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是“你有哪些祕密一直深埋心底?”,其中一些網友的回答讓人讀來心疼不已。

“上幼兒園時,班裡小朋友都被老師體罰過很多次,她跟我們約定這是誰都不能告訴的祕密。”

“小時候被爸爸的朋友猥褻,他威脅說告訴別人他就會傷害我的父母,至今不敢告訴爸爸。”

明明身體和心理遭受了嚴重的傷害,卻依然傻傻地為傷害自己的人保守祕密,這恐怕是最讓人難過的地方吧!

如果父母們能對孩子多一些關注和教育,這些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那麼,對孩子的所有事情都盡力了解掌握,是不是就能阻止傷害呢?

前兩天,一位家長朋友跟我說,剛上小學的孩子最近情緒低落,讓他非常擔心,於是趁孩子不在家,他偷偷翻看了孩子的日記本,結果孩子發現後氣得大哭:“日記本里都是我的祕密,你憑什麼偷看?!”

他很不解:“孩子才多大啊,有什麼事是我不能知道的?再說,我這不是擔心他、為他好麼?”

雖然爸爸是發自內心地想要保護孩子,但仍然傷害了孩子的感情。

看來,在對待“孩子的祕密”這件事情上,如何把握尺度、選擇恰當的方法呵護孩子成長,是我們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孩子為什麼會有祕密?

1、自我意識的成長

3歲以前的孩子是沒有祕密的。3歲以後,隨著自我意識的發育發展,孩子才逐漸有了一些不想被其他人知道的事情和想法。

擁有祕密,不僅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還意味著寶寶需要對一件事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比如,這件事為什麼不能告訴媽媽?我能不能把這個祕密告訴好朋友貝貝呢?這一系列的思維活動,都是寶寶大腦成長、心智成熟的表現。

2、想給大人溫暖和驚喜

之前,一位三年級小學生寫的小詩《祕密》,被廣大網友稱為“最萌詩”。

這位小朋友“怕媽媽傷心”,選擇永遠保守自己發現的小祕密,這份愛心和天真讓人讀來既溫暖又感動。

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很多祕密源於“好玩有趣”、“想讓爸爸媽媽開心”的心理,並不含有惡意和捉弄。

對於這樣的祕密,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捨得揭穿吧!

3、隱瞞“過錯”,保護自己

一項調查問卷資料顯示,當孩子被問到“為什麼不把祕密告訴父母”時,約40%孩子的回答跟“恐懼”有關:

“我害怕媽媽批評我、笑話我。”

“我怕爸爸知道了以後會懲罰我。”

父母本應該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如果孩子經常不願意跟你分享祕密和心裡話,那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平時對孩子是否經常批評質疑、或是過於嚴厲,才使孩子習慣性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行為。

那面對孩子的祕密,我們怎麼做才合適呢?在這裡,小七老師給大家兩個建議。

祕密不重要

建立信任關係最重要

1、允許孩子擁有隱私空間

在《小豬佩奇》中,豬媽媽曾送給佩奇一個特別的盒子。

她告訴佩奇,這是一個祕密盒子,你來決定放什麼東西,但不要告訴我。

這個“只有自己知道”的祕密盒子,不僅代表了媽媽對佩奇隱私的尊重,也帶給了佩奇滿滿的快樂和安全感。

很多家長跟我說,自己孩子特別熱衷於搭“小窩”,然後帶著喜歡的玩具住進去。其實,這就是孩子獨立意識和尋求隱私的體現。

除了祕密盒子,還有很多幫助孩子擁有隱私空間的辦法:

送給孩子一本特別的日記本、塗鴉本,讓他記錄自己的心情;

用紙箱、帳篷在家裡幫孩子開闢一個祕密基地,由他全權做主。

在這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裡,孩子會感到安全、放鬆,從而獲得內心的自由和成長。

2、培養與孩子的溝通習慣

想知道孩子的想法和祕密,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親口告訴你。

利用每天的晚飯時間、睡前時間,問問孩子:

“寶寶,今天學校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

“有沒有需要爸爸幫助的地方?”

“媽媽跟你分享一件今天遇到的趣事吧!”

每天跟孩子談一談他感興趣的事情、誇一誇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相信他一定願意將心裡話告訴你,將你當作有事可以一起商量的強大後盾。

3、學會對一些祕密“視而不見”

“國民好爸爸”黃磊曾說:“祕密是孩子心裡最珍貴的財富,我永遠不會去分享。”他也明確表示,即使孩子手機和日記沒上鎖,也絕對不會翻看。

在爸爸黃磊的理解和尊重下,十三歲的多多染頭髮、戴耳飾,做了很多傳統家長看來很出格的事情,但與她本身的優秀毫不衝突。

也許我們無法像黃磊那樣灑脫,但至少可以做到對孩子無傷大雅的小錯誤予以包容,對孩子善意的謊言不作拆穿,將孩子純真美好的感情,向積極健康的方向引導。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買配方奶粉不能只看蛋白質含量高低!主要看這3個「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