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分享的第179個親子教育方案
超級接地氣,上手就有效還能一直用的好方法
去年十月一, 孩子在小區裡玩,很重的健身器材盪來盪去的時候,打在孩子的小胳膊上了。
孩子疼的小胳膊不敢動,就接著帶去醫院,等拍片後確診骨折,當醫生說要打石膏的時候,孩子嚇的在一邊很緊張的哭了起來。
醫生一看孩子哭,接著說“男子漢,哭什麼哭,怎麼這麼膽小呀。”,爸爸在一邊也附和的說“你是男生,長大了是個大男人,不要哭。”
我一看孩子哭的異常,就擁抱著孩子,告訴他,他的好朋友誰誰誰曾經骨折打過石膏,一個月拆下來就好了,不疼還恢復的特別快。
然後問孩子:你害怕的是什麼問題呢?
沒有被批判並被媽媽接納的孩,哇的一聲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媽媽,我不要割開肉”。
那個當下, 已經被孩子哭的很心疼了的我,一聽孩子說割肉,竟然沒能忍住的噗嗤笑了出來。才明白孩子這是誤解了,他以為的打石膏是需要把胳膊切開,才能打石膏。
所以,孩子才會那麼恐懼那麼緊張,然後開始哭。
知道了孩子哭泣的原因後,我立馬給孩子解釋,打石膏是不需要割肉的,只需要在外面固定一下就行。
當孩子明白了打石膏是怎麼回事後,就再也沒有了恐懼,坦然的跟著醫生去了診療室。
如果那個當下,看到孩子哭泣,我沒有察覺到他緊張恐懼的情緒,我就無法去順藤摸瓜的找到孩子哭泣背後的原因,就無法引匯出孩子對打石膏的恐懼。
我可能也會像爸爸、像那位醫生那樣,會勸孩子不要哭。而內心無限恐懼的孩子,他內在的恐懼就會被無限的放大再放大。
一秒堪比一年,孩子承受的那份恐懼壓力,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我們察覺不到的傷害。
這是我跟孩子一起經歷的,察覺孩子情緒並找到恐懼背後的原因,而不是上來就用解決恐懼的方法。
很多家長一遇到孩子的問題,就想立刻、馬上,一下子就能找到一個萬能的方法,來解決掉孩子身上的那個問題。
遺憾的是,別人用著很好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卻怎麼也解決不了問題。然後繼續尋找方法,繼續解決問題,最後陷在尋找方法的迴圈裡。
問題還沒有解決,孩子卻已經過去這個階段,帶著很多問題長大了。
一、家長為什麼一直在尋找方法?1.快速解決問題的思維網路,給我們帶來了快速便捷外,還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思維,那就是---什麼問題都有快速解決的方法。
一週學會寫作;十天背過一學期的單詞;二十天學成銷售高手;一個月成為行業精英,一年就成為行業大咖。
彷彿,任何事情,都能找到這樣的捷徑,簡單高效。
所以,養育孩子的家長也陷入這樣的思維模式裡,覺得孩子的問題,也有快速的、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法,只要找到那個方法,就一勞永逸了。
2.憊于思考社會發展到現在的階段,是過去幾千年來都沒有過的,高速蓬勃發展期,很多的問題,基本上都被人類所解決了。
碰到問題,人們也越來越習慣了各種搜尋,習慣了蒐集,卻懶得去思考了。
娃輔食怎麼新增,幼小銜接怎麼度過,一搜索,就會出來很多很多的答案,我們只需要照著做,省了很多的時間。
但是,凡事都有個例外。那就是孩子的成長。
孩子成長過程中,你看到的是一個現象,人家給的是對應的解決方法,其實背後有著千差萬別的區別,如果你看不到這個問題點,這個方法對你的孩子來說,就是沒有用的。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方法,依然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就是因為,你沒有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方法,對你的孩子,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合適嗎?為什麼在別人家孩子身上合適呢?
二、遇見孩子問題,家長應該怎麼做?1.事出必有因俗話說,透過現象看本質。孩子出現的問題,那是出現的現象,那出現這個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呢?
你如果看不到這個本質,看不到出現現象的原因,再好的方法都解決不了你的問題。
就跟開篇的孩子骨折事件似的,如果我看不到孩子背後的恐懼和反常,我就探索不到孩子內心對割肉的錯誤認知,就察覺不到孩子哭泣背後的原因。
還有很多寫作業拖拉磨蹭的孩子,家長只是看到了孩子這個現象,沒有看到孩子背後的抗拒點在哪裡,所以無論怎麼懲罰,無論怎麼逼迫,都解決不了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習慣。
但是,如果你能發現他抗拒的是,不能自由利用寫完作業後的時間,把這個時間的自由支配權還給孩子,孩子立馬就自己解決了這個拖拉磨蹭的習慣。
如果發現,他抗拒的是對作業的困難,你就能發現那些困難點在哪,跟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孩子的拖拉磨蹭也會輕鬆解決。
所以,一定要靜下心來,找到孩子產生現象背後的那個原因。
2.察覺需求只要是問題,就是反常,只要是反常,就有起因,當你找到那個背後的原因後,你就能很輕鬆的探索到孩子的需求了。
比如二胎家庭,經常面對的是大的打小的,很多時候,家長都維護弱小,總會站在正義的角度去批評老大,卻沒有看到孩子打弟弟妹妹這個現象背後,老大真正的需求。
他們不是為了打弟弟妹妹而去打,他們只是為了尋求爸爸媽媽的關注,只是想爸爸媽媽多關注自己一些。
如果你察覺到了這個行為背後的需求,你就會在安撫了老二後,擁抱著老大,告訴他,無論有沒有弟弟妹妹,你依然愛他在乎他。
當他發現,你依然能關注到他和他的情感需求時,他就不會再去攻擊弟弟妹妹來引起你的注意了。因為他知道,他的爸爸媽媽依然很愛很在意他。
但是,如果你察覺不到這個背後的需求,只是一味的去找解決老大打老二的問題,你就有可能用各種獎懲政策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的結果就是,既解決不了本質的問題,也忽視了老大內在被關注需求。
3.根據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古人云:
治病者,一曰消,二曰和,
消者,散之減之;和者,損之補之。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 當你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就相當於“治病”。
發現孩子背後的情緒後,這個情緒就能被察覺,當你能察覺到了孩子背後的情緒後,孩子的情緒就會減少甚至直接消散。
這就是所謂的“一曰消”。
當你能根據察覺到情緒,發現背後的真實原因後,就對這個原因進行“損之補之”。
如果孩子是因為你管理控制的厲害,才有情緒,就“損之”,減少一些控制;如果孩子因為某些事情沒有得到滿足,激發的情緒,就要“補之”,給孩子補足一些滿足。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達到情緒“和”的狀態,也就是情緒平穩的狀態。
這才是真正的解決孩子情緒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