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4月份,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男孩媽媽因沒能抓住他跪地痛哭……相關影片上傳網路後,引起廣泛關注,並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我們無意指責孩子太脆弱,或是母親不該在大橋上停車以及沒控制好情緒,事實上,該事件對我們而言的意義,更應該是觸發我們思考——父母該如何和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很多媽媽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
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
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呢?
孩子最討厭也是最無用的的聊天方式
1. 目的性太強
很多家長跟孩子聊天時,最後往往變成了說教。比如:
家長:“今天在學校呆的怎麼樣啊?”
孩子:“今天學了好多新知識呢。”
家長:“學新知識就對了,要多學知識,不然以後就只能搬磚。”
孩子:……
家長:“今天過得開心嗎?”
孩子:“恩,今天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我們特別聊得來。”
家長:“交朋友可以,但不能經常一起玩啊,先把學習搞好了再說。"
孩子:……
看吧,聊什麼都能聊到學習上,本來孩子還想跟你分享一下的,到最後往往無語的收場了。
其實,家長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聊天,只是他們單方面的一種灌輸罷了,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這種方式往往不需要花費家長太多時間去思考和組織語言,是最簡單省事的。但這種聊天方式所達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2.審問似的讓孩子彙報
很多家長在去學校接孩子放學時,一路上不斷地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的情況。
每天都這樣問,似乎形成了一個模式,而長此以往,孩子的回答也開始模式化:“恩,不錯,還可以,挺好的……”這樣應付的回答,家長是得不到任何有效資訊的。
如果家長一個勁兒地不停問,那孩子恐怕早就煩的忍不住發脾氣了吧,更別提好好聊天了。
3.別以為自己會聊天,家長是這樣把天聊死的
別以為聊天多簡單,尤其物件是孩子時,面對一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家長們是很容易把天聊死的。比如:
孩子:“媽媽,我想跟你說個事兒。”(孩子主動發起了聊天訊號)
媽媽:“說。”(有點不耐煩)
孩子:“媽,我想買一雙球鞋。”
媽媽:“買什麼買?不是有那麼多鞋嗎。”
孩子:“就給我買一雙吧。”
媽媽:“不買,趕緊做作業去!”
孩子:“哼!你不買我就不做作業!”
這樣不僅把天聊死了,還激起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何苦呢?如果媽媽能在孩子提出要求時,進一步詢問孩子原因:
媽媽:“為什麼突然要買球鞋呢”
孩子:“因為我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了,我要參加比賽。”
媽媽:“那你準備參加什麼比賽呢?”
孩子:“我想參加…………還有你知道嗎媽媽,今天老師還誇我跑步跑得快,建議我加入校田徑隊呢…………”
看,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接受孩子溝通的訊號,孩子能跟你說的還有好多好多……
所以,如果孩子找你溝通時,你剛好在忙著,那麼寧願讓孩子等一下,也不要著急應付孩子。
保護孩子溝通的意願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