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要把握好教育孩子的方向,成為孩子前進路上的引路人,那麼危險的青春期也可以變成教導孩子的“黃金修補期”。

——虎媽

作者丨張可粒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實在是哭笑不得。

廣東一位12歲的男孩和媽媽吵架後,情緒十分激動,便將自己反鎖在房內。

然後想透過模仿電影情節,用床單被罩結節成繩從12樓翻窗下去,來一場“隱秘”的離家出走。

無奈窗簾和床單長度不夠,孩子被困在了10樓的空調外機,上下不得。

幸好消防人員趕來,及時救下了小男孩,才沒有釀成悲劇。

不僅如此,小男孩還很“任性”,寧願待在消防局也不願意回家去。

自從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原來那個活潑可愛、聽話、事事依賴我們的好孩子變成了渾身是刺的“反叛者”,翅膀硬了的“冒失鬼”,不愛學習的“小混混”。

而在孩子眼裡,父母也由原來的偶像變成了專制的“暴君”,愛多管閒事的“嘮叨婆”。

同住一屋簷下,所有的衝突越發明顯,時不時就會引起一場唇槍舌劍的大戰。

不禁讓人困惑,青春期的孩子如此叛逆,喜怒無常,父母到底要怎麼說,孩子才肯聽呢?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敏感又難搞

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而紀錄片《成長的秘密生活·最是少年時》,則揭露了孩子青春期時叛逆的“秘密”。

片中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

從前的孩子們,在13歲左右才慢慢進入青春期。

但現在的孩子因為飲食條件好,可能9歲就進入了“身體快速發育期”,所以孩子的身體會快速朝著“成人化”去發展。

但矛盾的是,孩子的大腦還沒能這麼快適應這種身體的成熟。

簡而言之,就是“青春期的身體”頂著一個“不成熟的腦袋”。

就好比曾經看過的一個新聞,上海一個14歲男孩因為功課壓力大,和父母發生了爭吵。

情緒失控後他賭氣吞下鉛筆芯、膠帶等物品,嚇得父母趕緊報警送孩子去救治,幸虧結果沒有什麼大礙。

而青春期的“副作用”也不止於此,孩子會迷戀奇裝異服,會想談戀愛,處處反對父母的行為。

如果父母執意選擇硬碰硬,那麼只會讓孩子“越管越反”,讓孩子離父母的心越來越遠。

陪伴孩子走過叛逆的青春期

父母要避開這3個誤區

父母效能的創始人戈登曾說過:“青春期孩子叛逆的不是父母,其實他們深愛著父母,他們叛逆的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家長們錯誤的處理方式,才讓孩子有了無法控制的逆反心,久而久之變成了真正的刻意反抗。

父母要想成為孩子前進路上的領路人,把孩子叛逆的青春期變成教導孩子成長的黃金修補期,那一定要避開以下3個誤區:

誤區一:總是嘮叨,愛重複好幾遍

曾經有一項調查,問青春期的孩子對媽媽最大的希望是什麼?

結果70%的孩子都說:“我希望媽媽不要太嘮叨。”

很多家長肯定也是很苦惱,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不愛聽自己說話,嫌棄自己嘮叨,翅膀還沒硬就想飛了。

就好比這樣的場景,也是屢見不鮮:

週末,孩子在家休息,飯後看電視消遣一會。

媽媽辛辛苦苦地打掃衛生,看著孩子如此悠閒,對學業沒有一點緊張感,氣不打一處來。

媽媽質問孩子:“你作業完成了嗎?還不趕緊多寫幾張卷子。”

孩子慢悠悠回答:“好,知道了。”

又過了一會:“你還不去寫,到時候成績又下降,小心我揍你。”

孩子有點不開心了:“要去的啦,這再過10分鐘就結束了。”

媽媽音量調高,怒目圓睜:“我叫你寫作業,你一直拖拖拉拉,一點都不讓我省心,我為這個家辛苦操勞……你還這樣對我不理不睬。”

孩子聽不下去了,氣哄哄地丟了遙控器,房間門一關,妄圖隔絕媽媽的嘮叨與埋怨。

對此,李玫瑾教授在談及關於撫養青春期孩子時,曾經說過一句話:“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閉上。”

有時候,我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但卻總是誤用了“叨叨不休”的灌輸式教育:

把自己真正要講的內容和許許多多的“抱怨、責備”都夾在一起,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看見,人格也不被尊重。

這樣的溝通, 並沒有帶來彼此想要的和平結果,只會帶來更多的失望和親子紛爭。

少一點嘮叨、指責,多一點閉嘴和共情,孩子才能把父母的話真正聽到心裡去。

誤區二:喜歡利用家長的權威脅迫孩子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其實是對父母“去權威化”的過程。

在孩子心中,父母的權威感會逐漸下降,他們不肯一味地服從父母的要求,經常會提出質疑和反對。

孩子對父母的角色定位早已發生轉變,但往往父母還沒能走出“權威型家長”的身份。

看到孩子“反抗”,還是想拿出以前那套強制、嚴厲的教育方式來管教孩子,結果只會兩敗俱傷。

所以,父母要學會“示弱”,要懂得以柔克剛,以軟著陸的方式託舉著孩子成長。

電視劇《小歡喜》中,當區長的父親季勝利和剛上高中的兒子季楊楊,兩人一見面,總是像火星撞地球,一觸即發。

季勝利之前因為工作缺席孩子的成長,現在看兒子的言行舉止哪裡都不順眼。

而在季楊楊看來,父親就是故意嫌棄自己,不尊重自己,便次次都想頂嘴。

多次衝突之後,季勝利看著兒子離自己越來越遠,幡然醒悟,不再擺“官架子”,而是願意陪孩子去體驗他最喜歡的賽車,才讓這對父子冰釋前嫌。

誠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的:“對於12歲以後的孩子,父母要學會示弱。”

孩子有時候就是個彈簧,你越是強勢他越是拼命反抗,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歡和家長對著幹。

父母學會示弱,並不是失去了父母的權威,而是一種智慧的後退與跟隨。

用柔中帶剛的方式與孩子過招,去化解青春期孩子的躁動,去應對孩子們的各種不安分行為。

與此同時,更能在無形之中消除親子隔閡,拉近親子關係。

家明爸媽怒斥其不懂得珍惜父母的良苦用心,而家明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內心,親子衝突愈演愈烈。

直到家明接受採訪時說的一番話,才揭露了他的真實想法:

“永遠都是他們說了算,買衣服鞋子都是他們買,什麼都要聽他們的,我有時候說都沒說完,他們就直接拒絕。

他們永遠都覺得我不行。我恨他們,我傷害自己就是要向他們證明,我有勇氣,我可以做到。”

父母用著自己認為無比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孩子感受到的卻是:密不透風的管控、出爾反爾的承諾、被父母忽略真實想法的絕望……

每個青春期叛逆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不肯放手的父母。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走錯路,於是每件事都要牢牢把控於手掌之中,但事實是,該孩子撞的南牆一個都不能少,不走不撞,那就沒法成長。

心理治療師李子勳曾說過,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要做到“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意思是說,家長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甚至是試錯的空間;

但同時還要做到“有求必應”,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向我們求助了,我們應該及時去迴應,去幫忙,去成為孩子內心的“安全基地”。

就像伊能靜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從小到大,兒子小王子問我問題時,我從來不直接給答案,而是給選擇的建議,讓他思考。

直接給答案,那是我的人生邏輯,我並不想複製一個自己。

而每一個選擇的後果他都要自己買單,這是他需要承擔的。”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而“青春期”就是人生中的一道坎,我們可以適當放手,允許孩子去折騰與歷練。

也可以在孩子失敗或者碰壁的時候,及時給予孩子溫情的鼓勵和智慧的幫助,這樣一來,孩子的心靈無論何時都是和父母貼近的。

作家麥家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青春期就是一種危險,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

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抹平堅韌的地方。

幫助他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樣一個階段。”

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經歷的一場考驗和蛻變。

父母要學會傾聽,才能給予孩子安全感;

父母要學會放手,才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才能有奮進的勇氣。

所以說,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干涉,多一點自由;少一點摩擦,多一點溝通。

那麼孩子就能在我們的愛與陪伴之中成長為更優秀獨立的孩子。

共勉!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這三個重要階段決定了孩子能夠飛多高,走多遠,強烈建議家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