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拖延作業的現象。有些孩子甚至還會將作業拖到第二天上課前才會完成,那麼這樣趕出來的作業品質也不會太好,而且熬夜寫作業對身體也會有影響,許多家長也想出了很多辦法來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壞習慣,但都是收效甚微。
我的一個鄰居,她家的娃今年剛上三年級,但就是對繁瑣的數學作業提不起興趣,面對數學作業的時候就是擺出一副抗拒的姿態,無論家長在旁邊如何勸慰,她也還是憑著自己的喜好做事,而往往做完語文作業她就不喜歡再寫數學作業,只有爸爸媽媽凶她的時候,她才會寫,但孩子的數學成績也一直上不去,家庭關係也會受到影響。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形成拖延的這一個壞習慣?這背後的心理原因又有哪些呢?第一、趨利避害的心理
所謂的選擇性拖延,並不是說孩子在每件事情上都會拖拉,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事情的輕重來決定是否拖延。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更喜歡做對自己有利或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父母提醒孩子該早點睡覺了,孩子一直拖拖拉拉,家長只能反覆催促,孩子還是一動不動,直到爸爸媽媽的臉色不好看了,孩子才會磨磨蹭蹭去睡覺,在家長眼裡其實睡覺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並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玩耍比睡覺更重要,自己還沒有玩夠,所以才不想去睡覺。
第二、依賴心理讓孩子愛拖延
有些家長害怕孩子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便會將所有的事情都幫孩子做好,那麼在這種固有的模式下,孩子就會形成一個錯誤的認知:不論我做的好與壞,總會有爸爸媽媽幫我完成,我沒有必要自己獨立完成,所以他們就用拖延的行為來表達了自己不願意獨立思考的意願。
第三、逆反心理讓孩子變拖拉
有些兒童學家認為,習慣拖延的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會有一個控制慾強或者性格暴躁的父母,這類家長對孩子的說話方式也通常以命令的方式,那麼在這種硬性的規定,也就剝奪了孩子選擇權。面對如此強勢的父母,孩子只能用拖拉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除了這些心理原因之外,還有哪些客觀因素會導致孩子拖延呢?第一、肢體發育,知覺發展有缺陷
有時候也並不是孩子想要磨蹭拖延的,其實他也希望自己的動作能夠快一點,這樣的話也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但本身肢體發育不良同樣也會導致他們就算用最快的速度也依舊不能如其他的小朋友一樣迅速地完成各項任務。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聽覺記憶力和聽覺理解力發育比較緩慢或者是家長的指令過於複雜和冗長,導致孩子並不能完整的理解爸爸媽媽發出的指令。
第二、容易焦慮的娃更喜歡拖延
其實,拖延是一種情緒調節的問題,而非時間管理的問題,簡單的來講,其實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會喜歡拖延,用拖延來表達自己內心不滿的情緒。比方說有些孩子就遲遲不肯動筆,可能就是因為在他寫第一個字的時候就已經被爸爸媽媽的不耐煩的態度打斷,對於學習這件事情也就產生了一種恐懼,孩子也就會更容易陷入一種焦慮。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呢?第一、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
有些家長在討論孩子的拖延問題時,總會以一種加標籤的方式跟別人談論,比如說我們家的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那麼這些話如果被孩子聽到的話,可能第一次他還會有意識地加快速度來證明自己。但如果孩子經常能夠聽到這種類似的負面評價的話,他就會覺得爸爸媽媽說的就是對的,自己就是一個做事慢吞吞的壞孩子。
所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勤快的人的話,千萬記得不要給他們隨意貼上拖延症之類的標籤,對於孩子來講,家長適當的鼓勵會比嚴厲的批評更有效,對孩子多一點點的耐心,用積極的語言進行暗示和鼓勵,總有一天,孩子會改掉拖拉的壞習慣。
第二、鍛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很多孩子做事情拖延並不是因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在做事情的時候,已經養成了拖延的壞習慣。現在,在許多家庭當中,孩子都是關注的焦點,原本孩子可以靠自己完成的事情,家長卻都已經將這些事情提前完成。這樣的話,孩子獨立性也就得不到鍛鍊。
第三、建立時間概念
想要改變拖延的狀況,其實要先幫孩子建立時間的概念,尤其是對於那些年紀小的幼兒來說,他們只會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有明顯的感知。可是時間是抽象的,他們並不能明白所謂的一個小時到底是多長的一段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把時間變得更加具體一些,讓孩子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時間的存在,比如說你對孩子說,寶寶我們再過半個小時我們就要出門了,可是孩子並不能理解半個小時到底是多久,這個時候就可以藉助沙漏來幫助孩子理解時間,同時告訴孩子,只要沙子從開始到漏完就是五分鐘,當時間變得看得見的時候,想要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就容易得多了。
第四、放慢節奏,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
有些家長會覺得自家的孩子過於散漫和拖拉,對於孩子就會產生諸多的不滿,其實家長用成人的思維來評價孩子是不合理的。如果想要對孩子做出正確的評價,就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對孩子做出評價。而對於孩子來講,速度不是最重要的,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和體驗,所以家長要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能夠一步一步地往前發展,當你適應了孩子的速度,說不定就會驚喜地發現自家的孩子其實一直都在進步,只不過之前是被成人的思維矇蔽了雙眼而已。
因此,對於拖延症,家長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家長真正的目的並不是打敗拖延症,而是通過改善拖延症進而培養出健康、勤奮的孩子,當我們在想方設法應對孩子的拖延問題時,一定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因為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顆想要被認可的脆弱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