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愛默生說過,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會變成最差的主人。

的確,人生就是習慣的集合。尤其對孩子來說,一個人早期造就怎樣的習慣,這些習慣也會怎樣反過來造就他。

那麼,除了日常生活習慣,還有哪些“隱形習慣”是對孩子未來不可或缺的?

心智習慣:成長型心智,孩子看世界的眼鏡

有個心理學實驗:把4歲的孩子分為兩組,一組事先告訴他們“你很聰明”;

另一組告訴他們“你很努力”,然後再給出一系列不同難度的拼圖遊戲,讓他們自由選擇。

結果發現,“聰明”的孩子都表現得較為保守,傾向於選擇更容易的任務,而“努力”的孩子則傾向於選擇更難的任務。

換句話說,被誇聰明的孩子會躲避挑戰,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會選擇挑戰。 為什麼呢?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30年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她提出了兩種心智模式:固定型心智和成長型心智。

簡單來說,你認為自己的智力、能力等是固定不變的,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來改變的?如果覺得是固定不變的,就是固定型心智;反之則是成長式心智。

心智模式,是你看待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我們時刻戴著的一副眼鏡,你完全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能改變甚至決定你看到這個世界的樣子。

就像實驗中,孩子們正是因為不同的心智模式,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誇孩子“聰明”,等於是告訴孩子“你做得好,是因為你聰明”,這無形中會給孩子一種暗示:

我受表揚是因為聰明、有天賦,所以要想再被表揚,就要繼續表現出“聰明”的樣子。那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容易的任務,再次漂亮地完成。

相反,誇孩子“努力”,孩子會覺得,你最看重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他多有天賦,他要想繼續得到認可,就必須繼續努力,所以,他會更願意選擇困難的任務。

一個簡單的不同措辭,就能造成孩子們截然不同的後續表現。可見,這副看世界的“眼鏡”,往往是我們父母在不經意間給孩子選擇的。

所以,在表揚和批評孩子的時候,尤其要注意:

表揚孩子時,要表揚努力,而不是表揚天賦;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表揚成長,而不是表揚表現。

讓孩子知道你在乎的並不是他一時的表現,而是他能夠養成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習慣,那才是真正關係到他一生成長的關鍵。

批評孩子時,第一要指出他哪裡錯了,第二不要放大錯誤行為,不要給孩子貼標籤,第三要告訴他如何改正。

如果既不告訴他哪裡錯了,也不告訴他如何改正錯誤,只是一味地說他不好,那就不叫批評,而是發洩情緒。

這樣批評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固定型心智模式,缺乏自尊和自信。

情緒習慣:讓孩子懂得如何與情緒相處

與情緒相處,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

尤其是小孩,很多家長會大力訓練孩子的記憶力、邏輯、推理等跟理智腦相關的能力,但其實“理智腦”需要“情緒腦”才能夠理智起來。

然而,人的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寶寶的情緒腦發育得比較快,很小就有喜怒哀樂;

但理智腦要到20歲以後才完全成熟,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動不動就哭鬧的原因。

當孩子情緒上來時,他的理智腦管不住情緒腦,沒法跟自己的情緒腦講道理,也就沒法抑制衝動,容易發怒。

所以,這時候,家長就要來充當孩子的“理智腦”,引導孩子,讓理智層層滲透到孩子的情緒裡。具體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導孩子描述情緒。

我女兒很喜歡看動畫片《頭腦特工隊》,裡頭把人腦中快樂、難過、害怕、厭惡和生氣這5種基本情緒比喻成5個小人。

每次我女兒發脾氣時,我會先試探著問她:“你現在腦子裡是哪個小人呢?”

比如她說:“是怒怒!”然後我並不著急讓她平息憤怒;

而是接著問她,“怒怒在你腦子裡幹嗎呢?”“還有其他小人嗎?”讓她儘量多地把情緒描述出來。

用語言描述情緒時,是孩子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定義的過程,這時候大腦的思考和語言的使用能幫助她理解自己的情緒,有利於安撫她安靜下來。

第二步,分析情緒,引導孩子想一想他的情緒是從哪裡來的,怎樣才能消除這樣的負面情緒。

比如,接著上面的例子,我會問女兒:“那怒怒為什麼會跳出來呢?是不是覺得爸爸錯怪你了?”這時候女兒就開始說出讓她生氣的事來。

她說:“就是你, 就是你錯怪我了!” 我會確認她的情緒,並且表示理解。

我會說:“好,如果是爸爸的錯,爸爸一定給你道歉,而且是笑著說。”我再次表示理解之後,孩子就更加平靜了。

第三步,引導他反思情緒,反思剛才整個過程,指出發怒並不能解決問題,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比如女兒怒氣平息後,我會趁機說:“你對爸爸發火,爸爸也很難受。你能感受到爸爸的不高興嗎?”我裝出難受和嚴肅的表情,她看著我的臉點了點頭。

這時候,她已經在學習體會別人的感受了。

運用這三步,其實是對孩子進行了一次心靈按摩,說得專業點,叫作“認知行為療法”。

其實不光是孩子,這三步對大人也同樣有效。

如果孩子從小能養成這樣的情緒習慣,不論何時遇到情緒波動,都能積極化解,這將讓他終身受益。

獨立自主習慣: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武器

養育孩子,最終是為了他將來能更好地獨立生活、獨立解決問題。

但家長常掉進兩個大坑:要麼萬事包辦,讓他避免一切“危險”;要麼把孩子強推出去,讓孩子自己解決超出當前能力的問題。

最糟的是,家長有時自己也常常矛盾:既告訴孩子“要這樣、要那樣”,不想他走彎路,時不時想起來了又告訴他要獨立自主,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孩子陷在這矛盾裡,更加不知所措。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然後根據孩子的能力水平和發展階段,幫他“搭梯子”,讓他一步一步地、穩穩地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把人的心理發展分成8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一種主要衝突。

0-1歲階段,主要衝突是信任vs不信任,這個階段為孩子與世界的關係打下基礎。

1-3歲階段,主要衝突是自主vs羞怯。

這時候寶寶非常渴望探索世界,看到什麼都想摸一摸。

如果這時你能鼓勵他自由探索,儘量少限制和過度保護,會對他獨立自主性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但是,如果太多次探索失敗,他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變得害羞,外在表現就是會把頭埋起來。

讓孩子自由玩耍的同時,你也要把潛在的危險源(比如電源線、熱水壺)從他的遊戲區裡移開。

生活上也一樣,當孩子想要自己拿勺子吃飯,你就給他勺子,不要怕弄髒桌子和地板。這個過程中,孩子越來越有自信心,自主性也更強。

3-6歲階段,主要衝突是主動vs內疚。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想自己完成事情,而且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會說“我跑得第一快”“我唱得最好聽”“我長得很大了”——他們不是故意吹牛,是真的這麼想。

這時候,如果你能引導孩子,給他提供獨立的機會,孩子就會積極主動地做事情。

如果你不耐煩,嫌他動作慢或是做得不好,孩子的主動就會變成內疚。

所以,在孩子小時候,一方面要保護他,幫他建立安全感,也要鼓勵他探索世界;

有時超出一點點安全的邊界也沒事,反而能讓他在真實世界裡檢驗自己的能力,學會應對危險,並且發展獨立性。

心智習慣、情緒習慣和獨立性,這些品質都不是一次兩次活動能完成的事,而要在孩子現有的能力水平基礎上幫他擴充套件,一步一步地發展。

但時間會證明,這將是你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有讓你們耿耿於懷一直念念不忘並且覺得後悔的事麼