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朝一日做了父親,聽到孩子們嘁嘁喳喳,你心裡就會想:這是從我身上出來的! 你覺得這些小生命每滴血都是你的血,是你的血的精華… 為了她們的快樂而快樂,比你自己的快樂更快樂。——《高老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到過上面的一段話,這是在《高老頭》這本書中,主人公對於自己女兒的感情描述。國慶在家期間,突然想回味一下之前看過的一本書《高老頭》。每每拿起這本書,在心裡面就會勾勒出來一個非常悽慘的糟老頭子形象。有些時候甚至在想,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之下,孩子竟然會拋棄那個給她們最好生活的父親,只喜歡那些紙醉金迷的生活。

其實聽到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高老頭》所講的是什麼?

在高老頭當中,他作為一個最為典型的溺愛自己孩子的存在,不僅在中年喪妻之後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在自己兒女的身上,甚至於為了讓她們能夠進入到所謂的上流社會,給她們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塑造了最良好的環境。同時在女兒出嫁的時候,還專門給了她們每人80萬法郎作為陪嫁,這種高額的支出已經讓他無法支撐,可是女兒們卻不珍惜。除開這些之外,為了能夠讓女兒有更多的面子,他甚至連生意都不做了,獨身到一個小小的公寓裡面生活著。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還債,連自己家裡面所有的金屬器皿和自己妻子的遺物都拿出去賣了。

若說這些已經足夠讓我們感覺到他的溺愛多麼的恐怖,到了最後他所做的偷和搶的行為,甚至代替人家服兵役的這種賣命行為,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愚蠢和溺愛下的孩子所受到的影響有多麼的巨大。

若是在這樣的寵愛之下,女兒們能夠成器,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悲哀,他的孩子們到了後來,形成了以金錢至上的世界觀,並且對於自己的父親對於自己付出的一切也毫無感恩之心。

高老頭病重

由此可見,這種溺愛孩子的方式,對於高老頭來說並不是一種好的回報,他是可憐的。當然,女兒出現這些問題,其實也是高老頭溺愛的結果。老父親想要將自己的所有奉獻於孩子,反而成為將孩子推向深淵的罪魁禍首。

01愛了一輩子的女兒,到頭來反給女兒遺棄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其實很多孩子現在是處於一個被父母嬌慣的狀態,只是任何父母都沒有想象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被遺棄的人。可是,這也是大家應該接受的一種狀態。就算是再好的孩子,小時候好吃好喝伺候,等你老了他還是有可能變成“不孝子”,讓你發出“愛了一輩子的女兒,到頭來反被嫌棄”的感嘆。

有些時候,我們的行為其實就像是高老頭一樣。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想要將自己所有的都給予孩子,因為在自己心裡自家的孩子值得所有的。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心態,生怕孩子不開心、不舒服。在父母心目當中,為孩子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只是現在“不孝子”“不孝女”的出現也讓我們警醒,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會像父母期待的那樣。父母付出什麼,老了就能得到什麼。當然,有些時候孩子本身出現的“不孝”或許是父母造成的,因為父母的溺愛導致了孩子的不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深省,高老頭的悽慘生活真的僅僅是因為女兒出現問題嗎?

02溺愛孩子成為大部分父母的通病,並且不自知

在《高老頭》中有這樣一段話:“他認為父女之情天經地義,父親愛女兒為女兒付出一切,女兒也理所當然會回報父親。”

實際上,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也是同樣的想法。一味的去將自己所有的東西都付諸於孩子,可是不曾想孩子卻成為最大的隱患。走在大街上,我們也會看到很多被嬌慣的孩子。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組合,大部分孩子也會處於“421”家庭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嬌慣程度更為嚴重。

“你家孩子怎麼出來一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被跟在後面?這是怕孩子丟了嗎?”“別說了,孩子出來一趟,全家人都要跟著,生怕寶貝蛋子出現問題”“怎麼每個人手上還拿有衣服、奶瓶、褲子、傘呢?”“這都給寶貝蛋準備的!”“你家孩子這長大了可怎麼辦?嬌慣壞了”“這算什麼?不疼小孩子疼誰?”

或許在父母的想法之中,從來沒有覺得這是對於孩子的一種傷害。可是所謂的“溺愛”到底是什麼?大家心目當中真的沒有一把尺子嗎?如果不考慮對於孩子的寵愛程度,一味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

溺愛是什麼?

“溺愛”如果我們要解釋的話,可以分為是“溺”和“愛”。所謂的“溺”其實就是淹沒的意思,暗示太過;所謂的“愛”其實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一種愛。而溺愛組合在一起,就暗示父母如果寵愛過度的話其實會將孩子淹沒。

溺愛是真正的愛嗎?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認為:對孩子的溺愛和對寵物的愛有一致性,可以說是一種父性或母性的本能。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經過意志抉擇,並且對心靈的成長毫無幫助,所以不能算是真愛。雖然溺愛也能幫助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但要養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還需要更多的東西。

派克描述說,這些“更多的東西”就是:愛不光是給予,它是合理的給和合理的不給;是合理的讚美和合理的批評;它是合理的爭執、對立、鼓勵、敦促、安慰。所謂合理,是一種判斷,不能只憑直覺,必須經過思考和有時不怎麼愉快的取捨決定。

也就是說,在愛孩子的時候不僅僅是要表達愛自己內心的愛,更多的是有內心當中比較理性的安排。只有這樣,孩子其實才會更好的成長。如果僅僅考慮愛,不考慮程度,或許在孩子小的時候看起來是十分幸福的,但是等到孩子慢慢長大、成年、成家立業以及父母變老之後,這就是一種傷害。

03溺愛會成為一把“刀子”,傷了父母也毀掉孩子

在大家的想法中,其實溺愛有些時候作為父母也無法正確的分辨。我們應該清楚,所謂的溺愛種類非常多:

1、放縱型溺愛

過於放縱,孩子要什麼就給孩子這是大部分父母也喜歡做的一件事情。確實在父母的想法之中,自己孩子是寶貝蛋子。只是差不過時間的接觸,會讓孩子比較自我、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因為在孩子的想法之中,明白自己要什麼父母就會給予什麼。

那麼在這個過程之中,就會導致孩子心中根本沒有其他人。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是比較冷漠的。等到父母老了之後,他們會考慮父母的想法嗎?所以也只能成為“高老頭”式的人物。

2、包辦型溺愛

這一類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任何事情都安排,不喜歡讓孩子做出決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再考慮自我的思考。長大之後也沒有主見,甚至是成為一個媽寶男。

試想一下,難道父母要幫助孩子決定一輩子?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既會讓孩子有比較痛苦的選擇困難,父母也會覺得自己有一個窩囊廢。

不管是放縱型溺愛還是包辦型溺愛,最後對於孩子和父母都沒有任何好處。我們應該明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去懂得愛孩子的方式,同時將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只有這樣,才能促使親子關係更為親密。

04避免自己成為“高老頭”的下場,父母應該杜絕溺愛

所謂的杜絕溺愛其實並不是讓父母對於孩子表現出來比較冷漠的狀態,只是我們在教育、培養孩子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第1點、溺愛孩子也要考慮“時間段”的選擇

在孩子0~2歲的時候,其實卻是是一個需要父母關愛的階段。大部分的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也會建議大家在這個階段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孩子2歲之前他們會對父母形成一種依戀關係。如果父母不表現出來過度的關愛,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為了讓孩子有“安全依戀”,父母可以適度考慮在2歲前對孩子關愛。

只是到了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自我意識萌芽,這時候要是還是秉持過度關愛的情形,就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問題。“我是可以放肆的,反正爸爸媽媽愛我”“我想要什麼就做什麼,爸爸媽媽都會答應我”這種情緒出現,孩子之後只會越來越嬌慣,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第2點、愛孩子或許沒有理由,但是應該有條件

很多父母可能在想“我愛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是什麼樣子的,我都會愛他。”這裡我們其實所說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想法。還有一種愛,是行動上的付出。比如給孩子提供一些物質基礎、給孩子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等。

就像上面所說的高老頭,即使自己身無分文,住在一個十分破爛的公寓裡面,也要想方設法去嬌慣孩子的奢侈生活。這在高老頭看來是一種愛,可是真的是愛嗎?憎恨孩子的揮霍無度,卻又無法去擺脫這種想要付出的想法,實際上是一種傷害。

我們愛孩子是沒有理由的,但是應該有條件。如果孩子是比較好的發展狀況下, 父母確實沒有理由去不愛孩子。但是孩子已經養成揮霍無度、奢侈成謎的習慣,還要繼續以物質為基礎的去愛孩子嗎?這是傷害。傷害自己,也傷害孩子。我們給予孩子愛,應該分辨是非。當孩子表現出來不好的行為,停止付出、停止所謂的愛或許會讓孩子回頭是岸。

第3點、有些時候狠心也是一種愛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時常在想:“要是高老頭在給孩子提供錢財揮霍的時候想到自己未來的處境,是否願意去停下來?”這個問題讓人非常的糾結。事實看來,大部分的父母也無法狠下心來,總是覺得自己不能這麼狠心。

在年輕的時候說這些話,可是等到老了才知道後悔。正所謂“富不過三代”,如果自家孩子確實是一個只會啃老的存在,那麼這個生活註定不太幸福。高老頭最後是悽慘的,即使是病重也沒有迎來女兒的看望,因為她們在想自己盛大的聚會。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清楚,愛孩子到底是什麼?成才先成人,這就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標準,我們要明白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行為對於孩子至關重要,一時的溺愛一輩子的傷害。一時的狠心,會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最重要的是,有些時候狠心也是一種愛,它可以讓孩子成長、讓孩子優秀。

結語

提起愛孩子,我們確實可以說父母之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是愛,但是愛給孩子帶來什麼?愛給父母帶來什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或許對於孩子來說,愛是享受。對於父母來說,愛是表達。

可是長時間的利用愛來支撐,總有人會因為過度的愛受到傷害。我們要明白,溺愛不是結果,把握度的愛才是真愛。理性的思考加之以感性的慈愛,這是父母應該做的。在愛孩子的時候,不要像高老頭一樣,這樣只會收穫痛苦,畢竟有些時候愛是一把刀子。

對於高老頭的故事,你是怎樣思考的呢?

參考文獻:

【1】《高老頭》 亨利·德·巴爾扎克

【2】儲月桃. 談高老頭父愛的實質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在超市摘了顆葡萄吃,被員工說沒素質,但媽媽做法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