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日本著名作家曾說: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就感覺太可怕。”

我們都沒接受過專業的育兒訓練,就這麼無證上崗,難免會有焦慮。

在我們解釋“為什麼大部分育兒科普不靠譜”前,先看看父母2種典型的焦慮。

2種典型焦慮

一部分家長面對育兒困惑,會求助於以往經驗,也就是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

比如知乎上這個問題:“中國家長有哪些不可理喻的神邏輯?”

這個問題被瀏覽1300多萬次,有5000多個回答。比如:

“都是一個老師教,你怎麼不如XXX學得好?”

“人家為什麼找你麻煩,不找其他人?蒼蠅不盯無縫的蛋”

“我做的這一切,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

這類父母沿用了自己父母的育兒“成功經驗”,將父母做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另一部分家長,包括我自己在內,是抱著另一種焦慮和忐忑開始這份工作的:

養孩子的責任那麼大,我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下面這些會讓人瞬間緊張焦慮的育兒文章標題,你可能也覺得似曾相識吧?

《你的這些做法,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

《小孩子的壞毛病,都是被父母訓斥/冷落/冤枉/縱容出來的》

《養女兒/兒子,有件事一定不要做/一定要做》

《做對這一件/三件/五件事,你的孩子會自信獨立》

《這位聰明的媽媽/爸爸這樣做,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

分析這兩種不同的場景,前一種父母專橫、自我;後一種父母小心、關愛。其實,都有著同樣的情緒——焦慮。

緩解焦慮的方式,就是科學

突然成了別人的爸媽,要承擔起養育另一個生命的責任,我們難免都會焦慮。

也許是自發的焦慮:因為親身經歷過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言行,因此做了父母以後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話說錯、哪件事做錯。

也許是被動的焦慮:因為看到、聽到“別人家孩子”好或者不好的表現,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或者避免。

也許是焦慮和被焦慮都有:因為無證上崗做了別人的爹孃,就像考試的時候沒有參考書、沒有複習資料、沒有老師畫重點,答題的時候小心翼翼到名字都不敢寫,看到鄰桌的好學生運筆如飛,更是五味雜陳。

當然了,對於做別人父母這件事,適當的焦慮應該是有好處的。心理學上有個古老的發現叫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認為人的表現——特別是在困難任務中的表現——和焦慮感之間呈倒U形的關係。

適當的緊張感能夠提升表現,過度緊張則會顯著降低表現。確實有些現代神經生物學研究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適度焦慮能夠啟用人腦的某個特殊區域。

雖然適度焦慮是有好處的,但在這個資訊爆炸和過剩的時代,新手爸媽們把自己的焦慮感維持在適度狀態是個異常困難的任務。

每天,我們都在目睹“別人家父母”“別人家孩子”或好或壞的表現;

每天,我們都在社交媒體上刷到各種各樣的育兒經驗或者教訓;

每天,我們都在被諸如“不這樣做就如何如何”“只要這樣做就如何如何”之類的標題黨育兒文章考驗著脆弱的小心臟。

哪些資訊我們應該相信,哪些指導我們應該趕緊執行,哪些意見確實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幸福?萬一我們搞錯了呢,萬一我們忽略了呢,萬一我們……

面對這些問題,我沒辦法給你一個確定的解答,也沒有能力一條一條意見給你解惑。實際上,養娃的影響因素千千萬,大概也沒有哪個育兒專家真的能針對你的每一個疑惑給出確定的答案,如果能,那他八成是騙人的。

不過,作為一個科學家奶爸,我希望用一點點簡單的科學思維方式,幫助你看清很多育兒經驗背後的“真相”。

為什麼大部分育兒科普是不可信的?

流行的育兒文章裡宣稱的,“每天做XXX,孩子會更堅強”,“當媽媽的千萬不能說YYY,否則孩子會沒有自我管理能力”,“ZZZ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幸福”,絕大部分的結論,其原因和結果之間都不具有確定的因果聯絡,是不足以採信的。為什麼呢?

1、設定對照組的難度突破天際

要驗證一個因素導致了另一個因素,一定要設定對照組,在控制好其他變數的基礎上,才能確定確實只有這一個變數在起作用,也就是找到了因果關係。

但是,想要在育兒的場景裡設定對照實驗是一件難度突破天際的事情。如果拿人類做這樣的事:抓兩群孩子分組,強迫他們同時睡覺、吃一樣的飯、做一樣的功課、穿一樣的衣服,然後一組開展某個育兒活動,另一組不開展。

先不說家長和孩子會不會願意,這樣的想法幾乎已經站在反人類罪行的門檻上了。

2.真實的對照研究,結論並不完美

我們需要搞清楚,在兒童成長和教育的過程中,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不重要,哪些實踐是有益的,哪些是需要避免的。

這些資訊對於我們持續地完善兒童教育非常重要。那在實際生活中,在有些溫和的、正面的場景裡,一定程度的對照實驗是怎麼做的呢?

舉個例子,有沒有辦法幫助中學生完成和繼續學業?美國有幾項研究,研究過提醒簡訊對申請大學的幫助。

結果,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這類研究得出的結論,並不是完美無暇的,還會有以下3種可能性。

第一,結論的適用範圍。

這個結論能不能推廣到其他國家、其他文化、其他年齡段?

第二,其他的負面影響。

這個結論有沒有考慮在學業發展之外的影響?

第三,效果持續的時間。

這個結論的長期後果是什麼?受到研究的資源限制,研究者們一般不會成年累月地觀察孩子們的後續發展情況。在研究結束之後,會不會出現反彈和逆轉?

可以看到,人是一種太過複雜的生物,人類社會密如蛛網的關係更放大了這種複雜。

人的思想、情緒、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提供了太多難以完全控制的變數,使得想要設定完美的控制實驗,搞清楚某種操作對兒童成長的影響,變得非常困難。

3.可能的影響因素會有很多很多

很多爸爸媽媽可能都看過類似的育兒文章,比如,建議多和寶寶說話,因為親子間的對話有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文章裡往往會說,那些和爸爸媽媽經常說話的孩子,長大以後,不管是語言能力、理解能力還是學習成績,都更好一些。

這項建議本身當然是充滿溫情的。

不管有沒有科學依據,放下手中的工作,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和他們說說自己的眼睛鼻子在哪裡、爸爸媽媽的頭髮是什麼顏色的、小熊的鼻子軟不軟,都是一個小家庭最溫暖的時光。

但如果我們追問一句,這個結論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顯然,我們沒有辦法真的設定對照實驗。

研究者不可能隨機挑一群家長,強迫他們對著自己的孩子喋喋不休,更不可能強迫另一群家長忍著不和寶寶說話。

在遇到下一個類似“爸爸必須要這樣做”“媽媽千萬不能這樣做”這樣的指導時,我建議,你可以反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個案還是大規模資料分析?如果是個案的話,作者是不是錯把偶然巧合當成成功的因果關係來介紹了?

第三,這篇文章介紹的經驗到底針對多大的孩子、什麼國家或民族、什麼家庭情況?能不能拓展到自己的寶寶身上呢?

經過這樣的思考,它傳達的資訊是不是可信、是不是值得用到自家孩子身上,你會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怎樣幫助孩子用藝術表達他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