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5800字,閱讀約需要6分鐘)
一我在觀察很多家長和孩子的互動時,眼前經常會看見一隻猴子,在家長和孩子之間跳來跳去。這隻猴子的名字叫做有關成長的責任,它經常在不清晰的定義與含混的溝通中變得面目模糊,造成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低效與摩擦。
在管理學裡,肩膀上的猴子,是一個對責任的比喻。是闡述當管理者事無鉅細,操心得過多時,可能導致下屬失去主動性,被動混日子,績效反而下降。而在親子關係中,它同樣廣泛存在著。
以一個常見的情形-家長給孩子餵飯為例。當我看到家長們端著飯碗,舉著勺子追在孩子身後一口一口餵飯時,就看到這隻猴子在家長身上齜牙咧嘴,壓得家長直不起腰。吃飯是誰的責任?當然是孩子自己的成長需求,結果它卻跳到了家長的身上。
同樣的例子還比如“逼”孩子唸書,唸書成長直至將來有好前途的可能性更大,這同樣是孩子自己的責任,然而也同樣會大機率跳到家長的身上。這情況就總讓我思考,到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責任到底在哪裡?責任這隻猴子到底該在誰身上?又該如何讓它安心呆在合適的位置呢?
想探討這個話題,首先得區分親子關係中的責任是什麼?我把它簡單分為了四種
孩子應該有適宜的成長環境 –創造環境的責任
孩子應該健康的學習成長 -成長的責任
孩子應該學會善待家人 - 對家人的責任
孩子應該合理融入社會 - 對社會的責任
而無一例外的,我都發現這四隻責任猴子都不能簡單的放在家長或者孩子一方身上,它就像坐在天平中間的滑車上一般,雙方不同的互動,引起它相應的傾斜。
二第一種,創造適宜成長環境的責任。
這大部分顯然應該是家長的事兒。經典的老鼠走迷宮實驗表明,打小玩各種玩具長大的老鼠就是會明顯比除了吃就是睡的老鼠更輕易地找出迷宮中的乳酪,從腦部掃描結果來看,其腦區也的確發達得多。
類比到人身上也很簡單,假設有兩個半歲的孩子,一個被家長帶著每天去不同的地方交不同的朋友,另一個家長太忙沒人陪,每天只能無聊地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哭鬧才會有迴應。兩個孩子大腦受到的感官體驗顯然差別巨大,相應的腦細胞成長速度也自然不同,最終導致一定的智力差異。
在1989年,人們發現了羅馬尼亞的一個孤兒院,大量營養不良的棄嬰每天安靜地躺在床上,沒有活動,沒有交流甚至噪音。這些孩子被發現後有不少被領養,但他們即使已經轉移到了較好的環境裡生活,仍然有高達八成的孩子都表現出明顯的發展遲滯問題。即使其中一些是在半歲前的較早階段就被領走,也仍然表現出了與同齡人之間明顯的差距,顯示出認知與社交困難。
其實要創造適宜成長的豐富環境,其實也不復雜。這並不需要什麼專業的教具,複雜的教材,更不是說非要去什麼中心培訓班不可。家庭裡的各種物品,走出房門的社會環境,日常交流的語言,都足以構成豐富的環境了。而如果一起聽聽音樂,做做遊戲,閱讀書籍,就更加豐富了。
說到底一句話,多陪陪孩子,就是家長最大的責任。這隻環境猴子就應該大部分時間呆在家長肩膀上,它如果跳去孩子頭上,孩子是扛不住的。
但對於稍大,兩三歲之後的孩子而言,隨心所欲破壞父母為自己努力構建起的良好環境顯然說不過去。隨著孩子探索能力的增長,他的各種慾望也同樣在增長,這本身是發展的正常體現。
但我經常說,其實並不存在所謂完全的“快樂童年”,原因很簡單,因為人之所以為人,在於其文明的屬性。而文明的屬性,本質上就是對部分動物天性的壓制與摒棄,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學會與掌握這些東西。比方說動輒有衝動去訴諸暴力,就是一種天性,不想排隊,過馬路不想等紅燈,也是一種天性,因為排隊和紅燈這種東西並不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有的。
天性被壓制顯然不能說是快樂的,所以你不能說只要是天性就要好好保護,任由其肆意發展。所以,我在我的內控式親子思維的七個原則中,有兩個都涉及到了對邊界的界定,一個是紀律原則,一個是空間原則。在這裡,就不展開探討了。
這又說明,在環境方面,父母責無旁貸,孩子也應該隨著能力的增長成為建設者,當然,這也是父母引導的結果。
三第二個方面,是自我成長的責任。
成長的話題很豐富,比如順利掌握生存技能,透過學習知識來成長等等。這個話題就比第一個話題要微妙得多。前文提到的關於餵飯和學習的例子其實都屬於這個範疇。
成長的責任其實本來是在孩子自己身上呆得很好的。比如你見過有哪家孩子是被父母逼著才學會走路的嗎?並沒有,肯定是自發的,不僅興致勃勃,還百折不撓,都不用你去刻意打氣或安慰的。
多好的狀態呀,試想一下,要是孩子在學校學習起來也是這勁頭,那老父親老母親們還有啥好操心的呢?盡享福了唄。可為啥一長大這勁頭就沒了呢?
先分析下原因。這雖然客觀上有人類社會需要學習的東西過於繁雜,已經遠遠超出本能範疇的原因,但也有很大程度上親子溝通沒有到位的緣故。
為什麼這些明顯本應屬於孩子自己的責任就這麼不知不覺中跳到家長身上了呢?我覺得分兩種,要麼是家長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認知跟不上孩子發展的速度。要麼是家長太急,設立了過高的標準,又沒有循序漸進的耐心,索性越俎代庖的結果。
比如吃飯,我自己培養孩子的時候,從吃輔食第一天開始,孩子就是自己拿勺子自己動手,並且很快就用起了筷子。我們要做的無非是稍微忍耐一下前期的髒亂和多示範,幫助孩子的手型控制就好了,從來沒有經歷很多家庭有過的追著餵飯的階段。孩子的能力其實足以迅速掌握並完成這項技能,這對於不少人而言就屬於低估了孩子的能力,相應選擇了包辦的方式,從而導致責任猴子跳到了自己身上。
而對於學習呢?
典型的場景顯然是輔導作業。這是個寫手們製造網路爆款文章的寶庫,各種雞飛狗跳,各種段子橫飛,熱鬧無比。但熱鬧歸熱鬧,看熱鬧之餘,除了心有慼慼焉,想找到解決方法才是家長們真正關心的,老是拿家長們的痛點來消費又沒啥幫助未免有些不道德。
這基本屬於我上面說的,家長因為太急,設立了過高的標準,又沒有循序漸進的耐心,索性越俎代庖的結果。因為雖然雙方的總體目標相同,但孩子在被輔導的過程中,除了解決眼前的問題,還付出了磨滅總體熱情的代價。
結果就是越輔導,孩子越不願意學。更何況,長遠目標這種東西能提供的及時反饋並不多,這需要大人們幫助孩子去感受。更多的時候,甚至是簡單地只是用養成好習慣的方式,下意識地為未來打下基礎,而不用談太多大道理。
所以回到眼前的話,我們需要繼續追問,為什麼越輔導,孩子越不願意學呢?
具體觀察下來,我發現家長與孩子之間所交流的,雖然大抵都是正確的東西,可不同的交流方式,卻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所以,對於這個話題的把握,就必須從滿足心理需求這個角度來了。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順利把本該自己的事情做好,不那麼依賴於別人的催促,也就是我常說的“內控式成長”。其實需要從內在動機和自尊實現中尋找方法。
前者是說要想孩子去持久地主動做一件事,那麼他至少得從這件事中感受到,我能決定怎麼做,和我能做好或者至少是我應該能做好。而後者則讓他從做事的結果中實現對自我的肯定。而如果孩子是完全被動的,沒有自主性和選擇權的,那麼結果很難樂觀。接下來具體聊一聊。
四我能決定怎麼做
沒有人會有太多熱情參與自己完全不能把控的事情,孩子也一樣。而要改變這一點,就要讓人們知道並參與進來。還是拿輔導作業為例。當家長一路向孩子示範如何得出正確答案時,雖說也起到了講解的作用。但孩子此時的思路是被動的,他可能還在糾結之前錯誤的思路沒回過彎兒來,甚至在神遊天外,一路嗯嗯嗯,知道對了,但自己就是不會。
改善的方式其實是把孩子拉進來,多些耐心,在每一步都儘量給孩子兩個或更多的選擇,讓他自己判斷並說出理由。而對於孩子能解決的步驟,完全交給孩子,不要越俎代庖。這樣的輔導,會有效得多。也把主導權還給了孩子。
輔導一道題目,你出力了80%,那孩子就只能學到20%。要想孩子學得好,我們必須主動把自己所佔的比重儘量降低才行。而孩子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回自己的參與感與掌控感。
記得我在培養低齡孩子的紀律原則的建議嗎?是不是有共通之處?讓孩子自己選擇才是關鍵。
我能做好或者至少是我應該能做好
一件事情如果帶來的大部分都是挫折感,那麼多數人是很難堅持的。每個小目標的成功是最好的結果導向。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橫向比較的世界中。比財富,比人脈,比分數,比運氣。人們也在這種橫向比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努力的方向,架構起自己的喜怒哀樂。它是社會運作的基礎方式之一。
但這種橫向比較對於成長而言,並不能代替全部。成績好的孩子,固然在不停地比較中不斷積累自信,但我們不要忘記,畢竟絕大部分孩子並不能隨時處於金字塔尖,學校裡20%的孩子成績可算優秀,那還有80% 的孩子怎麼辦?不停的比較分數,不停的告訴他們,你不如別人,就一定能收穫高效的努力嗎?
所以我在比較原則中寫過我們不需要別人家的孩子。與其在對比劣勢中,反覆橫向比較刺激進步,還不如在自己與自己比的縱向比較中收穫踏實的進步更好。
現在只有60分,沒關係,我們加加油,明天65分就會很開心對不對?那下次再努力上70?每週都能進步3,5分,那幾個學期下來,他會得多少?爸爸媽媽可是看到了你的努力哦。一步登天既不現實也無必要。
橫向比較已經充斥孩子的身邊了,家長們其實沒必要再添油加醋,助力孩子掌握更好的實力,為他將來的競爭打下更好的基礎才是較優的選項。
做這件事讓我得到自尊與自我肯定
當孩子實現一個個的小目標,收穫一次次的小確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即使在他原來並不擅長的領域,他的自信也肉眼可見地積累了起來。而如果在他擅長的領域呢?他可能收穫到的更多,甚至是一些獎勵,地位與名次。
就我的觀察,我真的從來沒有發現一個完全一無是處的孩子,每個孩子只要你耐心,幾乎一定能發現他身上有發光點。只是我們太習慣於用一個成績標準要求所有孩子,才導致了這種慣性思維。小羽毛能輕易地說出她班上每一個人的優點,即使是成績墊底,或者紀律不好總是被批評的那些孩子,她也能很讚歎地找到他們身上值得佩服的地方,比如力氣大,跑得快,從不哭,有耐心,很大方,膽子大,拍球厲害之類。
即使僅就成績而言,成績差的孩子就沒有優點嗎?或許是耐心好,或許是字跡工整,或許是讀書大聲……孩子的眼光都如此,那家長自己呢?你能找到你或許表現不佳的孩子身上的優點,加以綜合利用,為他建立自信嗎?
關於具體的解決方案呢,我其實系統地寫得非常多了。剛才提到過的內控式思維的核心之一-比較原則(縱向比較)就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核心任務,還是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輔助角色。並採取合理的方式,幫助孩子抓牢那隻成長的猴子。
五我還提到了兩隻責任猴子:孩子應該學會善待家人 - 對家人的責任,和孩子應該合理融入社會 - 對社會的責任。
對於這兩隻猴子,不同的家庭更是表現大相徑庭。比如有些家庭母慈子孝,有些家庭反目成仇。某些家庭讓鄰里如沐春風,有些則讓人避之唯恐不及。這些傳承同樣是一種教育。教育的實現同樣也在於父母自身。
眼前的孩子就是鏡子中的你自己。肩膀上的猴子表現如何也是一樣。所以從總體上而言,律人律己是不二的法則。
但有時候,我們也能看到,勤快的父母,孩子卻表現懶惰,和善的父母養出了行為惡劣的孩子甚至遭到反噬,這說明,其中也有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
這個注意的地方就在於讓孩子處於其應該在的位置。
孩子是什麼?是家庭的未來,是家庭的歡樂,是家庭的希望。但不要忘了,孩子同樣也只是家庭的普通一員。雖然說我們面對孩子總是有極強的奉獻精神,甚至願意為他付出一切。但歸根結底,你能說孩子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就一定比爺爺重要?比媽媽重要?比你自己重要?
不能這麼比,對吧?那同樣,我們身為成年人在肩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的時候,有沒有要求孩子也相應的承擔他在他的年齡應有的責任呢?
我經常對小羽毛說,我們家裡三個人,每個人每週都要一起想想自己有沒有幫家裡變得更好,做了什麼?不是我養著你和媽媽,也不是媽媽養著我和你,或者你養著我和媽媽。而是大家一起努力變得更好。能力各不相同,那就用自己現有的能力做貢獻。
在這種前提下,我發現當我教她做家務時她是開心的,而當我儘量讓她少做家務,以免她作業做不完睡眠不足時,她也是看在眼裡的。她也會記得當自己喝水時,不用要求就自然地為所有人都倒好水一起端上來。
事情雖小,關係與習慣卻大。
多說一句,當孩子做家務時,不要讓她作為旁觀者或象徵性打醬油的,而是做承擔小任務並對結果負責的人,這樣會學得很快。原因嘛,看了上文那麼多,可能你心裡早已有數了。
六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容易引起家長的誤解,認為是孩子逃脫責任,但其實是另外的原因。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上學。有些家長就著急,為什麼這明顯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就是會鬧成他磨磨蹭蹭的,家長乾著急呢?這隻猴子我可不能讓它跳過來。
其實這不簡單是個表面問題。
我相信絕大部分孩子都不會主動願意遲到,因為再小的孩子也會趨利避害嘛,誰會主動找批評找罪受呢?那為什麼明明動作快一些可能可以避免的遲到,在催促下,孩子反而變得更慢了呢?這其實是家長們在溝通中的用語方式不對,給孩子建立了錯誤的情感聯絡的結果。
有些人習慣用正面詞彙,有些人習慣負面詞彙因為更能表達壓力。簡單來說,像“多吃點長得高”是正面語言,而“你再不好好吃就長不高了”就是負面的描述。就這件事而言,負面詞彙的語言效果就不會太好。家長們著急之下,往往會對快遲到的孩子說“再不快點就遲到了”,或者“遲到要被老師罰站的,你趕緊點”,又或者“總是磨磨蹭蹭的,磨蹭的孩子不討人喜歡”之類的。
出發點可以理解,但幼齡的孩子感受這件事情和大人並不完全一樣,他們會把眼下的行動和即將到來的結果建立更為直白的因果關係,而對其中的“不會”、“避免”不太敏感。也就是說,你總是威脅他,遲到會罰站,那麼在他心裡,即將到來的事情就是被罰站,而不是努力可能避免罰站。
誰會願意“努力”地去趕那件痛苦的事情呢?所以,孩子的想法是,完了,馬上要被罰站了,我不想去面對,我寧可再晚點去面對被罰站也好……那動作可不就是越來越慢了嘛。
顯然應對答案並不複雜,大家可以自己找到。一是改變負面用語,多用正面的語言,比如改為“可以早早地到,先見到好朋友呢”之類。二是從根本上入手,把起床的催促儘量變為早睡的習慣吧。
希望大家每當發現親子問題的時候,不要急於尋找表面的解決方案,而是從根本上思考,深層問題在哪裡,是不是原本的定位和出發點都偏離了方向。在錯誤的道路上發力狂奔,結果並不一定美好。也許時不時停下來,校準一下方向,其實才是更明智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