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老朋友都知道,我很少追綜藝。不是不喜歡,而是真的沒時間看。

不過,《奇葩說》最新一期的辯題,卻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

這期的辯題是——“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

節目中,辯手們唇槍舌戰,辯論得非常激烈。

正方認為,應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

在家庭中有一種話題叫關鍵話題,這些話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難開口。

這讓很多父母在面對這類問題(比如家裡不富裕)時,會選擇迴避或隱瞞,但不知道該怎麼說,不代表不應該說。

如果迴避,可能會將孩子推向觀點偏激、憤怒,甚至有惡意的外人,到時可能會更失控。

反方則認為,不應該告訴。

因為說多了、說久了,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導致家庭不富裕的原因,會對家庭產生虧欠感。

而在孩子長大後,他或許可以改變不富裕這件事,但卻永遠無法改變對這種窘迫的恐懼感,從而讓他的人生不斷受限。

在辯論中雖然有觀點的相互碰撞,但正反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承認了一點——

那就是,在家庭經濟狀況這件事情上,在金錢這個問題上,是需要和孩子好好溝通的。

那到底應該如何和孩子談論相關的話題呢?

曲線救國的方式也許更好。

家庭富裕與否對於孩子來說,背後深層次的意義是什麼?

金錢本身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價值,它真正的價值在於,我們透過運用它滿足各種需要(慾望),它的意義體現在消費過程中。

對孩子來說也是,父母有錢沒錢的真正差別在於,父母滿足他需要(慾望)的能力不同,能給他提供的消費空間不同。

而父母告訴孩子,“家裡沒錢”也往往發生會他們不能或者不想滿足他某些要求的時候。

傅首爾在辯論中,就強調了理性消費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不強調正確的消費觀,因為消費觀會受社會背景、身份、收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難用對錯去評判。

但一定要強調消費的合理性。

當孩子懂得了消費,我們也許就沒有必須再面對“要不要跟孩子坦誠家裡沒錢”的左右為難,因為他知道,判斷貧富的標準在自己手中。

下面,我會告訴大家為什麼,以及如何做

在消費陷阱中掙扎的年輕人

在社會學教授葉啟政的“個體化”課程中,他講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古典的資本主義社會,是透過生產過程來剝削人,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是透過消費來剝削人。”

所以,消費型社會的特點不再是壓迫和剝削,而是以心理誘惑為主。

並且,這種誘惑已經成為一種正面的價值觀,不被懷疑,不被詬病,也不被拒絕。

我們的慾望不斷被放大,我們透過消費來獲取更舒適、更美好的生活,所有人似乎都被剝削得心甘情願。

但在接受誘惑、享受誘惑的同時,它的陰暗面也逐漸浮現出來。

被誘惑激發的物慾,越來越強烈,越來越無法控制,導致我們最終會掉進消費主義的巨大陷阱中去。

而他們的生活就是在這種消費誘惑中徹底失控的!

尼爾森2019年釋出的《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提到:

在18~29歲的年輕人中,信貸產品的滲透率為86.6%,其中佔比最高的是消費類信貸。

而據央行釋出的資料顯示: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飆升至854億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

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後佔比幾近一半。

資本是逐利的,在這種經濟邏輯之下,以各種手段最大限度開啟人的慾望,以各種消費形式進行的剝削,還將繼續。

而當一個個體需要用自己的力量,與強大的消費主義文化作對抗時,能夠訴諸的,只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理性。

所以,為了避免日後孩子掉進消費主義陷阱中,現在就應該儘可能地幫他理性地認識消費,不斷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這方面,我有一個朋友的做法還蠻值得分享的。她本來就是經濟專業出身,生活中也善於理財規劃。

用她的話說就是,“不求孩子將來能投資理財賺大錢,至少不要被分期付款的消費貸給毀掉。”

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聊聊她的一些方法,給大家做個參考。

合理消費習慣,要從小培養

消費前,要分清“需要的”和“想要的”

朋友的女兒讀一年級後,每個月會得到30元零花錢,這就算作了她的“收入”。

因此,朋友女兒在擁有收入的同時,也就擁有了消費的自主權。

關於消費,朋友和女兒的約定是,“任何人無權干涉與收入相匹配的任何消費”。

但是,無權干涉不代表不可以引導,該講的道理是一條也不能少的。

因為收入是有限的,不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既然不能什麼都買,那就需要給要買的東西分分類。

於是,她給女兒準備了一張表,把買的東西分成兩類:需要的和想要的。

顧名思義,“需要的”就是滿足基本需求的東西,“想要的”就是滿足心理需求的東西,前者必須買,後者可買可不買。

當然,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說一遍孩子就能懂,說兩遍孩子就能分清楚。在孩子看來,“需要的”和“想要的”統統都是必要的。

為了幫孩子釐清兩者的區別,朋友會隨時隨地抓住機會來普及。

每每購物前,她都要和孩子玩一把“需要還是想要”的遊戲。

媽媽今天買了一箱牛奶,你覺得是需要還是想要?

需要。因為牛奶有營養。

媽媽今天買了一袋糖,你覺得是需要還是想要?

需要。吃糖可以讓我快樂。

你覺得吃飯是需要還是想要?

需要。

那你覺得吃甜點是需要還是想要?”

需要。

需要嗎?

好吧,想要。

關於這一點,我以前也寫過文章,分享了一些實操方法,大家可以看一下:孩子哭著喊著買買買,怎麼教會他分清“想要的”和“需要的”。

消費時,要學會量入為出

大部分孩子消費都是因為自己喜歡,無論是需要還是想要,很少會在乎商品的價格。

而這恰恰是引導孩子合理消費的一個重要環節。

根據自己的收入來判斷是否可以消費,是透過理性思考來控制自己慾望的一個過程。當這個過程逐漸成為消費習慣時,就意味著孩子掉入消費陷阱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所以,當朋友的女兒提出想要一個小天才電話手錶的時候,她覺得機會來了!

孩子說:媽媽,我好想要個小天才電話手錶,好多同學都有了。

朋友說:哦,最便宜的一款也要299哦!你每個月可只有30塊的收入,不夠啊!

孩子說:可是我太想要了。

朋友又說:那怎麼辦呢?

孩子想了想說:那你能不能先給我買,然後從我收入里扣,行嗎?

朋友說:你確定嗎?那你10個月都沒有零花錢了。

孩子想了想,表示確定。

於是,朋友的女兒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小天才電話手錶。

但同時,也開始了沒有零花錢的日子。不到半個月,孩子就受不了了。而朋友堅持著最初的約定,沒有讓步。

十個月確實漫長,而孩子沒有收入,日常必需品的一些開銷就轉嫁到了朋友身上。

於是,朋友再次跟女兒商量:“你也不能總讓我替你支付本該你承擔的日常開銷,這樣吧,我每個月從你的收入里扣25塊錢來抵消小天才電話手錶的債務,給你5塊的,你覺得怎麼樣?”

孩子一聽有5塊的收入,欣然接受了。

朋友抓住機會立刻又說:

“你知道嗎?你預支收入買小天才電話手錶,這叫超前消費。而且,299的價格是你收入的10倍,這叫奢侈消費。這兩種消費方式都不算合理,會讓你陷入貧困哦!想要的超出你的能力範圍時,還是要控制一下的哦。“

女兒說:“嗯,我已經知道了!以後買東西,我要好好想想!“

當然,同樣的道理依舊會反覆給孩子講。大多數時候,和孩子講道理就如蜻蜓點水般,孩子聽過就忘了,遠沒有像這樣親身經歷過來得刻骨銘心。

就在那次超前消費之後,朋友的女兒開始有了在消費時看看價格的意識。

畢竟,她每個月只有5塊的收入了。

收入要做規劃,消費可做預算

避免過度消費,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收入做規劃,對消費做預算。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對收入支出的管理意識,以及不把所有收入都用來消費的習慣。

我很喜歡劉擎教授在節目最後的發言,他分享小時候參與家庭收支管理的案例,很理想又很現實地提供了一個具有實操性的解決方案。

朋友家的做法也有點類似。她先借助一張標準普爾家庭配置象限圖,為孩子講解她的收入一般都是怎麼用的。

她的收入一般會被拆分為四個部分:

一部分生活費,支付日常開銷;一部分長期儲蓄,為家庭保障,比如爸爸媽媽的養老金,你讀大學的教育金;一部分用來投資,買一些理財產品為家庭資產增值;還有一部分儲存用來應急,比如家人生病住院,等等。

在她們商討後,孩子決定把自己的收入分成三份:

一份支付日常必需品的開銷;一份用來儲蓄升值;還有一份攢起來做備用金,可以買特別好、特別貴、特別想要的東西。

可能是提前消費的感受太過深刻,所以孩子對這個規劃做得格外用心。

為了鼓勵女兒能夠將規劃順利執行,朋友特別為她準備了兩個小本,一個用來記賬,一個用來儲蓄。

一方面,她要求孩子把所有的消費都記錄在賬本上,在哪一天,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都寫清楚。

然後每週核賬,如果能賬目能對上,就會額外給女兒一個獎勵。

另一方面,她把儲蓄記錄本做成了媽媽銀行存摺,如果零存整取,每個月還能有5%的利息。

既有獎勵,又有利息,這對經歷過財務危機的女兒來說,簡直是從天而降的好事。

與此同時,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原來錢不只是用來花的,還可以有收益。

花在消費上的時間,越少越好

在引導孩子合理消費這件事情上,很多家長覺得要培養孩子花少量的錢買到超值商品的意識,比如懂得利用折扣資訊,選擇打折季購買時機,等等。

但朋友在這點上卻有著不同的想法。在她看來,如果說廣告宣傳是在宏觀上開啟人慾望的方式,那麼打折季和優惠券就是在微觀上引誘人行動的方法。

一旦開始關注打折資訊和優惠券時,就難免沉浸其中,本來只想買支牙膏,湊來湊去就買回一堆商品。這是商家引誘你消費的一貫套路。

所以,減少孩子在消費這件事上所花的時間,根據需求快速下單,避開湊單、比價這類多餘動作,一方面可以讓他避免掉進被商家支配的深坑,另一方面能防止把最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效的消費上。

提升對精神的需求,淡化對物質的敏感

葉啟政教授講過,“消費的社會形式使人類逐漸喪失了對心靈性和精神性的要求,人類透過外在的‘實有‘來和社會發生關係。“

也就是說,越來越多人透過我“有什麼”來獲得社會的認同和對自我的認知。

所以,透過文化知識的提升來完成自我的認知,而不是靠外部的評價來認知自我,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消費主義文化的侵入。

當一個人對自我有一個很清晰的認知時,不需要透過某些具體的物品來定義自己的價值、身份時,他對物質的誘惑也就沒有那麼執著了,更能坦然接受“沒有辦法擁有”這件事了。

所以,多和孩子一起閱讀,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

和大家聊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在娃的成長過程中,很多話題是我們不應迴避,也迴避不開的。

我們當然相信孩子可以透過自己的思考去學習、去理解,但身為父母,我們需要為孩子開啟這扇門,給他更好的引導和幫助。

正好快過年了,孩子們會收到很多壓歲錢,不妨利用這次機會,和孩子一些好好地規劃下怎麼配置這些“財產”吧。

川媽說說

一直覺得,孩子其實什麼都知道。年紀雖小,家裡的大事小事都逃不過他的小眼睛。

當孩子提出無理的要求,用“家裡沒錢”來拒絕往往是沒用的。他可能不相信,或者相信爸媽肯定有辦法弄來錢,滿足他的要求。當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用“家裡沒錢”來拒絕是過分的。當心養出一個“心窮”的孩子(只買“便宜貨”的父母,當心養出“心窮”的孩子)。

言傳很重要,身教更重要。

1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對爺爺奶奶動手,頂嘴,大人放任,這樣教育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