶寶有了自信,很多寶寶就沒有了自信呢?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你肯定很好奇。
這跟爸爸媽媽以及外界常常接觸他的大人怎麼跟孩子互動是非常有關係的。
那麼老爸老媽有哪些做法會很容易傷害孩子自信心的養成呢?1、賞識表揚
這聽起來有點怪,對吧?難道不應該表揚寶寶嗎?當然需要肯定和表揚孩子的,然而不知道您是不是有聽過賞識教育什麼概念呢?
就只要寶寶做得好,媽媽就要立刻伸出兩根大拇指,然後說“寶寶真棒”;或者爸媽常說的一句表揚的話是“寶寶真聰明”。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您最常用的就是“你真棒”嗎?這樣的表揚對孩子自信會有幫助嗎?
這個誤會大了,其實不然,表揚不一定有助於孩子的自信心養成的。例如美國山本大學研究就發現,如果被頻繁而不當表揚的孩子其實容易出現一些狀況:
(1)他不願意冒險,他會覺得我不要去嘗試新的東西,缺乏自主性,害怕失敗。
為什麼呢?很簡單,你說他很聰明,然後他想:“既然爸媽覺得我很聰明,我必須要維持這個聰明的形象,所以如果我要嘗試稍微更難演的動作,我就不願意了,因為萬一我沒做成功,爸媽就會知道我其實沒那麼聰明的。”
所以專家們都建議媽媽不要表揚孩子很聰明,這麼說其實是不當的做法。你說這奇怪了,難道我要說我孩子很笨嗎?這當然不是,意思是表揚聰明不如表揚努力。當孩子做得很好的時候,例如唱一首歌,談個鋼琴或者是剛剛畫個圖很漂亮,爸爸媽媽這時候要說的不是你好聰明,而是我看到你好努力。
因為聰明不是孩子自己能決定的,但是努力就是了,所以要誇努力而不誇聰明。
(2)不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究竟該如何繼續做。
爸爸媽媽如果不斷地表揚,都只是很空泛的一些詞,例如很棒、很贊,其實是不夠的,因為對孩子來說,他雖然知道我做得很好,可是我不知道我哪裡做得好。
所以,如果只是舉個兩個大拇指說寶寶好棒,這個做法對於培養孩子紮實的自我認知以及良好的自信其實是不夠的。
2、批評糾錯
上個星期週末,一大早我進了電梯,有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那棟大樓上其他的才藝班,
結果電梯門一開,然後進來了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跟他的媽媽,媽媽看到我之後,就要寶寶跟我打招呼,結果這個時候寶寶就躲起來了。這時,這個媽媽的第一個反應是跟寶寶說:“你怎麼這麼害羞?這樣做,真的很沒有禮貌。”
然後這個媽媽還很尷尬的問我說:“孩子這麼害羞怎麼辦呢?”
這樣子的狀況常常在周遭發生,我們常常會聽到爸爸媽媽跟別的人說孩子內向、害羞、不聽話、調皮。你會發現,好多爸媽在跟別人介紹自己家孩子的時候,都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些這些負面的人格特質的標籤,這個做法當然不合適。
請爸媽千萬記得,這麼小的孩子,往往都是通過爸爸媽媽的眼睛來看到自己的,什麼意思呢?如果你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就貼這些負面的標籤的話,寶寶就認為:“這就是我的樣子,我就是一個又害羞又膽小又不懂事,又沒禮貌的孩子。”那麼接下來他會做些什麼?
(1)他當然覺得自己很髒遭;
(2)下一次他當然就做出又害羞又膽小又沒禮貌的舉動。
所以這樣的做法不但對於孩子調整自己行為沒有幫助,反而會大大傷害他的自信心。下一次要批評孩子的時候,請千萬不要貼負面標籤。
3、做比較
我想這點大家大概或多或少是有概念的。然而,許多老爸老媽還是不知不覺的會做出這樣的比較。
不久之前在我的一堂親子教育課堂上邀請所有在現場的寶寶一起上臺來,因為這寶寶真不容易陪著爸爸媽媽,在現場做了兩個小時聽,臺上老師講的他們根本聽不懂的話,所以最後只要有機會我都會邀請所有的寶寶到臺上來,帶他們做一點活動。
然後那天現場有好多孩子立刻接受邀請,歡天喜地上了臺,也有一些寶寶則是非常的遲疑,甚至爸媽怎麼拽著拉著都不願意上臺,還會放聲大哭。
那天有位老爸意志堅強的一定要把他穿著小公主裝的女兒拉上臺來,然後女兒就放聲大哭,這個老爸這時候就很大聲的對寶寶說:“你是大班的,你看看人家人家小班的都上臺了,小班的弟弟妹妹都比你大方,做得比你好,你要加油!”
老爸剛說完,突然想起剛才演講當中才說的,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這位老把立刻說:“糟糕,我又犯錯了!”然後惹得全場鬨堂大笑。
你會發現,知道和做到之間其實還真的要花出不少努力的。那麼主要的原因是爸爸媽媽往往在做比較的時候,真正的做法不是要去羞辱孩子,而且自己是希望孩子能夠跟別人學習,別的寶寶都可以做到,所以你也可以做到的。
所以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激勵孩子不斷去嘗試,而不是故意去傷害孩子的自信。然而對這個年齡段的寶Bora說,當他聽到爸媽說“你看看別人,你看看你”的時候,其實他聽到的不是“寶寶加油,去跟別人學習”,寶寶聽到的是“媽媽爸爸比較喜歡別的寶寶,比較不喜歡我”。這就當然很容易會對自己不滿意,還傷害自信。
您也許會想,那怎麼辦?我如果希望孩子能夠不斷的嘗試突破自己,不斷的進步,那麼該怎麼做呢?
這時候更好的做法是不做橫向比較,而做縱向比較。什麼意思呢?讓寶寶自己跟自己比。也就是說,比較的物件不是其他的寶寶,而是以前的自己。
例如,那天上臺的這個事,如果孩子不願意上臺,爸爸媽媽要說的不是“你看看別的寶寶,你看看你”,而且說“寶寶,我記得上一次你在什麼情況之下非常大方,就上了臺,記得嗎?好,我相信你這次也可以做到的”。
如果用這樣子的方式,就會是心理學家們所說的縱向比較,就是現在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比;而橫向比較,就是我去跟別的寶寶比。過去的研究發現常被做橫向比較的孩子比較焦慮,也不容易自信,所以從現在開始,請千萬別再說“你看看別的孩子,你看看你”,而是說“你看看以前的你”。
4、指手畫腳過多的干預
有不少爸媽很喜歡這麼做,一直盯著孩子,然後看孩子表現如何,一旦發覺孩子沒做好,就非常著急,立刻出手相助,如果這個時候還加上一些批評的話,包括貼負面的標籤的話,那就更糟了。
“你怎麼那麼不用心呢?”“你怎麼可以這樣子做,不會就叫我教你啊!”這些話,父母還是避免為好。這些做法,你可以想象,絕對會很傷害孩子自信的。
5、包辦代替
有些爸媽總是擔心:孩子沒做好,我讓他很難過,萬一事做砸了,他會不會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呢?所以總是對孩子說:“沒關係,我來幫你做吧。”
有的時候,這個做法的背後往往是出於避免孩子碰到失敗或者挫折,覺得如果他沒有失敗,沒有挫折,也許就會有自信了;另外的原因則是爸媽很沒耐心,受不了寶寶做得不好;要不然就是過於疼愛孩子,覺得寶寶還小,什麼都別做,爸爸媽媽來幫你做就好了,只有這樣子才能夠表現爸爸媽媽有多愛你。
不論出於以上三種中的哪一種原因,包辦代替對於孩子形成紮實自信都沒有幫助,因為自信心的一個重要來源是產生自我效能感,意思是說,我覺得我是很能幹的。而只有寶寶自己發現他真的能夠成功的做成一些事情,他才會有紮實的自我效能感,也更自信。
總結我們再來複習一下,爸爸媽媽的哪些做法會不知不覺的容易傷害年幼寶寶的自信心呢?
1、浮誇而不當的表揚方式;2、批評孩子時習慣貼負面標籤;3、常拿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4、習慣指手畫腳干預過多;5、包辦代替,不讓孩子自己動手。
不知道掃描一遍之後,您覺得自己在這些方面表現的怎麼樣呢?自我覺察是自我優化的第一步,所以最後請您想一想:在過去跟孩子的互動過程當中,有沒有出現過以上的這些做法?
如果有的話,當時是怎麼做的?如果再發生的時候,您會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